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样在众人的期盼与忐忑中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揭榜的那一天。天还未亮,贡院外便已人山人海,寒门学子们怀着紧张又期待的心情,早早地来到这里,希望能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名字,周宇自然也在其中。
周宇站在人群最前,迎着初升的朝阳,眼神中透着坚定的光彩,昨晚他还仔细回想了自己的答卷,可谓是自信满满。
随着太阳缓缓升起,贡院内走出几个官吏,将一张张榜单张贴出来。
人群瞬间沸腾,纷纷向前涌去,试图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找到自己的。
周宇挤在人群中,目光急切的望向榜首位置,他相信自己会中,而且排名定然靠前。
然而,随着他的视线从高到低扫过,周宇脸色渐渐的变得苍白。
“没有,没有,这里没有,那里也没有?!”
“怎么会这样?!”
“这不可能!”
当周宇挤在人群中,把整整四百人的名单全都看完了也始终没找到自己的名字。
而除此之外,更让周宇震惊、诧异的是虽然并非前茅,但袁浩的名字却赫然在列,且排在中上游之间!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这一下,在这残酷与离谱的现实面前,周宇只觉得眼前一阵阵的发黑,他的手不自觉地抓紧了身旁同窗的衣袖,声音颤抖地说道: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某的文章立意高远,论述精妙,连太学的夫子们都赞不绝口,怎会……怎会落榜?”
“不可能,这不可能!”
——“因为你就是个草包!”
失魂落魄间,袁浩那刺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带着一群世家子弟,满脸得意地走来:
“周宇,你不是很有本事吗?不是口口声声说真才实学吗?”
“怎么,这榜单别说排在小爷前面了,这不是根本就连个名字都没有嘛?哈哈哈!”
袁浩放肆地大笑起来,周围的世家子弟也跟着哄笑。
这一幕,把周围的寒门弟子们看的是怒火中烧:
“有鬼!”
“这科举有鬼!”
“根本就不公平!”
一位寒门学子怒目圆睁,愤声大叫。
紧接着,其他学子也跟着怒吼大喝起来:
“没错!我等日夜苦读,悬梁刺股,凭什么那些不学无术的世家子弟能中,我们却落榜?分明是有人在背后操纵搞鬼!”
原来,不单单是周宇,其他寒门子弟也都多数落榜。
起初大家都在看自己的名字,还未察觉什么。
但很快,细看之下,众人愕然发现,此次榜单,世家出身的考生竟然占据七成以上的名额,而寒门学子上榜者则寥寥无几,还多在那算学等偏门科目之中。
“不公平,不公平,不公平!”
科举揭榜的结果引起了轩然大波,寒门学子们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群情激奋下,场面一度非常混乱。
“尔等有什么好闹的?!”
“这就是真才实学的差距!”
“尔等能有这数十人上榜,已经是已经是大将军和杨司徒开恩,给你们这些寒门子弟机会了,莫要不知好歹!”
袁浩身旁的一个世家子弟趾高气扬地叫嚷着,脸上满是不屑。
然而,甚为一向顺风顺水的既得利益者,他根本就不懂,给人希望然后又将其剥夺,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
“绝不能就这样算了!”
周宇挺身而出,涨红了脸,大声喊道:
“我等往昔日夜苦读,尤其是这三个月来为了钻研考纲,废寝忘食,悬梁刺股,为的就是能在这科举中证明自己,可如今得到的却是这般不公的结果。”
“我相信,这绝非大将军开科制举的本意。”
“我们必须团结起来,绝不能让这些世家大族一手遮天!”
周宇的声音在人群中回荡,激起了寒门学子们心中的共鸣。
“对!”
“绝不能就此罢休!”
“必须要讨个说法!”
周宇的话如同一把火,瞬间引爆了寒门学子们压抑已久的情绪。
很快的,数以万计的考生学子便浩浩荡荡的集结,向着皇宫的方向进发。
一路上,他们高举着拳头,踩着鼓点,在一声声“科举不公,还我公平!”“摒弃舞弊,选拔真才!”等口号下,突破了重重兵士的拦阻,抵达皇城门下。
此时,皇宫内的气氛却显得格外凝重。
尚书台内,一向不怎么过问政事的万年女帝也亲自驾临。
太傅卢植、司徒杨彪、太尉赵谦、御史大夫王允等人齐聚一堂,全都是面色铁青。
“科举乃国之大事,关乎社稷兴衰,民心向背。”
“昔日大将军三令五申,命尔等严肃对待,不可怠慢,怎能闹到如此地步?”
