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5章 纸张(2 / 2)泡杯雅木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翟远看完样刊,还挺满意。一旁的潘永强接过来翻了翻,嘬着牙说道:“全彩印刷,成本很贵啊翟先生。”

很符合翟总一向的风格,今次《九一日报又开全港之先河。

报纸所有版面都运用彩色滚筒技术,工艺油墨外加数码印刷机,全版面彩色印刷,成本直接翻倍上涨。

该省省该,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所以《迷失东京刚赚的那点票房分成还没汇到香江,就在东洋换成几部新机器运到新界的印刷厂房。

“如今香江一份黑白或者半彩报刊,材料成本可以控制在1元港币,加上人工和铺货费用,各家价格不同,但通常都在2元上下,因此一份对开大报定价4元,可能盈利有1元左右。”

潘永强开口道:“但是改做全彩印刷,印刷厂几百万买进的设备机器,一次性投资也就算了,后期的板材消耗价格上涨,这是连续性投资,单材料成本就有2元港币。”

粗略算下来,2块工本费外加2块铺货费,这样成本价就持平此时香江《明报一类对开大报的售价。

不过实际因为印刷厂一次购买几十吨新闻纸外加油墨材料,相应会拿到些折扣,成本方面会再降低一两毛。

“新闻纸我打算从内地进口,这样会便宜一些。”

翟远提了个继续降低成本的办法。

“内地?”潘永强皱皱眉:“得不得呀?现在都是从日韩进口纸张,未听过内地有这方面资源。”

香江一座港口城市,造纸业务相当匮乏,因此新闻纸还有个绰号叫‘洋纸’,历来都要从海外进口。

七十年代以前,本港印刷厂都是从欧西纸厂进口纸张,而后日韩经济先后崛起,七十年代以后,东洋造纸厂产能过剩,几大造纸商社的老板亲自来香江推销,打破了香江纸张被欧西垄断的地位。

为了促进消费,东洋的纸商更推出优惠福利,可以向香江印刷厂放账90天之久,等对方盈利后再支付货款。

最近几年,南韩又横插一脚,给香江印刷厂的纸张价格,比东洋便宜10%到20%,本港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四成,逐渐对东洋纸品构成威胁。

如今香江印制书籍、手提袋、包装袋、玩具、报刊……几乎全部选用日韩的纸张。

但是内地经济改开了啊。

地大物博、资源充裕,这一两年间内地造纸业乘势而起,加之大量劳动力,为纸张生产带来坚实基础。

江溪分宜造纸厂、杭洲华丰造纸厂、吉辽九站造纸厂……

翟远回想到自己委托文联,联系到的那间广府市西江造纸厂。

耳边又回响起厂长在电话里信誓旦旦的声音:

“翟老板尽管你放心,牛皮纸、箱板纸、铜版纸、新闻纸,只要你说得出来我们都能生产,去年我们厂年产量2000吨,今年又换了新机器,产量还能往上涨,绝对满足你的需求!”

在香江高人工高成本的年代,一份报纸能买到几块港币。

但此时的内地,一份报纸零售价维持在1毛左右,成本被压缩到极致。

“内地的新闻纸行不行,你今晚去印刷厂监工的时候看一下就知道。”

翟远冲面带疑虑的潘永强露出笑容:“我昨天落订单,刚刚来公司之前,印刷厂已经通知我收到了十吨货,800元一吨,付港币或者美金打九折优惠。”

潘永强闻言瞬间瞪大眼眸:“仲便宜过南韩?”

“啊,对了!”

翟远没再理会潘永强,蓦地想起一件事来,冲工位上忙着写国际新闻的主笔招招手:“那个谁,今期《世界之窗专栏已经定下写亚细亚难民,就不要再变动。下一期国际社论记得帮我添上,内地造纸业日渐发达,但同时我们中国人非常爱护环境,所以从不破坏树木,造纸时只从东洋进口优质的木材原浆……”

日常偏头疼,先嗑两包阿咖酚散,晚点更第二章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