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蒙兀契丹牵扯深(1 / 2)陈恶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淮这套手段其实很简单。

拉一派打一派嘛。

拉住叶义问这个名义上的两淮军事总指挥,再加上此时依旧昏迷不醒,实际上的两淮军事总指挥刘锜,有这两个人站在巢县这里,建康诸将没有任何机会。

难道他们还敢主动进攻不成?

那就成了张子盖这群人抗命了。

且不说建康诸将接到叶义问军令时是如何凌乱。

金国临潢府。

刚刚歇息几天的完颜福寿再次上路,去执行另一个拉一派打一派的计划。

准确的来说,就是去联络蒙兀人。

且说虽然在演义或者话本中,已故的金国四太子完颜兀术是名将之壁的存在,也就是所谓的打得过他的才算名将,打不过他的都是渣滓。

但在历史上,完颜兀术可算是金国少有的集政治家与军事家为一体的人物。

别看这厮在绍兴十年之后先杀主和派,随后南侵宋国,被岳飞打了一头包之后,又变成了主和派,跟个神经病似的。

但完颜兀术这一套操作却是有一套底层逻辑的。

准确的来说,就是完颜兀术察觉到金国国力下降,军队不能打了,想要趁着最后的机会,跟宋国大战一场,占据足够的好处。

即便被岳飞在郾城暴揍,精锐尽丧之时,完颜兀术也敏锐的察觉到宋国政坛的动荡,并且在第二年强行南下,攻打宋国淮西,在又一次失利之后,依旧不气馁,终于在濠州打出一场大胜。

在占据了战略优势之后,完颜兀术迅速逼迫宋国议和。

其实到了这一步,宋国还是占据些许优势的,因为金国是真的没有精兵了。

然而完颜兀术的强势,再加上秦桧的卖国之举与赵构的懦弱,最后诞生了冤杀岳飞绍兴议和这种诡异的事情。

再之后,完颜兀术稳定朝政,让金国的朝政趋于稳定,金国的三代皇帝完颜亶、完颜亮、完颜雍都对他颇有好感,以至于身后之名越来越重。

完颜兀术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夫,而他在安置契丹人之事上的手段也堪称神来之笔。

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分为南院北院,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南边行汉制,北边行部落制。

金国是靠反辽起家,对于部落化的契丹人也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只是将他们打散安置。

而理所当然的是,这些心理落差巨大的契丹人开始了零星造反,尤其当耶律大石西征成功,建立辽国的消息传来之后,契丹人更是不安分。

对此,金国朝廷也是不厌其烦,而最终则是完颜兀术给出了解决方案。

让契丹人靠在草原边上,与日渐崛起的蒙兀人死磕去。

隔三差五金国军队还带着契丹部族去草原上反向打草谷,一来是为了取得牛羊人口,二来是让契丹人与蒙兀人打出世仇。

事实上完颜兀术的政略效果不只是好,而且有点好过头了。

金国的北部边疆真的安全了起来。

也因此,完颜亮觉得契丹人这么闲着也不成,尽起大军,跟着皇帝陛下与宋国死磕去吧!

但关键就在于,金国北部边疆安全,是因为契丹部族在最外围挡着。

而契丹人自己也知道,若是战兵全都去两淮,那么家中老小肯定保不住。

到时候蒙兀人不来搞一把狠的就见鬼了!

在被征发了数次之后,契丹部族终于忍无可忍,在耶律撒八的领导下,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起义。

这也就是契丹大起义的深层原因了。

如果按照历史的发展,此时契丹部族在跟金国打了几场恶仗之后,已经觉得推翻金国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向着草原深处逃跑。

但是在之后契丹起义军内部却起了矛盾。

简化一点就是,首领耶律撒八觉得再被夹在金国与蒙兀人中间就是个死,不如趁此机会,一直向西迁徙,投靠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国肯定很缺少契丹国族,抵达之后就是高官显爵。

而二把手移剌窝斡则是觉得你八成是疯了,大石林牙建立的辽国比西夏还要靠西,中间还有这么多的蒙兀部族,还到不了西夏就得被吃干抹净了。

现在跟耶律大石西征的时候不一样了,彼时草原上的蒙兀部落还有一部分听从辽国的命令,草原上也有辽国的驻军与残余力量,现在有个鸡毛?

不如回临潢府老家。

在互相争执不休,矛盾升级的情况下,二把手移剌窝斡杀了耶律撒八,随后率契丹部族回到了临潢府,并趁着完颜雍等登基的之时也顺势称帝,大肆扩张,最终被仆散忠义等人所击败。

但是在如今,事情出现了一些小小的偏移。

因为纥石烈良弼这个执政宰执抵达了辽东,随后就跟完颜雍的小型反叛集团过招,当时为了让各路将军不要乱掺和搞事情,纥石烈良弼严令这些人严守驻地。

也因此,原本应该汇聚到临潢府的各路大军没有出发,临潢府相对于原本历史中极其空虚。

待到纥石烈良弼收拾了完颜雍,将其裹挟到军中之后,看了一眼战局,立即就做出了准确判断。

之前仆散师恭那一套集中大军讨伐的策略根本不成。

契丹人也是半游牧部落,不是打不过就跑,而是觉得打不过,离着二百里就会撒丫子跑,到时候金国大军怎么追?

这要让契丹部族在草原上游荡起来,那七八年也别想安生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