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9章 学术纷争(1 / 2)煌未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9章 学术纷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算是法家在前途暗淡,道路迷茫的现阶段,所做出的一种新的尝试。

——战国时期,法术势三个分支,变法派占据上风,权术派和顺势派屈居于后;

现如今,秦的灭亡算是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变法派存在缺陷,而且是足以使得政权迅速走向灭亡的缺陷。

自然而然,剩下的术、势两个流派,便成了法家新的选择。

甚至算不上选择,只能说是尝试。

张屠夫不行,要不试试李屠夫?

再不行,就考虑考虑赵屠夫——甭管是谁,总归不能真的吃带毛猪啊?

而在这二者之间,相较于擅长搞权谋斗争之术,玩弄人心、人心的‘术’流派,显然还是取中庸之道的‘势’流派,更值得如今的法家去尝试。

法家,已经伤不起了。

一个‘助秦为虐’的大山压下来,算是去了法家的半条命!

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刚要重新站起来,又因晁错之死而被砸烂膝盖。

如今的法家,虽然拥有了自有汉以来,最宽松的入仕环境,但无论是作为至高统治者的东宫太后、西宫天子,还是作为统治阶级组成部分的官僚体系,对法家的态度都颇有些暧昧。

——对于法家在律法层面的能力,和可能做出的贡献,汉家自上而下都不否认,甚至渴望法家能把‘法律’的一亩三分地给守好。

但除此之外,便再无其他。

什么变法图强,什么法术势,什么高压治国,压根儿就没人鸟法家。

甚至就连法家自己,近年来都不怎么提这些学派执政思想了。

想想晁错,一辈子都在忙什么?

前二十多年都在读书,都在积累;

然后就入仕,成了一个平平无奇的文吏。

抓住济南伏生授《尚书的机会,得以儒皮法骨步入汉家朝堂,甚至混到太子储君身边后,也始终在围绕《削藩策搞文章。

而在《削藩策被太宗皇帝否决后,晁错又拿出了许多策论,来为自己增加在官场上、在汉家朝堂之上的政治筹码和履历。

等太宗皇帝驾崩,先孝景皇帝即位,又飞速拿出《削藩策,磨刀霍霍向诸侯。

从始至终,晁错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拓宽法家的生存空间。

——儒皮法骨以入仕,是为法家在政坛增添一个发生渠道,以及聊胜于无的根据地;

混到太子身边,几近谄媚以侍君,用尽浑身解数献策——给太宗皇帝献稳定边墙、稳定天下的策略,给先孝景皇帝献《削藩策,都是其‘唯君唯上’的具体体现。

甚至直到被腰斩弃市,晁错也仍旧在为法家的未来谋出路。

虽然并未能谋求一条走上去,就能抵达彼岸、抵达光明的康庄大道,但好歹也找了一条路,而不是连路都没得走。

从始至终,无论是在太宗皇帝一朝做《尚书博士,太子詹事,还是在先帝年间任内史,甚至一度官拜御史大夫在即,晁错都始终没有真正展露自己的所学:法家的政治主张和执政思想。

为什么?

是晁错不想吗?

当然不是。

在当时的汉室天下,恐怕再也没有人,比晁错更希望法家的政治主张、执政思想得以推行,得以显赫于天下。

晁错之所以没这么做,是因为没有那个客观条件。

如果说,封建王朝的朝堂中央、政治中心,是诸子百家各自施展才华的舞台,那在秦亡而汉兴后,这个舞台之上,便有且只有黄老学这一个演员。

墨家连舞台的边儿都没看到,就随着齐王田横而死。

儒家屡屡尝试着爬上这个舞台,却被太祖高皇帝刘邦再三粗暴踢下去,始终没能爬上去。

知道近些年,舞台周围围着的全是儒家人了,儒家才逐渐有了登上舞台,甚至独占舞台的可能。

而晁错的一生——从入仕的那一天开始,一直到被腰斩弃市的那一天,晁错从始至终在做的,便是扶法家上这个舞台。

政治主张、执政理念,都是要先上舞台才能表演、表演出来才有人看,才有意义的‘节目’。

晁错毕生之追求,便是先上舞台再说。

至于节目——晁错没能撑到法家站上舞台的那一天,但也算是从某种意义上,加法家扶上了这个舞台。

至少扶上了登上舞台的台阶之上。

而法家的政治主张、执政理念,说是被人们淡忘了也好,说是被天下有意无意忽视了也罢,总归是很久没有出现在天下人的视野;

且肉眼可见的未来,也很难重新出现——至少无法以原本的模样出现。

在原本的历史上,法家最终是凭借新生代俊杰:张汤的一手‘儒皮法骨’,使法家的执政理念改头换面后,才得以出现在天下人面前。

不同于晁错个人身份、学术成分上的‘儒皮法骨’,张汤的儒皮法骨,才是后世人所熟知的那一套。

当时,汉武大帝已经遵从董仲舒‘统一思想’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间节点,不单是肩负法家兴衰的张汤——无论是哪个学派、无论是谁,无论要提什么建议、要做什么事,都得从儒家经典当中找依据。

说的直白一点、夸张一点,就是你哪怕要挖一条渠、修一条路,都得从儒家经典中找到依据,来证明自己的做法符合儒家的治世哲学和执政理念。

而张汤走的路线,是以法家法、术、势三个流派中的‘术’这一分支为基础,以儒家《公羊春秋的‘我注春秋’为幌子,来了一手春秋决狱。

从结果来看,效果并不是很好。

春秋决狱,非但破坏了当时,华夏文明经过多年积累才得到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法律观念,还让法家真正成为了律法专家,自此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综合性大学说存在。

而在刘荣所在的这个时间线,法家选择了第三条道路:势。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