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兰心,抓紧时间收拾,顺道把家里的产业都安顿明白了。
到时候,我安排人护送你们去吉林城。”
曲绍扬这属于是绕路回家看一眼,吉林城那头还有好多事情等着他呢,不能在家里久留。
曲绍扬去吉林赴任,妻儿肯定要跟着一起过去,家里用着顺手的人,也都得一起。
再加上曲家这么多产业,哪里安排谁管着,往后改怎么发展,这些事情都得处理妥当了才行。
曲绍扬没那个时间处理,可不就得交给陈秀芸和孟兰心了么?
好在这二人也确实能干,家里家外打理的井井有条,不用曲绍扬费多大心思。
“嗯,那你先走,我们收拾好了随后就到。
对了,让玉环和春红两个,跟着你一起去吉林城吧。
有她俩在你身边照顾着,我也放心点儿。”陈秀芸主动提起了林玉环和二月红。
之前陈秀芸去吉林城的时候,跟林玉环相处就不错,而且她也看出来了,林玉环对曲绍扬有那个心思。
所以陈秀芸让林玉环搬到了宅子,平日里照看着,实际就有替曲绍扬纳妾的意思。
二月红来到临江城也快两年了,陈秀芸对这个泼辣干练、文武双全的姑娘,印象非常好。
尤其是得知了二月红和曲绍扬的渊源后,更是明白,这位早晚也得进府。
作为一个懂事、识大体的正室夫人,哪能等着男人开口?
反正府里早晚都要进新人,莫不如她主动开口。
曲绍扬听了这话,沉默了片刻,却并没有反对。
咋说呢,他确实对二月红有些喜欢,这姑娘的脾气性格属实对他胃口。
至于林玉环呢,说不上喜欢不喜欢,反正不讨厌。
林玉环这些年忠心耿耿的替他办事,蹉跎了青春,反正府里也不是养不起她,纳了做妾也行。
“多谢夫人大度,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什么了。这两位,我也是该给人家一个交代。”
曲绍扬亲了亲陈秀芸的脸颊,轻叹道。
夫妻二人分别两年好不容易团聚,自然是有说不完的话、办不完的事,一直折腾到半夜,这才昏昏睡去。
第二天上午,曲绍扬又见了闻讯赶来的通化、抚松两地官员,然后又见了各处产业的管事,把这边的事情大致安排一下。
九月二十四,曲绍扬率部离开临江城,前往吉林赴任。
一同随行的,还有林玉环和杨春红二人。
陈秀芸已经跟俩人说过允许二人进府的事情,两女自然是乐意的,就这么高高兴兴的跟着曲绍扬走了。
一行人起早贪黑赶路,十月初到了吉林城。
原本的吉林将军长顺,早就被调去了别处,将军府衙署早就收拾妥当。
杨春红、林玉环二人领着丫头媳妇们,里里外外又重新收拾布置了一番,就这么住进了将军府。
吉省下属各府、州、县的官员们,还有当地乡绅士族,早就等着了。
曲绍扬一到,这些人立刻安排了非常隆重的欢迎仪式,给曲绍扬接风洗尘。
光是贺礼,就足足堆了一间屋子。
吃喝玩乐,那都是有钱人的专属,此时的吉省,因战事影响,民生凋敝,百姓生活困难。
而且,由于长顺在任时,跟沙俄签订了不少合同,有的还是背着朝廷签约。
现在长顺调走,留给曲绍扬一个很大的烂摊子。
吉省财政困难,银价飞涨。
曲绍扬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清查田赋、斟放闲荒,并且将昔年所占旗地,一律清丈升科。
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发布告示,从即日起,每一两银子,定价三吊三百文,以后只准跌落,不准增长。
通过各种手段,平抑银价,控制物价,使百姓生活逐步稳定。
因遭受灾害,农业减产。
曲绍扬上奏朝廷,申请缓征吉林三姓所属旗民光绪二十七年应征银谷租赋,免征吉林双城厅所属光绪二十七年银谷租赋。
半个月后,陈秀芸、孟兰心带着孩子们,还有新源、婉瑜兄妹,在兴家、兴业等一众护院、伙计的护送下,来到了吉林城。
之后,由陈秀芸做主,正式将杨春红、林玉环二人纳入府中。
杨春红为三夫人,林玉环为四夫人,至此,曲绍扬一共四位妻妾。
外头一些官员为了讨好曲绍扬,想要往将军府送美女,都被曲绍扬拒绝掉了。
府中已有四位夫人,足矣,不需要再纳更多的妾室。
兴家到了将军府之后,出任大管家,打理府中日常事务。
兴业是大管事,主要负责外头的差事。
至于江春福,留在临江那头,当了管家,协助曲江管理家中长工伙计等。
原本在府里伺候的那些丫头媳妇们,大部分也都跟过来了。
这些都是从一开始就在曲家的,对曲家忠心耿耿,比另外找的人强百倍。
将军府可比临江那头的曲府大多了,府里的人也多,陈秀芸一个人管不过来,就给孟兰心等人都派了差事。
姐妹几个相处融洽,齐心合力管着府里大小诸事,不用曲绍扬费什么心思,倒也挺好的。
新源和婉瑜来吉林是求学的,加上振邦也不小了,该读中学。
曲绍扬找到了书院的负责人,想要几个入学名额。
新源和振邦倒是没啥问题,功课什么都跟得上,可是婉瑜不行,书院从来就没招收过女学生。
书院的院长担心婉瑜进了学校,会引起诸多麻烦。
曲绍扬也不好为难人家,索性先安排了新源和振邦进书院念书,婉瑜暂时安排到吉林施医院去,跟着医生学习专业知识。
婉瑜从小就跟着陈秀芸学医,这几年也随着陈秀芸学了不少西医知识,所以到施医院学习很快就适应了。
曲绍扬的意思,暂时先这样,回头他再想办法。
不行的话,自掏腰包,在吉省办一所女子医学专科学校,专门培养女医生、护士。
将来再建个女子医院,正好陈秀芸也能有地方一展所长了。
振邦大一些,能够读中学,振业、振武、振杰、佳玲几个岁数小,就全都安排到小学堂去。
家里专门安排了四个长随,每天负责护送孩子们读书。
以曲绍扬现在的身家地位,请什么样的先生都能请得到,但曲绍扬觉得,孩子们还是应该去学堂念书,要学着跟人打交道。
学堂也是个小型社会,多历练历练,对孩子们的成长有好处。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