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阿泰尔的提尔见闻
尼查里·伊斯玛仪派,群山里的教团,有着阿萨辛的蔑称,他们有着与这个时代寻常穆斯林统治者截然不同价值观,
12世纪这个年头的穆斯林世界,虽然宗教有着颇为强盛的影响力,但与天主教不同,无论是苏丹还是哈里发又或者什么埃米尔,他们本身都有着世俗统治者的身份,
简单说,他们考虑问题的时候,必然需要从世俗统治者的角度出发,这也就塑造出了穆斯林世界的特色,虽然强调宗教信仰,但他们其实要远比同时代的天主教神职者要世俗的多。
但尼查里·伊斯玛仪派他们不同,在外人看来他们有着极其狂热的信仰,但从这帮人能够在12世纪这个年头,二话不说就能为了信仰而殉教的行为来讲,他们就与正常的穆斯林教派们格格不入。
不过阿泰尔他们也懒得去澄清这种问题,他们被人误解的地方多了去,如果见到一个传谣的人就上去辩论,那么他们日子也没法好好过了。
不过在安条克城的那次偶遇,让尼查里·伊斯玛仪派他们遇到了一个没法正常相处的对象。
毕竟,自称自己是先知的,其实年年有,就连阿萨辛自己都出过,可真正意义上施展过奇迹的……
确切说是当着这批人面能施展奇迹的,反正他们是没见过。
出于希望友好相处,加强相互了解的想法,在耶路撒冷王国攻克下阿卡之后,没多久尼查里·伊斯玛仪派就派出了一个代表团,造访了提尔。
除去某些希望验证盖里斯真假的想法外,就是希望能和王国打好关系。
1190年,巴勒斯坦,提尔港。
这个原本在东地中海沿岸地位并不算多么突出的港口,在前些日子里成为了地中海沿岸一圈关注的焦点。
发生在这里的战争,将会直接影响到地中海沿岸不少地方的商品物价,自然是牵动了无数海商们的心。
然而出人意料的在于,在巴巴罗萨折戟此地之后,原本都快要被亡国的耶路撒冷王国,居然靠着自己的力量轻取了一旁的贸易大港口,阿卡港。
当大家伙的目光注意到此处之后,他们才发现这个原本有点名不见经传的提尔港,在短短一年里就脱胎换骨,成为了耶路撒冷复兴大业的基地总部。
纵观现如今的耶路撒冷王国,提尔城内的政府的以及那个君临议会。
已经成了新的统治中心,而在新城区,则是几乎整个巴勒斯坦地区,最为繁华的贸易生产中心。
对于习惯了农业社会慢生活节奏的当地人来说,提尔这个耶路撒冷王国的大本营有如蜂巢一样的忙碌。
任何第一次来到提尔的人,通常他们只要一登上码头,就能感受到这里忙碌、紧张充满了活力的快节奏气息,而当他们沿着城市的主干道走出城墙后,这样的感受就只会愈发深刻。
在这片桅杆如林的港口里,各式各样的船只来来往往,大量的引水小船穿插在其中,替那些远道而来的海船安排停泊的位置。
依靠着一系列长长的栈桥,绝大多数抵达提尔码头的船只,通常无需耗时费力的使用小艇来转运货物与人员,不少合适的货物,甚至可直接使用人力起重机吊运装卸,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人力。
在货物往码头上转移的时候,就会有搬运工协会的代表过来与船主谈价钱,现如今整个提尔港的搬运工人价钱都是统一制定的,压根不允许通过压低价格来竞争。
而协会在这个过程里只抽取10%作为维持协会运转的资金,以及对伤残工人的救济,除此之外一分都没去多拿,从而确保了搬运工们劳有所得,多劳多得,而不是和以前一样平白被恶棍压榨。
搬运工协会,不仅仅是解决了收入分配问题,同样还对搬运工们的工作方式进行培训,规划出来数条专门用于搬运的道路,好提高从码头往仓库转运的效率。
在东地中海这一片里,唯有提尔码头的船只周转周期,是能够以小时和天来计算,而不是用星期与年。
时间就是金钱,而在提尔港这里装卸货物意味着能够节省无数金钱,能比其他港口早一个礼拜完成装卸,就意味着能够比竞争对手更早的去抢占市场。
如此一来自然是吸引了大量的海商选择在提尔港这里进行货物中转。
每一天都有无数人来到这里,又有无数人离开这里,来来往往的这个过程里,让提尔这座城市日渐繁荣。
然后就在1190年的秋日暖阳下,又一批的旅客乘着由耶路撒冷海军运营的客运桨帆船,来到了提尔。
这一批的旅客,有着与往日里寻常基督徒海商们截然不同的打扮,他们有着极其浓厚的穆斯林气质,这就与提尔港的人们格格不入。
不过大家打量他们的目光或许会很异样,但不会有什么人因为他们的宗教问题就来找他们麻烦,那些试图高喊“因父之名”然后行劫掠之事的家伙们,眼下都已经被送去了矿场挖矿了。
而不远处一些维持码头秩序的警察们,注意到他们的打扮,特地走过来询问了下他们是否是尼查里·伊斯玛仪派的代表团,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就让人引导着他们先行前往一旁等候已久的牛车。
搭乘着专门的牛车,他们穿行在提尔的城区里,离开了城门抵达专门替他们准备的一间旅店,在这里有着专门的对接团队,欢迎阿泰尔他们到来。
考虑到阿萨辛的大名,在巴勒斯坦地区有些过于响彻了,为了方便起见,王国这边没有在码头那边大张旗鼓的迎接。
