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武昌起义·帝制结束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看着彻底进入收官死局的清朝,平静道:
“历代皆行秦制。”
“而秦制有两个根本不能动摇。”
“第一,以官员为统治基础,追求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和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不是以封建贵族为统治。”
“秦制下的贵族与官僚,只是贯彻皇权意志的工具,名下可以有土地、有爵位,也有俸禄可领,但他们不能拥有这些土地的所有权,不能治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也不能去处理封地里的政务。”
“生死荣辱完全取决于皇权的喜怒。”
“他们是皇权依赖的工具,也是皇权打击的对象。”
刘启仔细想了想,从秦朝到清朝,确实一如阿父所说。
“那第二个呢?”
刘恒看着天幕里的小皇帝,静静道:
“第二,保持人力与物力的稳定汲取,并竭尽所能回避应该承担责任。”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秦制会致力于消灭那些有影响的人与组织,以制造一种散沙化的扁平结构。”
“邻里监察与军户制度,就是如此。”
“这种结构可以极大降低汲取成本。”
“在不影响稳定的前提下,朝廷也会很愿意引进新技术,以提升汲取强度,增加汲取总量。”
刘启莽是莽了点,但也不傻。
跟后面那些皇帝不同,此时距离秦朝也没多少年,大秦给人的创伤还历历在目。
他将阿父剖析的问题与天幕里的说辞对应起来,立刻明白了。
“所以,运行秦制的朝代灭亡同样有规律可循。”
“或亡于外敌的压迫入侵。”
“或亡于内部统治基础发生分裂。”
“或亡于底层百姓脱离散沙状态,变成有组织的力量,一如流民。”
“而清朝作为一个典型,其灭亡也是如此!”
刘恒点了点头,倚着软榻道:
“谘议局可以代表地方民意,但这民意无法转变为权力,是否被接受全看朝廷的喜好。”
“科举已经废除了,这些从举人、贡生、秀才转型为议员的士绅们,无不希望在新时代找到自己的新位置,以维系自己的社会地位。”
“而如果议员们在谘议局里的意见只属于牢骚,不能转化为政策,士绅们的社会地位便无从谈起。”
“但中央议员的身份定死了是皇室宗亲,也就意味着民权不能染指君权,慈禧的种种政策也证实了这一点。”
“地方士绅读书人没有了向上的渠道,这就导致了清朝失去了地方士绅的支持。”
“而中央议员的皇室成员限制,也绝了地方督抚的上升之路。”
“朝廷中枢失去了官员支持。”
“至于军事……”
都不用刘恒说,刘启就能猜到。
“百姓组织起来了。”
刘恒点点头,又插了一句。
“而且百姓的组织未必没有地方官员与士绅做为推手。”
“从庚申之变让咸丰帝丢了京城,圆明园也被烧成了灰烬,就已经是外敌的压迫入侵了。”
“太平军以流民的形态起事,已割据江南多年,正是百姓脱离了散沙状态。”
“湘军、淮军等团练武装出身的地方督抚开始拥有军权、财权和人事权,使内部开始出现新的利益集团,正是统治基础在发生变化。”
“换句话说,清朝早就该亡了。”
“现在,只是回到本该回到的路上而已。”
……
1911年5月,由清朝皇族内阁颁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粤汉铁路、川汉铁路收归“国有”,同时任命端方为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并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
清廷出卖筑路权的行径激起各地百姓反对。】
湖南各界群众以铁路公司、咨议局为阵地,积极争路,迫使湘抚杨文鼎奏请清廷收回成命。】
上奏遭申斥后,百姓相继罢工、罢市、罢课,拒交捐税。湖北咨议局亦召开大会抗议,疾呼“存路救国”。】
……
{没看明白,谁给解释解释?}
{晚清修铁路最初主要是依靠外国资本,效率比较高,铁路修建速度较快,比如京汉铁路、沪宁铁路等,但是铁路的控制权往往也落到外国人手里。}
{甲午战争后,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地方士绅就纷纷提出由本国商人自己集资商办,将路权、矿权收回,即所谓“不借洋债、自行筑路”,各地成立了很多商办铁路公司,如川汉铁路有限公司等。}
{但光有民族情绪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当时国内严重缺乏铁路建设技术和人才,资金短缺,更严重的是,贪污腐败无处不在,所以商办铁路往往口号喊得震天响,但真正修起来的少之又少。}
{而清廷内阁在操作上又过于激进,在宣布政策不到半个月,就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财团签订了巨额借款修路合同,完全不顾当时激烈的民族情绪。}
{更要命的是,这些民间集资商办的铁路,前期已经投入了巨大的资金,现在国家把路权收回去,如果不给予合适的补偿,那地方士绅不是亏大了吗?}
{按照当时清廷内阁的办法,四川铁路只退还剩下的七百余万两白银,而前几年掉的一千多万两国家就不管了,只能股东们认倒霉。}
{四川铁路的股东们当然坚决不同意,于是发起成立了“保路同志会”,要求将前期的股本全部发还。}
……
大清·康熙时期
“一群蠢货!”
康熙化身桌面清理大师,一边清理一边骂道:
“一群鼠目寸光的虫豸!”
朝廷成立各省谘议局却又不让谘议局成为真正的权力机关,这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这种做法既安抚不了士绅,也不能用谘议局来制约地方督抚。
恰恰相反,却将以前星散各地的士绅们聚集到一起,为他们提供了合法的组织机构与合法的活动场所。
谘议局横向可以通过各省谘议局与各省谘议局互通声气,纵向可联络资政院,下可沟通各州县士绅。
原本影响力局限于本省本县本乡的士绅,因为谘议局的出现,被统合成了一个有组织有力量的全国性政治实体。
而朝廷不但无视这部分群体,还去刺激他们。
“一群!我去你!”
康熙指天破骂。
也不知是骂那些清朝宗室不争气,还是骂士绅以下逆上,亦或是骂百姓不肯逆来顺受。
……
宜昌商股股东纷纷向铁路公司索回股本,铁路工人和附近农民起而支持,与官军发生流血冲突。】
广东铁路股东反对清廷强占粤路,坚持商办,华侨股东声明“誓死不从”。民众拒用纸币,挤兑银根,以示抵抗。在粤督张鸣岐高压下,股东赴香港成立保路会,继续抗争。】
五月二十一日6月17日四川立宪派绅商首先发起保路,组织保路同志会,持有租股的农民争相入会,参加者达数十万人。】
清廷派人强行接管了川汉铁路宜昌至万县段工程,四川百姓的怒火瞬间被点燃,成都出现大规模的罢课、罢市。】
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议通告全川,发起抗粮抗捐运动,各地经征局、厘金局和巡警局等征税机关被冲击。抗粮抗税风波遍及全川。】
于是,清廷紧急调派被称为“屠夫”的赵尔丰入川,要求赵尔丰将风潮迅速弹压下去。】
赵尔丰诱捕保路同志会和股东会首要人物蒲殿俊等人,关掉了铁路公司和保路同志会。成都数万群众聚集在总督衙门抗议,要求释放被捕人员。】
赵尔丰下令开枪,造成三十二名请愿群众当场死亡,酿成“成都血案”。】
随后,华阳、新津等成都周边城市的同盟会、哥老会发动“同志军起义”,围攻成都,并将赵尔丰困在城中十余天,迫使清廷紧急调派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清军入川。】
……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