可现在不同了。
他若是不争,那全家就得被杀!绝嗣的那种。
“老三,你得帮我,还是那句话。”
“我若是成功,这皇位,定有你的一份。”
“我朱高煦!说到做到!”
朱高燧笑嘻嘻的望着朱高煦。
有了这份消息,这一次,朱高煦和朱瞻基当真是不死不休了。
要么朱高煦死,要么朱瞻基死。
必死一人,否则无法平息这场怒火。
这时候徐增寿就这么尴尬的听着二人的谋逆计划。
也是连忙转过头去。
商讨谋逆,也不备着点人。
很显然,朱高煦和朱高燧并不把徐增寿当外人。
“你不用背过身去。”
“你若是想要参与,我们自当奉陪,不想参与,闭嘴即可。”
“反正你是洪盛朝的人。”
徐增寿有些无奈,转过身,望着朱高煦和朱高燧。
他是没见过朱瞻基,若是让他选,那自己肯定更为倾向于朱高煦。
可关键在于……
“你们就不怕我姐知晓这件事?”
“她对兄弟相残,可是十分厌恶的。”
“而且她身体不好,你们三兄弟若是争的你死我活,恐怕我姐的身子受不了。”
听着这句话,朱高煦的眼神中,稍显动容。
可沉思过后。
朱高煦还是咬着牙说道。
“娘会理解我的所作所为的。”
自己母亲不是不讲理的人。
是朱瞻基做事做绝,不是他当真有谋逆之心。
若是自己真心想要鱼死网破,朱瞻基未必能赢。
至于这案宗上记录的,自己不战而降,自己还能不了解自己?
他宁愿战死在战场,也不可能投降。
“况且,这也不是我有错在先!”
当初朱棣还只是有些功绩在身上。
就能够夺权篡位。
自己怎么不行?
老爷子的皇位,最少五分之一的位置,是自己打下来的。
朱棣的命,都是自己屡次三番救活的。
这种功绩战功,此等下场?
谁能服气?!
“二哥,你放心,只要你愿意,我永远支持你。”
他可不是看重朱高煦的许诺。
而是看重感情!
说完,朱高煦便准备直接醒来,然后筹谋谋逆。
绝对不能让朱瞻基先下手为强。
谁先下手,谁赢。
朱高燧这时候却是阻止了朱高煦:“二哥,先别着急醒。”
“你不觉得,嘉靖朝有些古怪吗?”
“古怪?”
朱高燧点了点头。
“这一路上,我和三舅都看见,大量的百姓走投无路,成为流民。”
“这很明显,是朝廷举措失利,亦或者是皇帝昏庸无道。”
“我们可以查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把这件事禀报给爹。”
“还有禀报给大伯,根据我的推断。”
“这嘉靖是我大明的皇帝,同时,他还是朱瞻基的后代。”
“正所谓,孙辈的债,祖辈来还。”
“嘉靖朝的错,我们何不如扣在朱瞻基那小兔崽子的头上?”
听着这话,朱高煦瞬间眼眸闪烁阵阵亮光。
瞬间明悟。
对啊!不论怎么说,嘉靖皇帝就是朱瞻基的后辈。
他犯错,朱瞻基多多少少都要受到影响。
加之土木堡之变的事情,就发生在眼前。
这样盘算下来,朱瞻基的地位就会越来越不稳固。
“哈哈哈,老三,你还是那么聪明!”
朱高煦高兴的将朱高燧搂住。
“那我们现在就去北京城的皇宫里?”
三人相视一眼。
徐增寿只是来游玩的,自然是跟着朱高煦和朱高燧。
于是,三人便齐刷刷的朝着皇宫里走去。
……
西苑,万寿宫。
一位身着红衣官袍,头戴乌纱帽,面色平静如水的中年男人,站在朱厚熜的面前。
并拿着一份奏疏,静静的等候着朱厚熜说话。
朱厚熜的眸光里闪过一丝精明和狡诈,浑身散发着邪龙般的气息,而非浩然正气的金龙。
坐在床榻上,倚靠枕头上,双眸禁闭,似在冥思。
朱厚熜稍微发白的嘴唇轻启,语气平淡的说道:“徐阶,抄家的钱,都已经盘算清楚了。”
徐阶轻微点头,低着头汇报道。
“启奏圣上,抄没严世藩,罗龙文等贪吏的奏疏,已经写好了。”
朱厚熜轻微点头,心里盘算着,严嵩严世藩的家财,怎么着也足够自己把万寿宫修缮完成吧。
再者,将《永乐大典重修一本副本。
将其保存起来,这也需要大量的钱财。
嘉靖三十六年的那场大火,差点就把《永乐大典给烧的一干二净。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可不能失传。
修完永乐大典,还要干什么呢……
哦对了,南方倭寇尚未平定,还需要拨款给兵部。
平定倭寇。
南方倭寇,北方蒙古。
拨款了南方,自然是少不了北方的拨款。
这些过后,基本没有什么需要用钱的地方了。
剩余的该如何呢?
不如,暂时留起来?自己日后有什么销,再决定其用途。
思绪过后,朱厚熜眼角稍显喜色,轻声道:“嗯,念吧。”
徐阶紧接着便开始报账本。
“此次抄没严世藩,罗龙文等贪官污吏家产的数目为,白银六百万两,黄金七十万两,还有布匹,珍宝……折算为白银,大约也有将近四百万两。”
全部折算成为白银的话,已经超过千万两白银了。
朱厚熜缓缓睁开双眸,朝着徐阶望去。
眼里有些诧异。
这个数目有些超乎预料啊。
他预估严世蕃等人的财产,最多也就是八百万两的样子,没想到千万两。
这严嵩两父子的敛财能力,居然如此出色。
朱厚熜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而后很快平静。
手微微抬了抬头。
徐阶见状,便继续说道:“内阁召集六部也商议过了。”
“奏请,给兵部拨款四百万两,其中两百万两,用做南方戚继光等人用做抗倭,另外的两百万两,用做北方防御蒙患所用。”
朱厚熜稍显犹豫,但最终还是吐出了那两个字。
“准奏。”
四百万两的款项,就这么拨出去了。
他虽贪财,却也明白,什么钱该,什么钱不该。
倭寇和蒙古的事情,可拖欠不得。
罢了,自己少用点就少用点吧。
徐阶见状,便将手里的奏疏,递给了一旁服侍的吕芳,让其批红。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