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嵩明县往西南,过后世昆明长水机场,就是昆明。
此时自然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
正是夏秋季节,天气晴朗干爽,一眼看去,云雾在平原与丘陵间飘荡,犹如云上之地,不愧有彩云之南的美称。
朱棣看到这美景,不由得心情非常好,大手一挥道:“这里不错,今天就在这儿驻扎,好好休息一晚上,明天再慢慢地赶往昆明。”
“哦?”
徐达纳闷,他还以为朱棣会急着去昆明呢,就说道:“不继续行军,一鼓作气吗?”
“无妨,鞑子土鸡瓦狗尔,我们越慢,他们越恐惧。”
朱棣笑着说道:“我还真不想把昆明城池轰塌,如果把他们吓得跑出昆明,则刚好我们可以在城外埋伏,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可以的话,朱棣其实更希望野战。
虽然他们可以轻松破城,但南明即便复国也不可能马上完成现代化,城池至少在未来几十年间还有大用。
云南各地土司起义不断,如果他把昆明城墙给炸塌了,以后还得费钱费力去修,划不来。
所以如果目光放长远点的话,自然是留地不留人最好。
把清军鞑子杀光,城池和百姓留下。
毕竟一来榴弹炮洗地,容易误伤无辜百姓,对城里造成严重伤害。
二来对城池建筑和城墙也会造成打击。
在朱棣眼里,那可是他的昆明城,还得在昆明安置石碑接应洪武大军来着,可不能留下一座被火炮炸残的无人废城当后方大基地。
“嗯,殿下说的是。”
徐达听了觉得有道理,便点点头道:“那就听殿下所言,刚好这些天将士们连日赶路也困乏了,好好休息一天也好。”
当下明军就于嵩明县外平原驻扎休整,明日就可以正式向着昆明进发。
朱棣其实并不知道他的行军给了西南什么。
随着明军攻破贵阳,又连续击败阻击的清军,日益逼近昆明,整个西南都一片震动。
消息也如雪片一般传了出去。
云南各地都知道了正在有一支强大的明军队伍向着昆明进发,一时间清军惊恐,云南民间的反清义士却是欢欣鼓舞,消息很快如涟漪般扩散。
此刻西南边陲,缅甸与满清交界处有一座古旧小城。城池并不高大,甚至早就破败不堪,城中亦是丁户稀少,往来也只有一些兵丁。
这里就是原大明最西南的地界之一,孟艮府的孟掯城,实际位置就是后世缅甸掸邦的景栋。
如果从高空俯瞰的话,就会看到此地被山峦包围,唯独下方有一片谷地,孟掯城则位于谷地中央,河流穿成而过,周围有一些小型湖泊。
农田阡陌,到处都长满了高大的热带植物,林木茂密,蛇虫鼠蚁不计其数,正是六七月份的时候,空气都被闷热给包围。
孟掯城中,李定国的居所,部将吴三省急匆匆地进入屋内,向他大喊道:“晋王,晋王,大好消息。”
李定国这段时间心情十分沉重。
自磨盘山战役后,虽然取得胜利,但却是惨胜。
因叛徒卢桂生告密,导致伏兵没有发挥出效果,让清军提前洞察到了危机。
虽然他杀死杀伤上万清军精锐,甚至还杀了清军诸多将领,然而明军也是死伤不少。
他当时聚集了一万两千人设伏于磨盘山,打完仗后只剩下六七千人了,可以说是折损了近半。
不得已他只能退到孟琏,也就是后世云南澜沧县,之后一直在后世普洱、西双版纳以及缅甸景栋、孟拉等地活动。
兵马少,又缺少能补充粮草、兵力的根据地,让李定国心力交瘁,才四十一岁,就已是满脸沧桑,两鬓斑白。
这个时候他正在研究舆图,在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是去寻找永历帝的下落,还是去与白文选汇合。
听到吴三省的话,他抬起头,简易的木屋中门打开,阳光落在他的脸上,满是茫然。
他不知道到了这个绝境还有什么大好消息。
吴三省进门第一句话就是喜形于色道:“殿下,我们的人连克铜仁、越州、贵阳、安顺、曲靖,现在正在向着昆明进发。”
“什么?”
