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渭水之战
师妃暄得到黄四喜的承诺后,仍旧决定跟随宁道奇与宋智前往潼关,前去接引宋玉致的兵马。
黄四喜继续留在洛阳城,安排裴仁基等瓦岗将领接管城内防御。
等他完成部署后,宋玉致也在宁道奇、师妃暄、宋智的陪同下抵达皇宫与黄四喜碰面。
宋玉致的兵马并未随行,而是驻扎在潼关待命。
这支兵马原本就是宋智属下,以前一直驻扎在潼关,抵御李唐大军的威胁,上月被李世民击败后才不得不撤离。
今趟宁道奇、师妃暄与宋智三人奇袭潼关得手,又使用李渊圣旨招降了关内唐兵,这座雄踞洛阳与长安之间的关隘已经再度易手,重回了宋阀手上。
为了阻断李世民的东归之路,宋玉致就把麾下兵马驻防于潼关,她则轻装简从,仅仅带着一批卫队赶来会晤黄四喜。
随后几日,黄四喜开始给群将布置收复长安的行动。
期间所有人都以为李世民会派遣使者赶赴洛阳,进行交换人质的谈判,结果没有任何使者到来。
长安反倒陆陆续续传来情报,李世民正在四处出击,以宋缺名义假传圣旨,不断清除宋阀安排在关中各地的官员与将领。
也许李世民心里明白,即使他拿宋阀家眷把李阀亲人换回去,黄四喜仍旧可以再度抓捕,与其如此,不如多占地盘,多招兵马,以图与黄四喜的最终决战。
就在黄四喜琢磨李世民的真实意图时,李世民已经快刀斩乱麻,以雷霆之势攻下关西隘口,俘虏了宋缺长子。
这消息传到洛阳后,众人均是一阵错愕,无不暗赞李世民天赋出众,绝对是行军打仗的盖代奇才。
整个关中境内,宋缺长子统领的兵马最多,他一旦被俘,那么宋阀将丧失合围长安的能力。
而李世民却会不断转战,倘若再不进行遏制,恐怕宋阀部将会被逐一收编,整个关中也将彻底落入李世民手上。
宋智意识到宋阀已有倾覆危机,就对黄四喜建言:“四郎,我们不能再等下去,必须阻止李世民继续发兵!”
他希望黄四喜立即离开洛阳,前去狙击李世民。
现在黄四喜已经确信李世民不会交换人质,他也没有必要继续滞留。
先前他已经安排裴仁基与瓦岗老卒接管洛阳城防卫,就带着宋智、宋玉致、宁道奇、师妃暄、独孤峰、宇文伤、单雄信、秦琼等人,骑马飞赴关中。
由于李靖与徐世绩兵马已经南下,黄四喜先去汇合,然后统领两万精骑,浩浩荡荡杀向长安。
这天上午,兵马抵达渭水河畔。
众人越河望去,只见潮水般的唐兵战阵,密密麻麻驻扎在渭水南岸,背靠千年古都长安雄城。
丈高旌旗迎风飘扬,绵延无际,看去异常壮观。
宋智极目扫视唐军阵容,倒吸一口冷气:“李世民的兵马估计有十余万之多,他是不是把京城壮丁全部征召了起来!”
李靖淡定一笑:“临时征召哪有战力可言?他们骑兵少于我们,只要找到主帅位置,统兵冲杀过去,当可一战而定!”
单独比较双方的兵力情况,差不多有将近十倍的差距,又是在平原旷野摆开阵势,换任何将领在这儿,恐怕都不敢触唐兵锋锐。
李靖却信心满满,但他底气并非源自亲手训练的铁骑,而是压阵的黄四喜。
当初在塞外的塔布河畔,黄四喜单枪匹马冲入突厥大军里,斩首始毕可汗与武尊毕玄,李靖并不认为眼前的唐兵战力要强于突厥。
也许李世民身边存在力敌武尊毕玄的宗师高手,但黄四喜在镜波湖以雷电炼剑,神功已非昔日可比。
即使有两位类似武尊毕玄级数的高手,今天也护不住李世民的安全。
此刻李世民正位于层层迭迭的军阵中心,雄踞骏马之上,身后竖着高达三丈的帅旗,他作为只有二十余岁的年轻统帅,有着常人难及的魄力与胆气。
他知道黄四喜神功无敌,就没有待在长安城内固守,若黄四喜趁夜袭城,找到他藏身之地,他身边的高手护卫恐怕会被黄四喜尽数杀尽,谁也救不了他。
其实他选择在户外野战也是无奈之举,像黄四喜这种级数的高手,在长安城内的行刺难度最低,在万军之中的行刺难度最高。
毕竟黄四喜以一己之力冲入千军万马之间,无论真气还是体力,都会经受大量消耗,若能以兵卒数量将黄四喜的力量耗至殆尽,再让身边的高手进行围攻,或许会有一丝胜算。
于是李世民把可用之兵全部带来,与黄四喜在阵前决一死战。
不过李世民心里明白,此次死战的胜算并不高,因为黄四喜曾经在突厥的数万铁骑里刺死始毕可汗与武尊毕玄。
但不打又不行,李世民认定争夺天下的群雄,无论战败还是投降,最终都会被胜利者毫不留情的斩草除根。
李世民自己就是这样的观念,如果让他坐稳天下,执掌了至高权柄,所有与他争权夺利的人,他一概不会放过,哪怕他兄长李建成要与他夺嫡,他也不介意弑兄。
正是因为权力不能妥协,李世民才会孤注一掷与黄四喜决战到底。
反正投降是死,倒不如放手一搏。
他身边的高句丽宗师傅采林、吐谷浑王子伏骞、西秦世子薛仁杲,全是抱着这种心态,才不远千里前来支援李世民。
高句丽已经被黄四喜打残,覆灭在即,傅采林必须背水一战。
吐谷浑尚未与黄四喜碰过面,但是为了争夺河西走廊的广阔商道,吐谷浑已经与黄四喜麾下将领徐世绩交战了数月之久。
西秦有争夺天下的野心,从去年开始就在屡屡侵边犯境,与宋阀在关西厮杀时久,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为了铲除征战中土的最大对手,西秦皇帝薛举就把世子薛仁杲派来长安,协助李世民作战。
若今天不能杀死黄四喜,将来高句丽、吐谷浑、西秦全部都要玩完。
不久前攻破长安,傅采林、伏骞、薛仁杲立下大功,正是他们不惜死战,才生擒了天刀宋缺。
李世民身边另有三个青年高手,寇仲、徐子陵与跋锋寒。
这三人其实与黄四喜没有任何梁子,若说跋锋寒为了红颜知己傅君瑜的惨死,来找黄四喜报仇,这倒是说的过去。
但寇仲与徐子陵参与进来,就显得毫无理由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