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
“暂时让孩子们在这边上学,等到我去那边上班稳定了再说。”
虽然说陆长征很想,下班之后就看到妻儿,但是这不实际。
京郊距离市区太远了,交通还不方便,条件肯定是比这边要辛苦的。
他也不愿意妻儿,母亲过去那边吃苦。
先让他们在家里,他能出来就回来,或者是妻儿周末过去看他也可以。
姜棠点了点头,记了下来。
过完年之后,到元宵节就会很快了。
然后过完元宵,就该上课的上课,该上班的上班。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春天的脚步也已经越来越近。
等到天气完全变暖,春暖花开之后不久,夏天也不远了。
一年四季就是这样,在每一天的日子中慢慢的度过。
到京市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姜棠他们都在京市过年。
等到第四年过年的时候,陆长征有假期,何丽华就提议,一家人回老家去过年。
四年的时间过去,三胞胎已经六岁了。
从小豆丁长到了快一米三了。
这个时候要坐长途火车回家,也方便。
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到了八十年代。
1981年年底。
从七十年代跨越到八十年代,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但是社会上的变化还是翻天覆地的。
姜棠他们要回红旗镇上过年,顺便处理一下老家的房子。
何文静听说他们要回去,她也想着跟他们回去。
在这三年多快四年的时间里,成国远也成功的从西北那边调到了京市。
又成为了陆长征的战友。
这几年忙忙碌碌的,加上何文静前年生了三胎女儿,他们也没时间回去看何立业。
现在姑姑一家要回去,何文静自然也想要回去。
刚好,成国远也请了假,于是乎当下拍板决定,他们夫妻两人,带着孩子跟何丽华他们回去。
刘齐红则是回老家,去跟成建国过年。
顺便帮他一起打包一些东西寄过来。
成建国上个月退休了。
退休了之后,也不能一直在老家待着了,得过来帮忙照看孙子,孙女是不是?
虽然说成向前很懂事,六岁多,能照顾弟弟妹妹了。
但到底也还只是个孩子。
指望他一直照顾弟弟妹妹,也不是那么一回事。
回老家的日子定在了腊月十五。
姜棠本科的学业已经完成,直接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
研究生的专业课比本科更为复杂,好在她凭着过目不忘的本领,深奥的专业课对她来说,不算什么。
在照顾课业之余,她还能分出时间,在沈自清的实验室里,担任组长。
大三,大四的时候,她还是专业课教授的助教。
教授在课堂上笑着打趣学生,若是有不懂的就问他。
他如果有不懂的,就问助教。
若是助教也不懂,那肯定就是题目出错了。
每次说这样的话出来,就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姜棠这个当事人倒是很淡定。
别人怎么笑,她的表情都是淡淡的。
处变不惊,平时话不多,但是每一句都能直戳重点的年轻女同志,也自然的成为了京大的招牌人物。
腊月十四,姜棠还在学校。
在研究室里把她负责的最后项目做完。
从实验室里出来,天已经擦黑了。
实验楼的楼下路灯旁,穿着军大衣的男人,站在雪地里。
偶尔有雪花飘落下来,落在他头上,肩上。
“师姐,现在才下班啊?”
姜棠下楼的时候,遇到了底下楼层实验室的师弟师妹们,他们笑呵呵的跟她打招呼。
四年前,姜棠刚进学校。
四年后,她已经是师弟,师妹们见着就打招呼的师姐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