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北方版图
说是37%的利用率。
实际上,其实已经占到了避难所能够腾出来的所有非必要空间中的一半以上。
而到了这一地步。
也能看出江河市附属避难所的潜力极限。
那就是最多提供9000万人的粮食所需。
“应该也不至于会让所有避难所都种满粮食。”
“以现在农家小院的扩建速度。”
“等后续收纳完人口,开始批量建造种植园之后。”
“慢慢就不需要这些附属避难所的辅助了。”
这算是一个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只要将产粮的种植园彻底的搬进农家小院。
苏武的防守压力就会大幅度的降低。
哪怕最坏的情况。
他依托着农家小院那由快速水泥构筑的厚重外墙。
也大概率能保证自身的安全。
1月28日。
一支由整整100辆雪地运输车,以及一辆冰封级陆地护卫舰,相互衔接而成的商队列车。
满载着作战机器人,弹药,还有廉价的小工业商品。
缓缓从农家小院启程。
在零星的风雪伴随下。
第一次朝着陌生的北方行驶过去。
它将穿过大山,前往100多公里外,距离江河市最近的一座被标记为反人类阵营的大型避难所。
使用武力占领那里。
然后再顺便将车上携带的商品,销往周边的其他避难所。
商队出发后的第3个小时。
商队列车,第21号车厢。
丁瀚抱着怀中的电磁步枪,沉默的望着窗外一望无际的冰原。
“第一次出来,是不是有点紧张?”
他的旁边,另外一名穿着外骨骼装甲的中年男性,笑呵呵的向他搭话道。
“谢队长,您说我们这一路上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
“比如雪崩,还有地震。”
丁瀚回过头,没有掩饰心中的不安。
他到底还是一个在江河市土生土长,仅仅只经过三个月简单民兵训练的新人。
连开枪都要在外骨骼装甲的计算机辅助下,才能勉强达到80%以上的命中率。
更不用说实战和远行了。
面对这陌生的一切,难免有点恐慌和害怕。
“意外当然会有了。”
“至于危不危险。”
“你得对我们的科技有点信心。”
“只要是在车上,保证不会出什么问题。”
谢宏涛耸了耸肩,对于丁瀚忐忑的模样,感到颇为有几分好笑。
作为追随着商队奔波了有将近一个月的老人。
看着商队从无到有的组建起来,再成长到如今首尾长度超过1公里的巨型列车。
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他们所搭乘的这辆无轨列车,到底拥有何等不可思议的强大武力。
不管是偶尔攻陷敌对的避难所,还是歼灭来袭的匪徒,又或者遭遇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
商队的表现,都恍若神明一般强大。
就比如。
他曾经亲眼看到,在一场剧烈的地震中。
一块以万吨计算的巨石,从山崖上滚落下来。
砸向正在从峡谷底经过的商队。
然后,位于商队车头的巨大冰封级陆地护卫舰。
便使用它上面搭载的近似于防空炮一般的多管电磁枪。
以每秒数万发的射速。
将如同瀑布般的蓝色光点,逆流直射上去。
硬生生的在半空中,把那正在急速滚落的巨石打爆。
化作一片细碎的粉尘和碎石雨,落在商队的车顶,以及周边附近。
最终,整支商队安然无恙的驶出峡谷。
就算承受最多的雪地运输车的车顶,也连一层油漆都没有擦破。
“真有那么厉害吗?”
丁瀚听的有些半信半疑。
虽然现在车内温暖如春的气温以及紧闭的窗户。
与外界极寒的气候和冰雪,形成了两个极端的对立世界。
让他产生了一种极致的安心。
但理智上,他又清楚。
这不过是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而已。
他与外界之间不过是间隔了那层薄薄的装甲与玻璃。
说不定随时随地,都会有一场意外,将这层脆弱的屏障打破。
让他被迫直面外界的严酷环境。
“等你经历多了,就会知道现在的担心太多余——”
“哦,也不用等以后了。”
“马上你就能见识到。”
谢宏涛正说着,忽然感觉到空气中似乎传来一阵轻微的颤动。
他转过头看向窗外,就看到一股巨大的雪浪,正在从远处席卷而来。
“雪崩!”
丁瀚顺着自家队长的目光,看向窗外。
顿时立刻感到一阵心惊胆战。
他没想到刚刚的担忧,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变成了现实。
而就在他不知所措之间。
数道火光,自列车上窜出。
遥遥的坠落在雪浪前进的路线上。
随后,伴随着一连串巨大的爆炸与直冲天际的火焰。
那已经累积有超过15米高的雪浪。
被硬生生的轰散。
让其中积蓄的动能,彻底宣泄出去。
“这是什么东西?”
丁瀚看的口舌有些干燥。
在他的印象中,似乎只有传说中的核武,才有可能与这种雪崩下的自然之威抗衡。
其它的不管是重炮,还是火箭弹和导弹。
都不足以几下就让这一条长达数公里的雪浪彻底崩溃。
“装载了第3代金属氢炸药的火箭弹。”
“你没见过很正常。”
“因为它不久之前,才被咱们这边的科研学者研究出来。”
“就连过去联邦的正规部队,也没有装备过这种大威力的炸药。”
谢宏涛眉头略为一扬,有些卖弄的说道。
“这下你能理解,为什么我说不用担心了吧。”
顺着雪崩留下的痕迹。
商队一路穿过群山,来到了新市的范围。
到了这里,距离目的地便已经不足20公里。
丁瀚两人耳边,开始响起来自于人工智能的预警提示。
让他们补充和检查弹药,确认身上的外骨骼装甲运行正常。
做好战斗的准备。
丁瀚的神情严肃起来,紧张的按照人工智能的提示进行战前准备。
谢宏涛则显得从容许多。
甚至还有闲心用配发的战时补给,为自己冲泡了一杯咖啡。
经过多场战斗的他,知道他们这节车厢里的人。
作为整个商队中仅有的40名人类成员。
不可能在第1波的战斗中就被派往前线。
至少要需要经过好几次机器人的试探攻击之后,才有可能轮到他们。
而往往那个时候。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