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谁言良将非良相(2 / 2)陈恶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么大的功劳,怎么可以不捞一把?!

虞允文听罢刘淮的冷言冷语,连连摇头:“不可能的,我大宋军事自有规制,如果说叶相公单骑而来倒还有说法,四万大军一起来争功,如何有可能?”

虞允文当然不明白,因为他原本是不知兵的文臣,虽然参与了战争,也处理过军中事务,但对于军中的蝇营狗苟下作手段还是没有切身体会。

不是没有听说过,但他终究没有真正经历过。

但这点手段,对于成闵、李显忠这两名在宋军中厮混半辈子的大将来说实在是太熟了。

倒不如说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宋军,在巢县之下,宋军各部都拼却性命来争取那一点点胜利的机会,才是少见中的少见。

面对如此场景,成闵与李显忠皆是嘿然不语,刘淮继续解释道:“大战之后,获利最大的从来不是出力最大的军队,而是保存实力最为完整的军队,这是王朝末期的常态。

现在,我军出力最大,而建康大军保存最为完整,他们来摘桃子了。”

虞允文低头饮茶,听罢此言之后,用复杂的目光看向了刘淮,没有说军略,却是论起另外一事:“刘大郎难道以为我大宋已经气数将尽了?”

刘淮指了指脚下:“这里是两淮,是巢县,自古以来,南朝被攻到了这个地方,说一声气数衰微难道不合适吗?”

当然他娘的不合适!

这是在大宋,不是在你的山东老巢!

三名宋国老臣心中齐齐冒出这个念头,却又齐齐丧失了驳斥的欲望。

战场难道没有在两淮吗?友军难道没来抢功吗?

既然都是真的,又何苦作什么言语之争?

“老夫现在就上书朝廷,现在就给叶相公发去文书!”虞允文咬牙说道:“让他们哪来回哪里去!”

“没用的。”刘淮摇头:“赵官家在临安,双方仅仅通讯就需要许久,他根本不知道前线的情况,实在是太好糊弄了。虞相公有一封文书,其余人就会有十封文书,哪里能论得过他们?!”

“至于叶相公那里……”刘淮冷笑:“如果他们能被一封文书所斥退,那他们就不会来了。”

虞允文叹了一口气,心中疲惫不已,随后又是一阵不可抑制的怒意升起。

多少忠义之人怀着对未来的希冀,死在了这片战场上,才拼出了这么一个机会。

可如此宝贵的机会,此时却被这些心思鬼祟的小人活生生浪费掉了!

刘淮看着成闵与李显忠。

作为未来的后三大帅,这二人理论上离实权最高的武人就差一条旨意了,面对军中龌龊事情,理应有所办法。

然而这两人却是同时苦笑。

“小刘都统,不是俺们没有办法,而这就是军中惯例。”成闵叹了一口气,随后有些颓然的说道:“对于建康这群废物,俺也觉得愤怒,却是对他们不顾大局。可如今他们都已经出发,也只能让他们来蹭一些功劳。否则俺们没法做人的。”

刘淮点头,以示理解。

这就是标准的军事被政治裹挟。

“两位都在宋军之中,我理解。”刘淮说着,随后转身,看向了虞允文:“虞相公,我为山东野人,不怕什么这个总管,那个都统,只是不知道虞相公还有没有担当。”

虞允文冷冷看了刘淮一眼:“刘大郎有话就直接说,在老夫这里,言者无罪。”

刘淮点头,首先说的却是所有人都没有想过的事情:“两淮残破成这个样子,已经经不起再一次的兵灾了,绝对不能让建康大军去收复淮西失地,而且要想办法赈灾!”

虞允文愕然,随即用一种复杂的眼光看向了刘淮。

其他两名老将则是有些呆住,随后不知为何,微微有些战栗起来。

在卑劣者看向功名利禄,高尚者看向天下大势之时,只有刘淮首先看向了那些在生死线中苦苦挣扎的黔首。

“在巢县、庐州、濠州、安丰这一条运输路线上,肯定囤积着大量粮草,成伯与张总管可以一路向北收复失地,但一定要严肃军纪。得到粮草之后,就地赈济灾民,恢复秩序。还望虞相公能总揽此事。”

刘淮说罢,对虞允文躬身行礼。

而虞允文却不敢受此礼,起身避席后,随即还礼。

“至于建康大军。”刘淮冷笑道:“连与金贼正面作战都不敢的腌臜货,我靖难大军虽然损失惨重,却也不会怕这种货色。自有我来当之,只不过,我终究还是少一个名义。”

虞允文会意:“老夫立即以淮西缺粮为由,禁止建康大军前来。并且发往朝中,以作先手。”

刘淮点头,随后接过虞允文书写的文书:“那事不宜迟,我即刻整军出发,去东关建立营寨。”

说着,刘淮又看向了两名老将。

成闵与李显忠自然知道刘淮想要说什么,李显忠直接表态:“来日我是要从两淮北伐的,自然不会在此时让儿郎们搅乱淮西,那样岂不是自己给自己使绊子?”

成闵则是直接说道:“老夫久镇淮西,全是熟人,不会残害邻里,你勿要多虑。”

刘淮这才放心点头离去。

然而刚刚走到帐门口,身后却传来了虞允文的声音:“刘大郎,老夫一直以为你是来日的岳鹏举,今日才知晓,你来日可为执政相公。”

面对如此夸奖,刘淮只是淡然转身摇头:“虞相公谬赞了。我也只是事事依从本心罢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