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朱棣随即拿出对讲机把情况说了一下。
出乎意料的是,二十多个千户几乎全都报名了。
虽然这一趟行程确实危险。
但这可是营救南明最后一个皇帝的任务。
那么大的功劳大家自然都想要。
最后朱棣还是选了陈珪和杨亨两个人去。
他们的兵力加起来刚好五百,以前又一起执行过救援南昌的行动,十分合适。
至于为啥不派得力干将周安去。
朱棣觉得周安这小子做起任务来太狠了,当初驰援山海关,周安就带了一百人把建奴十多万大军给打得大败,连汤都没给他留。
这要是去了缅甸还得了?
他还想把缅甸王室给屠光的呢。
派周安去,怕是没他份了。
安排好了任务,无人机飞手忽然用对讲机说道:“殿下,前方南宁县出现大股骑兵。”
“把画面传过来看看。”
朱棣拿出平板,这个平板通过无线网桥功能,把所有正在执行任务的无人机连接起来,组成了一个局域网,从而实现数据共享。
飞手随即把画面传过去,朱棣调出无人机画面,就看到远处南宁城西南方向,距离城池估摸四五公里的地方,有大队骑兵停留在原地,与南宁形成掎角之势。
“有点意思哈,这应该就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了,估计是来试探我们的,怎么说?”
朱云峰看着这俯瞰视角,说道:“我们目标太大了,直接打县城肯定被他们目睹,一下子就跑了。但如果去搞他们的话,也容易被发现。”
“陈珪,杨亨。”
朱棣在对讲机里说道。
“末将在。”
对讲机里传来回答的声音。
“你俩脱离大队,从西侧绕过去,给我轰了那股骑兵,打完后你们就可以直接前往缅甸了。”
“是。”
二人得令,马上抽调起自己的队伍,带上物资和装备,向西绕过去。
队伍继续前行。
过了半个时辰左右,抵达了南宁城下。
南宁的守军早就已经瑟瑟发抖,但还是强撑着在城头观望。
朱棣派人竖起迫击炮阵地,却没有马上发动袭击,而是等待陈珪和杨亨就位。
与此同时,南宁城西南外,吴三桂与赵廷臣、林天擎等人也在观望。
他们当然没有无人机俯瞰视角,当时虽然有望远镜,甚至早在公元1620年就传了过来,崇祯都看过这东西。
但当时望远镜还没有用于军事,因此吴三桂等人只能凭借骑兵往来传递消息,同时找了一处视野开阔,地势较高,大概一百多米高度的小山峦眺望。
站得高看得远。
南宁城周边又地势十分平坦,方圆十几公里内,村庄、田地一览无余。
“报,敌人已靠近南宁,离南宁不足三十里。”
“报,敌人离南宁不足二十里。”
“报,敌人在距离南宁约十五里处停了下来,并未立即攻城。”
听着斥候来报,吴三桂直皱眉。
他其实知道对手有在距离城池十五里外就进攻城池的能力。
因为城上的红衣大炮最远射程在十到十二里左右,实际射程也就七八里,十五里开外,完全能规避所有火炮的攻击。
但对方到底是怎么在十五里外轰炸城池的,这让吴三桂想破脑袋都想不懂,只能归咎于对方火炮厉害。
可.
可根据斥候观察,对方根本就没有携带大型火炮呀
“再探再探!”
“是!”
至少数百名斥候不断奔波于战场,将消息传递回来。
可这些斥候过了一会儿就开始死伤惨重。
他们离得太近了。
如果距离个两三公里,明军可舍不得用迫击炮打他们。
但他们非要作死靠近到一里范围内就近观察,那就怨不得明军用狙击枪点名。
仅仅过去了半个时辰不到,就有上百名清军斥候死于狙击枪之下。
然后他们带回来一个骇然的消息——有支明军小股部队,饶了一个非常远的路,借助丛林和小山峦躲避了他们的视野,靠近到了他们骑兵附近。
如果不是吴三桂派出去的斥候数量太多了,分散在各地,也不至于察觉远处山林有鸟惊动,靠近过去后被射杀发现了他们的存在。
“什么?”
得知这件事情,吴三桂大惊失色。
他忽然脑子转得飞快,联想到明军到了距离南宁城外一直都没有攻城,反而在南宁城外等待着什么,顿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对方显然早就发现了他们这支埋伏的骑兵队伍,这是打算要一起吃掉啊。
他们到底是怎么发现自己的?
他们明明没有暴露才是。
吴三桂心中震惊,忍不住抬起头看向天空,隐约间看到天上盘旋着一些黑点,脑中想着,莫不是那明军有妖术,能操纵飞鸟俯瞰战场?
“快,快撤!”
那一瞬间,吴三桂就大喊道:“快鸣金,鸣金!”
“叮叮叮叮叮叮”的鸣金声音顿时响起。
山下准备就绪的骑兵队伍出现短暂的混乱,随后纷纷调转马头准备撤离。
便在这个关键时刻,远处突然传来“砰砰砰”的低沉声音。
紧接着“咻咻咻”的破空声传来,无数小黑点落在了远处的骑兵大队当中,霎时间爆炸声不断,炮弹轰鸣之下,人仰马翻。
吴三桂看得肝胆俱裂,这手段太恐怖了,吓得他当即勒转马头,径直向着山下跑去。
再不跑,他也得死!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