事实上,尼查里·伊斯玛仪派他们的这一次造访考察,从头到尾都是悄悄的来、悄悄的走,没有惊动除耶路撒冷王国外的任何一方势力。
尼查里·伊斯玛仪派他们与耶路撒冷王国之间达成的密约,更是只有最为核心的那些人才有资格得知。
不得不说在提尔这边的生活属实是令人意外,阿泰尔来到这边旅馆入住的第一个晚上,就有人过来指导他们怎么使用旅馆里的器具。
与寻常旅馆不同,耶路撒冷王国这边给阿泰尔他们安排的旅馆或许在面积上有所狭小,但却意外的干净整洁,甚至给人一尘不染的感觉。
而代表团团员各自房间里的器具,有时也会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他们这里的煤油灯设计的就与中东其他地方不同,其使用了玻璃罩子。
这里的煤油灯点亮之后,就非常的明亮,完全没有其他煤油灯的那种昏暗之感。
而那些添加了香精的奢侈品香皂,更是免费提供给他们,让人不由得感叹起这间旅店的奢华。
然而这些东西还算是能够理解,当真正难以理解的事物出现在代表团面前的时候,他们就百思不得其解了,就比如公共浴室里那个拧一下就能出水的水龙头。
提尔的公共浴室与中东地区其他地方的浴室不同,这里没有什么常见的浴池,反而是在一个个喷水的管子下面洗淋浴,只要打开专门的冷水阀门或者热水阀门,就能有冷热水冲下来,洗去一身的污垢。
但阿泰尔属实无法理解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然后特地询问了身旁的服务员,最后得到了一个更让他费解的答案。
“你是说,新城区这边专门修了一个水塔,把过滤过后的干净水弄上去,就为了能给这里送来干净的水?”
阿泰尔颇为惊讶的向一旁服务员问道,他属实是无法理解这种行为到底有何意义。
而服务员了解的也不多,只是说着自来水能确保饮用水安全,避免瘟疫传播,减少疾病之类的话。而阿泰尔显然是不信的,但他又找不到其他理由来解释耶路撒冷王国的大费周章。
在这个年代,为了喝水专门修一座水塔,在不少人看来已经是多此一举了。
至于专门拿管子运去家中,那么就更让人难以捉摸了。
然后服务员在临走之前又表示自来水虽然比较安全,但在饮用之前还需要烧开,所以有需要饮水的话还请专门去前台接烧好的热开水。
耶路撒冷王国在公共卫生这一块,也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特别是在新城区的债券发售后,王国政府手里掌握了一笔资金。
这笔开发新城区的资金中,专门抽出来一笔,用于建设水塔,设立公用饮水点。
提尔的新城区是第一个开始实行这项计划的地方,在提尔报社的报纸上,已经将这项计划吹的神乎其神了,并且预言该项工程将会把城镇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从这个时代的36岁提高到40岁。
事实上提尔报社吹的还是太保守了,但没奈何,总不能说等技术发展起来之后,人均预期寿命涨到六十都不是事,可那就太吓人了。
饮用开水以及去公共厕所方便之类的行为,更是被报纸宣传成虔诚信徒必须进行的事情。
阿泰尔不了解这些事,但这不妨碍他想赶紧替自己洗个澡,这一路上的艰苦旅途让他感觉自己身上都已经臭了。
而在饮水方面他也终究是选择了入乡随俗,毕竟这个季节喝点热水确实会舒服点。
……
总而言之,阿泰尔与他们代表团的其他人,在入住旅馆后,就痛痛快快的冲了个热水澡,洗去了旅途上沾染的尘土,在用上硬质的香皂之后,更是感觉自己整个人都香喷喷的,分外舒爽。
在换上一套干净的行头后,趁着此时天色尚早,阿泰尔便带着自己的一名兄弟,走出旅社,打算好好逛逛这座与众不同的城市。
提尔的新城区,面积不算很大,总的来说就几横几纵的几条主干道,把新城区切割成几个大片区。
这些片区里有专门的手工业片区、专门的住宅区、专门的商业区还有专门的教堂区。
而提尔港的主街道,是以条石铺设而成的路面,远比其他城市的街道要宽阔。
中间是车道,只允许马车、牛车、人力车与牲口通行。
而街道两侧又有着专门的人行道,供路人行走,阿泰尔踩在上面就感觉很舒服,也不用考虑要给马车让路之类的事。
新城区这一片没有码头区那么的繁忙,但也依旧车水马龙,更让人称奇的就在于这边路面干干净净,不说垃圾,就连个果皮都找不到。而其他城市里会见到的乞丐,则一点踪影都无。
令阿泰尔他们下意识的就感觉这里格外的富足,民众们生活的格外安心。不过他并不知道的就在于提尔城墙内,还有着大片的贫民区,等待盖里斯去治理。
阿泰尔与自己的兄弟走在这样令人舒心的人行道上,就感觉这个城市里的铺面格外的多,卖啥玩意的都有,吃的、喝的、玩的、用的……
走进那些店里还能看见些五彩缤纷的小首饰,以及引人注目的绚丽果,还有嵌入了瓣的透明香皂……甚至还有专门店在这街上卖冷饮甜品!
只不过他们走进去看了眼价格后就溜了,倒不是讲阿泰尔吃不起,主要是觉得那么多钱就图个嘴快活不值当。
钱的话如果可以的话,阿泰尔还是想在刀刃上,而不是丢在这些个人享受里,毕竟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