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4章(1 / 2)圣代新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后宫。

太子金临上位后第一次来拜见母后即皇后唐姬。

“母后万福金安。”

“临儿来了。”唐姬略显苍老的脸上满是笑意:“快快起来。”

金临起身,步伐稳健地走向唐姬,目光中透露出几分坚定与温情。他轻声道:“儿臣这些日子忙于政务,未能常来探望母后,还望母后莫要怪罪。”

唐姬闻言,笑容更甚,眼中闪烁着慈爱与欣慰:“临儿有心了,国家大事为重,母后自然明白。只是你也要多保重身体,莫要太过劳累。”

金临点了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封精致的信函,双手呈上:“这是儿臣近日偶得的一幅名家字画,知母后夙来喜爱书画,特地带来献给母后,愿能博母上一笑。”

唐姬接过信函,轻轻打开,只见画中山水灵动,云雾缭绕,一派祥和之气,不禁赞道:“好画,好画!临儿真是有心了。”

言罢,她抬头望向金临,眼神中既有骄傲也有几分忧虑:“临儿,你如今已是一国之储,肩上的担子不轻。母后虽不能为你分担多少,但望你能广纳贤才,勤政爱民,不负先皇与天下百姓之期望。”

金临神色庄重,躬身行礼:“儿臣定当谨遵母后教诲,励精图治,以报皇恩浩荡,不负母后厚望。”

谈话间,一名宫女轻轻步入,手中托盘上放着几碟精致的点心与一壶热茶。唐姬示意宫女将茶点置于案上,笑道:“来,临儿,尝尝这些点心,都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

金临依言坐下,品了一口茶,再吃下点心,仿佛又回到了儿时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有母后的支持与关爱,他都将无所畏惧。

这时,窗外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如同天籁之音,穿透了秋日的凉意,为这温暖的室内更添了几分雅致。金临微微侧头,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欣赏:“这琴声,似乎与往日所闻有所不同,清新脱俗,别有韵味。”

唐姬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容:“哦,那是新入宫的琴师,名叫柳梦晴,据说是江南第一才女,不仅琴艺超群,诗词歌赋也样样精通。我见她才情出众,便让她在宫中教授琴艺,也为这深宫添几分生气。”

金临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思量:如此才女,若能为我所用,定能为朝野增添一抹亮色。正欲开口询问更多,却见唐姬轻轻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临儿,你可知,人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识人用人。你身为储君,未来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朝臣的忠诚与背叛,更有人心的复杂与多变。记住,以德服人,方能长久。”唐姬的话语中充满了深意,仿佛是在传授一个帝王最宝贵的经验。

金临闻言,心中豁然开朗,躬身再拜:“母后所言极是,儿臣定当铭记于心,勤修德行,广纳贤才,以安邦定国为己任。”

谈话间,琴音渐渐停歇,只留下余音绕梁,仿佛也在为这场母子间的深刻对话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窗外,秋风依旧,但室内却因这份深沉的母爱与期望,变得异常温暖而坚定。

随后,唐姬轻轻拍了拍身旁的空位,示意金临坐近一些。金临依言坐下,目光中满是敬爱与期待,仿佛正等待着母亲进一步的教诲。

“临儿,治国之道,在于平衡。不仅要平衡各方势力,更要平衡人心中的善恶、喜怒。你需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之心,乃是国家之基。”唐姬的声音柔和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雕琢过的宝石,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金临认真聆听,不时点头,心中暗自思量如何将这番话融入到日后的治国理念中。他深知,母亲不仅是在传授治国之术,更是在传授为人君者的慈悲与智慧。

“再者,临儿,你需学会隐忍与决断。隐忍,是为了在时机未到之时保存实力;决断,则是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引领国家走向光明。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是你日后必须掌握的关键。”唐姬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金临未来的深深忧虑与期望。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