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辽东行省(1 / 2)夜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置可否点头,朱慎锥没说什么,但心中却是承认了温体仁的建议,决定暂以张至发进位首辅。

至于内阁中增补的人选,朱慎锥也有了打算,他准备让礼部尚书钱谦益入阁,这些年钱谦益一直盯着内阁的位置几乎都快魔怔了,假如这一次再不让他入阁恐怕钱谦益的心态就要崩了。

原本朱慎锥就准备等明年内阁调整的时候让钱谦益、周延儒两人入阁,如今温体仁提前致仕,由他增补入内阁是一个合适的人选。至于周延儒那只能等上一等,等明年时再入阁。

虽说温体仁今日提出乞骸骨,皇帝也答应了对方的请求,但作为首辅要告老却不是那么快的。而且辽东战事刚刚结束,后续辽东还有诸多安排,温体仁至少要把这件事布置完后再退休离京。

对此温体仁也表明了态度,告诉皇帝他会尽快安排好此事再离开内阁。而温体仁告老后的一应待遇朱慎锥也不会亏待他,不管怎么说,温体仁这些年对大明是有功的。

离开了乾清宫,回去的路上温体仁的脸上带着笑容,整个人比起平日来更放松了许多。

今日他正式向皇帝提出退休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就有所想,只不过孙承宗去世的消息刚刚传到京师,两件事碰巧在一起罢了。

温体仁虽热衷于追求权力,但他同样也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要知道在原本历史上,温体仁可是唯一一个在崇祯皇帝手下干了好几年首辅的大臣。

以崇祯皇帝善变的性格和时常甩锅的手段,在他手下干活可是不易,一个不小心就是人头落地的结局。崇祯在位十七年中居然换了十九个首辅和十四个兵部尚书,至于内阁阁老数量就更多了,足足达到了五十多人之巨。

这个数字简直是骇人听闻,要知道万历皇帝在位这么多年,仅仅才只有十二任首辅,崇祯皇帝所更换的首辅人数比之前三朝加起来总和还多,简直难以想象。

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温体仁却在崇祯皇帝手下当了四年的首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由此就能看出温体仁的能力不俗,并善于为官。

自投靠朱慎锥后,温体仁延续在崇祯朝的首辅之职一直干到了今日,他担任首辅的时间已够久了。而如今的大明也不是当初的大明,整个国家中兴气象显而易见,再加上现在辽东大胜,建奴被灭,大明再一次崛起已不可阻挡,在这种情况下温体仁主动提出退休也是出于他的深思熟虑。

正如温体仁在乞骸骨的折子上所说的那样,他年龄已不小了。

七十四岁的温体仁用古稀来形容丝毫不为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和精力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温体仁在首辅的职位上已是力不从心,他虽眷恋官职和权力,但也知道首辅的职责所在。

这一次辽东大胜,作为主帅的王晋武可以说是立下不世之大功。以温体仁的判断等王晋武班师回朝后,皇帝必然会对王晋武等有功之臣进行封赏。

王晋武本就是大明军中的第一人,现在还是内阁阁老,皇帝对其封赏无非两个方面,一是爵位上的封赏,王晋武现在是一等宁山侯,再进一步就是公爵之位,由宁山侯进宁山公是铁板钉钉的。除去爵位的封赏外,那就是王晋武在内阁的排名了。现在王晋武在内阁的排名第三,又是军方勋贵在内阁中的代表人物,温体仁非常明白皇帝的意思,按照皇帝的打算本就想让王晋武担任次辅之职,而且未来军方和勋贵在内阁的代表人基本都是这个排名,以确保皇权对军队和朝政的掌控。

既然是这样,王晋武进位次辅已不可阻挡,但现在的次辅却是张至发,总不能让张至发离开内阁给王晋武让路吧?再加上自己这个强势的首辅在,作为次辅的张至发根本就是个摆设,一旦王晋武再进一步,温体仁难道以首辅之职去压王晋武一头?

温体仁太了解皇帝的想法了,更把这些看得明明白白。而且从大明现有的制度来看,他这个首辅就算继续坐在这个位子上也不过一年左右的时间罢了,何必为了这区区一年时间去得罪皇帝和如日中天的王晋武呢?

再加上温体仁已有了急流勇退的想法,在他看来自己的功绩足以让其青史留名,何必继续眷恋首辅之职?倒不如趁此机会主动退下来,由此给皇帝留一个好印象。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