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章 惨痛的教训(1 / 2)五十不信天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1章 惨痛的教训

所有人都只能看到现在,看不到未来的发展情况,大家只知道现在的华光科技公司蒸蒸日上,手机卖的断货,公司很赚钱。

只要公司很赚钱,他们就不需要担心自己的福利待遇会下降,也不用担心公司会裁员,更不用担心公司会降薪了。

所以大家都心情很高兴,工作也很卖力,不管怎么样,大家都还是懂得一点,只有公司好过了,他们才能好过。

房价继续上涨,大家买房的热情变得空前高涨了起来,一些已经把房子卖了的人,看到房价暴涨后,忍不住的后悔的拍大腿。

为了减少损失,有些不甘心的人,再一次的借钱凑首付,又买了一套房子,有的人则胆怯了,不敢再碰房地产了,担心房价涨得这么快,最后又会降下来,那自己可就亏大了。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一次不敢抓紧这个机会,上车买房的人,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买到比现在房价更便宜的房子了。

所以他们这一次后悔了,以后一辈子都会后悔,现在1万多觉得贵,以后可是要5,6万,10多万一平方了。

现在在临海市买下一套房,10年以后就算什么也不做,也能轻松赚几百万,比辛辛苦苦上班,赚的可多多了。

不过这种事情又有几个人能看得那么远呢?

唯有杨海心中有数,尽管今年拿地的价格涨起来了,但是他的华荣地产开发公司,仍然没有停下到处拿地的步伐。

尽管房价在不断的往上涨,但是华荣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楼盘,仍然并不着急卖,还在把精装修好的房子,低价租出去。

而且多个楼盘工地同时开工,就连开发盖楼的速度,也都没有停下来。

不仅仅只是住房不着急出售,就连盖好的商业中心店铺,也不着急出售,而是交给自己的物业管理公司,拿来出租。

不仅如此,杨海还利用自身的优势,开了一家华荣超市连锁店,华荣影院,华荣城商业中心,由于地理位置非常好,所以华荣超市,华荣影院,华荣城商业中心的人流量很大,生意也非常好。

现在是超市生意最火爆的时期,网购还没有盛行,人们购物还是习惯于到实体店,吃饭也习惯了出门,到线下餐馆吃饭,各大超市,各大餐馆,都是人满为患,各超市的收银台前,全都是排满了等待着买单付款的顾客。

节假日高峰时期,即使超市有几十个上百个收银员,有可能也要排队20分钟以上,半个小时才能顺利的付款,走出超市。

杨海有足够的现金流,自然不会着急卖房了,因为他知道,房子越往后越会升值。

况且如果他真的需要钱,以他现在的实力,向银行贷款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银行随时都能贷给他一大笔钱。

而且银行还多次主动的上门,希望杨海名下的公司向银行贷款,只不过杨海暂时并不需要。

但是随着华荣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进一步加速发展,向银行贷款,也是早晚的事情。

毕竟大量的搞房地产开发,是需要大量资金的,尤其是他这种,不急着卖房子的人,就算他手上有再多的资金,也是不够用的。

毕竟除了投资房地产之外,他还投资了很多方面,尤其是科技研发方面的投资,就是一个无底洞。

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自动化设备,机器人,这些他都有投资在搞研发,结果怎么样,不知道,但总归要试一下。

就算是光刻机方面,杨海也想投资研发一下,收购相关的产业链。

就算生产不出最先进的光刻机,也可以先研究一下,生产中低端的光刻机,从欧美那边的相关公司,挖一些高级的技术研发人员。

华夏虽然暂时制造不出来,最高端的光刻机,但是并不代表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只不过他们大都在欧美那边的大公司工作,在为欧美那边的国家搞技术研发。

这些人很多也是没有办法,国内没有适合他们的工作环境,或者国内给的待遇没有国外的待遇高。

虽然很多人也有一颗爱国心,他们在国外大公司工作,在国外为别的国家搞技术研发,但不代表他们都不爱国啊,也不代表他们不想为国家出力。

只是为国家出力的前提,是他们需要更好的技术研发环境,除此之外也需要有更好的薪酬待遇,他们不仅想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也想让自己的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国内没有适合他们搞技术研发的环境,因为搞技术研发是需要足够经费支持的。

也没有足够多的薪酬待遇和福利待遇,这是很多人不愿意回国发展的主要原因。

杨海就想办法满足他们的要求,给他们足够好的技术研发环境,给他们足够的研发经费,也给他们足够的薪酬待遇和福利待遇。

如此一来,自然就可以游说很多的技术研发人才回国发展了,他们有丰富的研发经验,有技术,对各国的大公司的技术,也是非常的清楚。

所以只要他们绕过对方的专利技术,就能够研发出自己的专利技术,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其实很多的技术,并不是国内研究不出来,只是这些技术的专利,都被国外的一些大公司申请注册了,如果你想要研发自己的产品,最重要的就是需要绕过对方的专利技术,否则就会涉及到侵权的问题。

而研究一项全新的专利技术,绕过对方的专利,恰恰是最困难的事情。

在这一方面,李影和陆漫漫帮了杨海很大的忙,沈若冰也出了不少力,她们三人对于美国都很熟悉,认识很多的国内在美国留学的学生,又通过这些学生的介绍,从而掌握了大量的信息,找准目标之后,游说对方回国发展,自然也就更加容易了。

此时的杨海和沈若冰还不知道,李影和沈漫漫也已经怀孕了,挺着大肚子在帮杨海工作,联系在美国,甚至是其他国家的华人留学生。

不仅仅只是国内出去的,还有其他的地方,比如香江和濠江,宝岛这些地方出去的留学生,也有一些是在国外的华侨和华裔,甚至是东南亚各国在欧美留学的华人。在她们的努力游说之下,大批的技术人才,从国外回流到国内发展,由杨海名下的几家公司接收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