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9章 一手抓军事,一手抓民生(1 / 2)三冠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条路,现在退出,带着家人离开极东,双倍退役复原费。”

众人不约而同,都想起郡守的下场,

有人免不了嘟囔:“我们家在极东,凭啥去外地?”

王老五嘿嘿笑道:

“留下好啊,到时候我们算算账,

看谁吃了空饷喝了兵血……或者有没有仗势欺人,欺男霸女的勾当……”

众将闻之色变,

在郡兵队伍中,吃空饷喝兵血那是最正常不过,

明面上,极东郡兵名册上,有一万六千余人,

但是,叫真点验,至少四五成是有名无实的“鬼兵”。

和其拉新兵对峙的八千郡兵,

满打满算只有四千多,且士气极低,

所以,这些将领根本不敢对抗其拉新军,全都心知肚明的躲到洋界,

这一点,陆远很清楚,他本来可以给出更严厉的手段,

但,为了和平过渡,他决定用钱来解决,

这些将领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底层打拼出来的,

在晋升过程中,很多人不得已“和光同尘”,

陆远将其定为“可改造的旧军人”,

最起码他们比普通士兵更聪明更能打,也更有指挥作战的经验,

古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新军目前有三万余,再加上近万郡兵,

若再加上另外三邦,兵力必然会超过五万,太多了!

因为,打仗就是打钱,

对于两三百万人口的极东郡,

维持两万人马的正规武装,财政勉强供养得起,再多就不堪重负。

当然,陆远大整编之后,肯定要留下最精锐的部队,

同时加快装备和技战术的更新迭代,使之能够发挥出,不低于五万人的杀伤力。

放眼极东外围,两江州和江北州的兵力合计,也才五万,

故此,即便朝廷下令南北围剿,极东新军也能绰绰有余的应付内线作战,。

另一方面,关于裁撤下来的三万兵员,

陆远会将其转化为“后备役民兵”,

甚至还会将其,扩大成全民皆兵的初级阶段。

从三万老兵中,选拔优秀的老兵,担任民兵教官,

不用多,极东五千个村子,每村一个,一个老兵带二十民兵就好。

还有郡城和邦城,在劳工中,同样组建几百个民兵小组,一个小组三五十人,

两年后,时机成熟,

只要陆远一声令下,随随便便就拉出十几万大军……吓不死朝廷!

有吊大的会问,蒂法朝廷有多少兵?

简单介绍一下,蒂法王国一共南七北八十五州,

另外还有京畿、极东、西京、天府、珠江口五个特区。

每州府兵三至五万,每个特区一万至两万,

折中计算的话,蒂法常备军不到七十万,

当然,还有王室御林军三万人马,以及南洋北洋两支水师五万余人,

整个蒂法海陆正规军,满打满算,八十万顶天了!

正因为如此,极东拉出一二十万训练有素的大军,完全可以和朝廷“划江而治,平分天下”。

故而,陆远并没对郡兵将士过于苛待,

对于这些将领的不满,王老五自然跳出来唱黑脸,

至少有一多半将领偃旗息鼓,

翻旧账的话,他们有九个脑袋都不够砍。

这时,朱英俊却笑道:

“老五,极东已经变天,重打锣鼓重开台,

大伙齐心合力拧成一股绳,朝前看,过去的事,以后就不要提了!”

典型的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但,有人就吃这一套,

一朝天子一朝臣,想在极东混,就只能按照沈北玄的规矩来,

有机灵的,马上笑着附和:

“对!过去的事就过去了,还是说说下面怎么整编吧!”

陆远对此早有预案,

所有带兵官,都要回炉重造,

陆远在九国列强中,聘请普鲁士给中高级军官系统授课,为期一年,半工半读。

另外,还有基层军官,分批参加短期集中轮训,

普通士兵筛选更简单,

先排除伤残士兵,再淘汰体弱多病的,最后考核各项技战术指标,

诸如分列式、五公里越野、射击、战术动作、文化课等等,

总之,宁缺毋滥,走精兵线路,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役,

凡退役士兵,除了发五块大洋安家费,个人用品和随身武器一律奉送,

另外,对于愿意当民兵教官者,发普通士兵的半饷,

他的任务,每年培养出十个合格民兵,每月带领民兵队进行五天军事集训,

这么一来,可以消除绝大多数退役士兵的不满,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当兵吃饷,就等于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当民兵教官,安全的多,

每个月一块大洋,也能满足全家吃喝,

拿退役费五块大洋,买上几亩薄田,养点鸡猪鸭鹅,

那小日子过得,别提有多么的优哉游哉了。

另外,极东新军还有专门的“荣军办”,就是所有退役士兵的娘家,

要是在乡间,

遇到不顺心不公正的事,

荣兵办会负责到底,

绝不让退役老兵流血又流泪!

反正吧,一大套听下来,将领们没有啥特别大的不满意,

新的规矩很简单,

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是一份工作,不再是某个长官的个人私兵,

有人会说,那不是都要听沈董事长的么?

哎,还真不是,

按照八董会的规则,

沈北玄只是暂时担任“总指挥”一职,

只要战事平息,他会将兵权交还八董会,另选一名军长负责日常管理。

这名军长会不会窃据兵权,也不会,

因为军长只相当于一个掌柜,只有建议权,

没有人事决定权,更没有发动战争和调兵的权力。

大多数将领选择留任,

毕竟他们只懂打仗,也习惯了军旅生涯,先去半工半读再说。

还有少部分托关系进来的兵油子将领,

知道八董会眼里不揉沙子,往后肯定混不下去,

于是直接买断,拿了双份退役费走人。

搞定中高级将领后,陆远开始极东新军大整编,

首先就是依据名册,实兵点验,俗称“数人头”,

实际数量是,三万其拉新军,

再加一万郡兵,小六千三邦民团,合计四万五千余士兵,

第一轮筛选,老幼病残、兵油子、兵霸等一律遣散,

凡不满十六岁,超过三十五岁者,有诸多劣迹者,无条件退役。

仅这一轮,就刷下来七千余人,高兴的多郁闷的少,

毕竟大多数刚当民团一两个月,

能拿到这么多退役费,立马乐呵呵拿钱回家快活去了,

剩下三万八千士兵,进入第二轮,

三天内,考核分列式和五公里越野,

分不清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的,退役,

五公里越野,超过半小时者,复原,

这一轮太难了,直接刷下来差不多一万两千余人,

剩下两万五千人,在所有人看来,都是精兵苗子,

但是,陆远继续进行第三轮筛选,

三十天内,考核三项指标,

枪炮射击精度,五十米靶子,实弹射击平均成绩不低于六环,

技战术动作,格斗、白刃战、匍匐、攀爬、游泳、障碍跑、土工作业、夜间行军扎营等必须合格,

文化课,一百五十个常用字,加减法、乘法口诀表,手绘地形图、至少能讲述十个经典战例等。

此举让原郡兵将士瞠目结舌,

这是选拔军官,还是选拔特攻队?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