“杨司徒,你身为主考,可还有话要说?”
面对女帝的责问,杨彪从人群中出列,神情自若的行礼,曰:
“陛下明鉴,此次科举,臣自认确有办事不力之嫌,未能充分照顾到寒门学子的情绪,致使他们心生不满,实在是臣的失职。”
“但臣可以以弘农杨氏的声誉起誓,揭榜的结果乃是公平公正,绝无任何舞弊行为。”
“此次科举的成绩,皆是臣与蔡祭酒以及诸多考官共同判定,经过层层筛选、反复斟酌,绝无任何错误。”
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视众人,继续说道:
“而且,本次科举全程,御史台都有参与其中,对科举流程进行监管,想必王大夫可以为臣作证。”
听到杨彪点名自己,王允眉头紧皱,心中虽有不甘,但还是向前一步,拱手说道:
“陛下,都察院在此次科举中,确实查到了个别作弊行为,并且都已在现场进行了查处。”
“至于审理阅卷评分等环节,我等皆是谨遵大将军苏曜的指示,先行糊名,将考生信息完全遮蔽,而后再将试卷送给考官评阅,在整个过程中,臣并未见到有任何可疑之处。”
“正如王大人所言,此次科举,从出题、监考到阅卷,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绝无徇私舞弊的可能。”
“如今,城外学子群情激奋,当务之急是优先处理此事,抓捕带头作乱之人,以儆效尤,而后再安抚其余学子,稳定局势。”
“至于追究责任,臣也愿意一己承担,若能平息事端,臣辞去三公之位又何妨。”
杨彪的表态破绽,万年女帝微微皱眉,沉思片刻,轻叹口气,正欲开口答应杨彪的提议
就这时,副都御史郭嘉突然站了出来,躬身大声说道:“陛下且慢,此事绝不能如此轻易了结!”
“此次科举,如此多的世家弟子上榜,而寒门学子却寥寥无几,这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其中定有猫腻。”
“为此,臣恳请陛下暂缓殿试,给我等一些时间进行搜查,彻查此事,还天下学子一个公道。”
“同时,臣也建议当就此事快马加鞭请示大将军苏曜,由他亲自主持大局,唯有如此,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杨彪面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说道:
“副都御史,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汝无凭无据,仅凭自我感觉就怀疑我科举结果有问题,实在是荒谬至极。”
“而且还说什么请大将军苏曜亲自主持大局?”
“现今谁不知道大将军如今正在北方备战马腾?你请大将军回来,那要拖到何时?岂不是再生变故?”
“还是说,你眼里只有大将军苏曜,觉得咱们的女皇陛下没资格拍板决策?”
郭嘉面对杨彪的质问,不慌不忙说道:“杨司徒,郭某并非无的放矢。此次科举结果,寒门学子与世家子弟的上榜比例严重失衡,这绝非偶然。”
“陛下,郭某愿以性命担保,此事必有蹊跷,若最终查无实据,郭某甘愿领罪受罚!”
太尉赵谦微微皱眉,看向郭嘉:“副都御史,你所说的这些,诚然确实有些可疑,但目前汝等并未找到确凿的证据。就这样暂缓殿试,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混乱,到时候不但寒门不满,世家们也会生出非议,绝非明智之举。”
郭嘉拱手说道:“赵太尉,卑下明白您的顾虑。但如果不彻查此事,一旦真相大白,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如今我们只是暂缓殿试,进行深入调查,也是为了维护科举的公平公正,维护朝廷的威严。”
众臣各说各的,争执不下,万年女帝心中也是犹豫不决,对于这科举考试的结果,老实说她没法不产生怀疑,但杨彪和赵谦的话也没什么毛病,久拖生变的道理,她还是懂得。
犹豫间,万年将目光转向卢植,询问这位太傅的意见。
不过,身处两方势力之间,太傅卢植的态度则非常的稳健。
一方面安抚门外学子,表示暂缓殿试,彻查科举舞弊之事。
另一方面,则是设下七日之期,找德高望重之人与都察院的人一起重新审理阅卷,查找是否存在舞弊一事。
最后,也是立刻通知大将军苏曜,让他根据战事进展决定是否要回来主持大局。
而这七天的时间,也给驿使快马加急跑个来回传递信息留下了接近12天的余量。
该如何抉择,到时候就看大将军自己心意了。
于是乎,在女帝的旨意下,各项措施当即同步实行,一骑快马绝尘而去,北出城门向着雁门进发。
而在北方的雁门关下,苏曜与马腾的战斗,也正好到了紧要的关头.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