李定国睁大了眼睛,不敢置信道:“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是真的殿下。”
吴三省知道他不信,便立即说道:“我们的探马亲身去看了,当时鞑子在山里设伏,被我们的人击破,漫山遍野全是鞑子的尸体。贵州巡抚那条老狗躲在贵阳城里,被我们的人攻破,尸骨无存。之后他们继续前进,一路上攻城略地,现在整个西南全都知道了。”
清军入关后,不仅造成了大量屠杀,同时还剃发易服,又继续保留着明末的高额征税,以至于民怨四起。
这个时候民间百姓才想起大明的好。
至少大明不对自己的百姓搞屠杀,也不会逼着百姓去剔那种金钱鼠尾的丑陋发型。
于是民间除了起义不断以外,暗中帮助起义军的也不在少数。
只是南明朝堂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即便已经跑到了云南也依旧内斗不止,腐败不休。
而且不止是朝堂,孙可望、刘文秀、李定国、白文选等大西政权和大顺政权遗留下来的起义军部队也是内讧不断。
结果就是朝堂上扯皮内斗,军队里也扯皮内斗,根本不能团结一心,被满清逐个击破,最终兵败,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近乎山穷水尽。
唯一还有点保留的,大抵就是永历帝在云南那三年还算宽厚,对待百姓还可以,积攒了一些口碑,加之清廷和吴三桂不当人,在云南横征暴敛,让云南民间百姓同情永历帝的不在少数。
为此有一些选择参与李定国白文选的部队,有一些则会帮忙通报消息,这才让吴三桂围攻澜沧的时候,李定国能提前知道消息逃走。
但也仅限于此了。
如今谁都知道满清大势已成,大明复国无望,又怎么可能会有一支强悍的明军出现,且在满清腹地攻城略地呢?
因此李定国根本不信,面容肃然道:“三省,切莫中计,这定是鞑子的阴谋。”
“殿下,并非阴谋。现在西南各地都已传遍,诸多还忠于大明的土司也已经确定了这件事情,不少人都派人过来与我们联络。”、
吴三省劝道:“一个两个或许是阴谋,都是如此,且消息传得满天飞,那就不是阴谋了。”
“唔”
听到吴三省的话,李定国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沉思起来。
因为吴三省说得对。
他们都已经到了这个田地,满清没必要虚构一支明军出来引诱他们,这样其实折损的还是满清的士气。
在消息传成这样的情况下,万一让西南各地的土司、百姓都信了,于是觉得满清要在西南完蛋,纷纷举起义旗响应怎么办?
所以说是阴谋的话,满清朝廷应该不会蠢到这个地步。
这就意味着只有一个可能——这是真事!
真有一支大明队伍正在西南搅得满天飞,甚至他们已经强悍到了可以攻打昆明的地步。
李定国忙道:“快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吴三省就把朱棣大军忽然出现在湖南境内,然后一路从湖南杀奔贵州,又从贵州杀奔云南的事情说了一下。
由于贵州和云南当时主要人口为各地土司,汉人百姓相对较少,因此消息其实就是明军沿途攻克的城池土司们传出来的。
他们翻山越岭比较在行,把事情告知了各地不满清政权的土司以及残存的明军起义部队,口口相传,情况也变得越来越离谱。
有的说那些明军都有法术,与鞑子离得很远就能用法术把他们杀死,各种爆炸声音不断,战斗结束后一地的鞑子尸体。
有的说明军个个身高一丈,腰围八尺,跟一座小山一样大小,对付鞑子都是一拳一个,杀得鞑子们溃不成军。
还有的在杀敌数上夸张。
从最开始的杀了七八万人,到李定国这儿的时候都已经杀了五十多万了,听得李定国直皱眉。
不过也正是如此,他才确定了消息应当属实。
毕竟空穴来风,必有其因。
如果没有这样的事情的话,又怎么可能引得西南那么多土司和百姓相传呢?
只是事情的真相还尚不得知,不过李定国在短时间内就下了决定,立即说道:“把这个消息传遍全军。”
吴三省又道:“殿下,这是我们回去的好机会,别的不说,刚刚探马来报,现在普洱府、顺宁府等地的鞑子大部分都回师昆明去了,是我们的探马亲眼看到的事情!”
“嗯。”
李定国意识到了时机已到,便马上说道:“好,即刻起兵,我们回去!”
与此同时。
朱棣大军已临近昆明城下,西南震动!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