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6章、坟前开会(1 / 2)冬三十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如申时行所料,朱常洛虽然敬重张居正,但当然是要超越他。

张居正只是臣,他是君。

张居正也局限于他所处的时代,朱常洛却比他多知道四百多年,经历过更加系统的教育和体制锤炼。

朱翊钧的丧礼按部就班。

他的陵寝早在生前就修好,他的神主随后会奉入太庙,包括张居正的神主。

商议谥号、庙号,这都是朝廷那边臣子们的工作。

最终无非朱常洛来选择一个。

他不看重这些,他看重的是完全属于他的时代正式铺开。

但臣子们看很重。

朱国祚趁着叶向高还没有抵京,赶紧发挥着自己的学问,集合部里想要抓住这个风向一变的机会进步的属官们呈了方案上来。

果不其然,这个方案里的文章就暗含了他们的看重。

朱常洛不得不又喊了一票人来商议。

先皇的谥号庙号是要赶紧确定,毕竟后面许多文本乃至于刻牌位都要用到。

这次田乐没有参与,当然是进贤院、御书房、施政院和鉴察院的人为主,有资格来的大多也只是旁听,主要还是听申时行、王锡爵、朱国祚、朱赓、沈鲤等人的看法。

谥号就不说,对于仅取一字的庙号,摆在朱常洛面前有了三个方案:中祖、神宗、哲宗。

谥号庙号里的讲究,朱常洛其实不太懂。

但听了他们的议论和争辩,朱常洛倒是听明白了一些意思。

首先:目前有臣子陪祀的都是祖,大行先皇不称祖是不是怪怪的?

其次:既然定下基调这是一个父子中兴大明的连续剧,大行先皇又是先禅位再驾崩的特殊情况,称一个祖不过分吧?

再次:陛下这么勤勉圣明,大明蒸蒸日上,祖以外的顶级美谥当中,如今只剩下一个中宗了,该留给陛下吧?

最后:如果要开称宗亦得陪祀的先例,那么神、哲二字最好!

既然有争议,当然是由陪祀而引起的称祖问题:好像离谱了一点。

祖有功宗有德,开创功业才称祖,其他继承的都该是宗。只不过朱家的情况似乎又乱了些,太祖后有成祖,如今太宗反倒没了,嘉靖皇帝庙号世宗确实也不算有问题。

那么大行先皇能占了成祖以前的庙号称太宗吗?明显不行。

称高宗吗?大行先皇又不是大明“始受命之君”。

中宗吗?那陛下将来怎么办?陛下除了称祖,还怎么更进一步?

大家面临着既要拍先皇马屁也要拍如今皇帝的两难。

大明开国已经两百多年,已经这么多皇帝了,好庙号已经被用得差不多了。

朱常洛是不在乎这些的,说了一句:“称祖恐怕不妥,置世庙、穆庙于何地?只是陪祀一事而已,称宗亦得陪祀,又有什么不妥?总要有先例的。”

于是朱国祚开心了:“陛下圣明!”

朱常洛古怪地看着他。

看样子,配享太庙的饼确实很刺激人。

朱国祚胜在年轻,而泰昌朝的功业才刚刚铺开。如今的这批老臣,大多做的还只是过渡工作。别看如今波澜不断,但功业还真谈不上。

朱常洛现在觉得,他明知不妥而故意让礼部议出个称祖的方案来,就是先表一下称颂万历朝新政打下再开创功业根基的功劳,顺便向皇帝表一表忠心:您将来最差是个中宗,我会好好干的!

反正最终能得个称宗也得陪祀的先例。

朱国祚倒是自信,但朱常洛不看好他。

有这个精力在这些方面疯狂做文章,只说明他的思维还是老派。

于是又回到称宗的话,庙号哪个字为宜。

神这个字……目前来说,前有宋神宗,在位时有熙宁变法。朱常洛听他们议论了一下,又说取义是从“文祖神宗”而来,在一些典籍里也代称帝尧,禅让嘛……

朱常洛的概念里,神宗似乎暗含贬义。但目前听他们说,似乎也是太、高、世、中、仁、宣、孝、宪之外比较好的了。

像是圣宗这种名号,前朝只有个辽圣宗,“无所不通”这样的含义大行先皇也不适合。“於穆清庙,肃雍显相”这样威严、礼仪宏大的肃宗字样,总缺郊祀、朝会的大行先皇不合适,汉肃宗、晋肃宗、唐肃宗有例在先,不符合现在想夸一夸大行先皇的宗旨。

哲宗倒是也与新法有关……目前先例里就是宋哲宗,宋神宗之子。幼年即位时先是文彦博复出废了新法,但他亲政之后改元绍圣又追谥王安石为文,允其配享神宗庙廷重新开始新法。

而哲字在谥法里的含义:知人曰哲;明知渊深曰哲;官人应实曰哲;明知周通曰哲;识微虑终曰哲;知能辨物曰哲。

朱常洛被他们辩得晕晕乎乎的,又延伸到什么尧之四德四运,还与仁义礼智等含义牵连起来,说哲有智的含义。

又说什么英是指夏商周三代之英,而哲是指什么尧、舜、成汤、周文王周武王代表的知人则哲、濬哲文明、经德秉哲、世有哲王,因此哲宗约等于英宗。

朱常洛脑海之中浮现出了奉先殿里英宗朱祁镇的身影,看了看众人摆了摆手:“别争来争去了。既然熙宁变法是经了波折,绵延到宋哲宗时,父皇最终也有了明悟,那就定了哲字吧。父皇知太岳公是哲,知朕亦是哲。识微虑终,也合了父皇晚年。”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