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
说罢,李承乾起身拂袖而去,留下一众大臣面面相觑。
等太子离开,褚遂良低语道:“太子如此刚愎自用,离那玄武门之变,恐怕不远了”
声音不大,但周边几人,却是听到了。
房玄龄看向褚遂良。
这家伙疯了。
长孙无忌深深的看了一眼褚遂良,什么都没说,转身离开。
这里的朝廷,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传到陛下那边。
自然褚遂良的这番话,也同样会。
明白人都知道,这是褚遂良,在给陛下递话呢。
——
来庭坊后院。
文忠几番欲言又止。
李承乾看了一眼,道:“想说什么就说,别整出一副憋着的样子给孤看。”
文忠作揖:“殿下,臣只是觉得,这般是否急切了些。”
“科举改制,自然是有利于大唐的。”
“只是现在,尚且”
李承乾呵呵一笑:“你是想说,孤不懂得轻重缓急是吧。”
“陛下对我虎视眈眈,还有魏王晋王一心夺嫡,我却不把心思去对付他们,反而还要得罪世家搞科举改制。”
“你是这意思吗?”
文忠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臣不敢。”
李承乾微微摇头:“起来吧。”
“我之所以这么做,是要让陛下放心。”
“陛下如今,最担心的是什么。”
“陛下龙体渐愈,我这监国,自然也监国不了多久了。”
“这长安城里,可还有我三万神武军,火炮数百,陛下他何曾放心过。”
“这来庭坊每日要来多少探子,可都打着主意呢。”
“要想让陛下放心,只有让他看到想要看到的,可是明白。”
文忠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
原来都是给陛下看的。
只是又迟疑道:“可是科举改制这块,百官不见得会听从教令。”
李承乾冷笑道:“他们不是觉得孤嚣张跋扈吗,那就给他们瞧瞧。”
“我且问你,那长安邸报,可还在掌控之中。”
文忠回道:“请殿下放心,自从殿下返回长安城后,臣便已经联络了邸报管事,他们没有忘记殿下的恩情,愿意为殿下效力。”
长安邸报是李承乾之前在东宫的时候,一手创办的。
里面的工人管事,自也是一手提拔。
此后虽说去东征高丽,这长安邸报被陛下所掌,但陛下那边,也只是把主事的人给换了。
李世民经过开设造纸厂的事情明白,太子的这套章程,很明显完善流利。
要是把长安邸报管事工人都给换了也不好办,况且这些管事工人都做熟练了,换一批人容易出麻烦。
这次文忠回来后,稍加联系,自然大批人立即效忠。
太子造反这等事,看似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可对于普通人来说,现在就是太子监国。
太子就是储君。
李承乾吩咐道:“关于科举改制的章程,你让人拓印到最新的邸报上去,准备足够多的邸报,以最快的速度,通传天下。”
想了想,李承乾再道:“届时,邸报上加盖孤的太子印章。”
文忠闻言一惊:“这,殿下,这.”
把太子印章加盖到邸报上,岂非是所有人都知道了太子印章的详细?
文忠扑通一声再次跪倒在地,额头紧贴青砖,声音里满是焦急:“殿下!万万不可将太子印章加盖于邸报之上!这太子印章乃身份信物,一旦将其全貌公之于众,后果不堪设想啊!”
李承乾负手而立,目光冷淡:“不过是让天下人知晓科举改制乃本太子决断,有何不可?”
文忠抬头,眼中满是忧虑:“殿下想那五姓七望、朝堂反对之人,若知晓太子印章样式,定会暗中仿制。”
“日后他们伪造教令、调拨军队,或是以殿下名义行事,混淆视听,届时殿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
“再者,如今魏王、晋王虎视眈眈,若让他们掌握印章细节,伪造命令挑起事端,嫁祸殿下,借机煽动群臣弹劾,甚至怂恿陛下对殿下起疑,殿下苦心经营的局面将毁于一旦!”
很有道理,但李承乾不听。
“太子教令,看似有用,实则限制颇多。”
“印章公之于邸报,谁人仿制,自是诛杀九族。”
“有些东西,知道的人越多,反对越是没人敢动。”
“算了,跟你说这些你也不懂,按照孤的吩咐去办吧。”
“让邸报加印十万份,盖上印章,连夜送往各州府。孤倒要看看,谁还敢质疑这科举改制!”
真若是有心人,别说印章了,还敢假传诏敕呢。
自古以来,有能力且胆敢假传诏敕之人,还在少数吗。
更何况,不管是太子教令,还是皇帝诏敕,能够传到宫城之外,从来不是靠的这个印章,而是靠的个人本事。
如若不然,当个傀儡皇帝,这诏敕又有何意义。
相反。
如今李世民忌惮,可若用印章昭告天下,将科举改制与太子权威牢牢绑定,他人想要叫停,岂非就是直接跟皇家对着干。
即便是李世民要想叫停改制,首先就是要废了太子。
这一招叫以退为进。
长安城内,现僵持不下,只有把谁搅得更浑了,才能破开重围。
走玄武门,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