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明门东会堂开会(1 / 2)破贼校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一早,俞巧莲选了一套颜色不是那么鲜艳,款式比较庄重的袄裙正装。

再叫丫鬟帮忙将发髻梳理成扁圆形,在髻顶饰以金银丝挽结,配以珠玉宝翠,光彩照人。

这叫桃心髻。

已婚女子梳得多,未婚女子也可以梳。

丫鬟嘻嘻地说:“姐姐,你这模样真俏丽。端庄雅丽,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宫里的嫔妃。”

俞巧莲脸色一沉:“说什么呢?”

丫鬟慌忙请罪:“好姐姐,是婢儿说错话了,请姐姐恕罪。”

俞巧莲默然了一会,萧索地摆了摆手,“没事,你先去问问董管事,马车准备好了吗?”

“是。”丫鬟低着头退下。

俞巧莲看着玻璃镜里自己明艳如花的脸蛋,一双美目满是忧愁疑惑。

被司礼监悄悄召进西苑梨园唱戏,突如其来的喜讯让庆梅喜戏班和俞巧莲喜出望外。

能在京师唱出名,除了常规的玉皇街大小戏院来回积累之外,还有几条途径。

一是在端午万寿节南苑游乐会的艺术节上,拿到奖项,有机会参加戏曲协会一年一度的评选大会,拿到梅花奖。

可是庆梅喜戏班是七月份进京,错过了万寿节艺术节,拿不到万历十年的评选大会的门票。

只能等明年。

二是被达官显贵请去唱堂会,这个机会更加渺茫,风险也比较高。

懂的都懂。

确实有几次,有高官勋贵派人来邀请庆梅喜戏班去府上唱堂会,俞巧莲再三思量后,断然拒绝了。

这里是京师,天子脚下。当今皇上又精明,高官勋贵可不敢玩得太过分。

再说了,庆梅喜戏班有皖籍官员庇护,不是任人欺凌的无根之木。皖籍官员,多与胡宗宪有莫大关系。

他去世没几年,留在朝堂上的遗荫大家都认。

于是不去就不去,在俞巧莲、董理等人的忐忑中,庆梅喜戏班安然无恙。

结果司礼监派人来请,陈太后、薛皇后请庆梅喜戏班进西苑梨园唱戏。

这个面子太大了,什么理由也推辞不了。

唱了两折戏后,陈太后的姿态,瞎子都看得出来。

幸好皇上态度不明,这事大家装作没发生,也就过去。

可是这事真没法这样过去。

俞巧莲不想进西苑。

进了西苑,她就没法再登台唱戏,只能变成一只富贵金丝雀。

但是董理、庆梅喜戏班其他人都希望她进西苑。

俞巧莲一进宫会不会幸福,大家不知道,但是众人会因此得到极大的利处。

牺牲你一人,造福一群人。

再说,你进宫是去享受荣华富贵,又不是去坐牢。

大家的心思,俞巧莲知道。

所以才会如此愁绪万千。

近期发生的这一连串的事,都是在进了西苑唱戏后发生的。

以前视为心腹大患的地痞敲诈,权贵骚扰,在西苑这个名字面前,就跟尘埃一样,轻轻一吹全没了。

这就是权力!

西苑里住着的那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胡思乱想中,董理进来了。

他内穿贴里,外穿深青色夹棉直身,再加一件羊毛褙子,头戴唐巾,也就是改良的垂角幞头。

看上去十分儒雅,跟正统士子装扮近似。

他兴冲冲地说:“阿莲,马车准备好了。”

俞巧莲想了想,取了一副眼纱,系在脑后,遮住大部分脸,只露出一双眼睛。

这玩意据说是从前汉面衣、前唐荐帽发展而来,以前是被贬出京的官员,因为羞愧不敢见故旧亲友,所以戴这玩意。

到了万历年,不知谁开始,变成挡风遮阳的装饰物,尤其是贵家女子出门,喜欢戴上它遮住相貌。

后来也有歌姬女子对它进行改造,薄薄的轻纱,相貌若隐若现,更添魅力。

俞巧莲戴的眼纱,是很正规的那种,

两人出了院门,在众人相送下来到巷子口。

那里有一辆黑色出租马车在等着。

有街坊邻居往来,看到庆梅喜戏班全体出动,很惊讶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俞班主和董管事要去哪?”

俞巧莲贴身丫鬟很自豪地答:“我家班主要去大明门东会堂开会。”

街坊邻居们一听,眼睛瞪圆:“大明门会堂?”

“正是。”

“哎呀,俞班主,你这是一鸣惊人了。”

“不得了,不得了,我早就说过,庆梅喜戏班一定会有大出息。”

俞巧莲无可奈何地跟街坊邻居点点头,走进马车里。

身后依稀有声音传来。

“戏子都能去大明门会堂开会?真是乱了王法。”

“是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马车哒哒地离去,俞巧莲坐在车里低着头,默不作声。

董理看着她,心里五味杂全,好声劝道:“阿莲,千百年的偏见,那能一朝就改掉的?”

“舅舅,今天不改,明天也不改,那什么时候能改掉。

我们唱戏的,凭本事吃饭,跟纱厂的女工,铁厂的男工一样,为什么我们就低人一等?”

俞巧莲抬起头,“这几年皇上一直在说,我们要打破成见,摒弃陋俗。而且还把我们重新定义为文艺工作者,跟工农商学是一样的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