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接到杨沅的命令之后,果然是毫不犹豫就出兵了。
他的任务是奇袭敌后,而不是调走荆湖北路大军。
那样的话,荆湖空虚,也很危险。
所以,李道只带了八千人。
其中水军两千,负责操纵舟船和可能的水上作战。
另有六千精锐步兵,其中选锋军三千人,重斧手五百人,神臂弩手八百人,北嵬军一千五百人,亲兵两百人。
李道又携带了猛火油柜二十具,抛掷型霹雳弹五百枚,悄无声息地就离开了鄂州。
兵马再多些就不好隐藏了。
李道这人鬼精鬼精的,他把运兵船伪装成了运粮船。
尽管如此,他还不放心,又选择了夜间行船。
船到黄州,弃船登岸,沿山间小路,穿行至光州。
这一段是大别山余脉,山中穿行,完全可以避开金人的探马斥候。
然后,他就鬼鬼祟祟地赶到了息州。
息州是金军寿春大营的粮草中转站。
息州仓是金国淮西诸军最重要的补给点。
息州做为金军后方城池,兵力驻扎本来并不多,毕竟前方还有大军保护。
因此,大队敌军穿插不过来,小股敌军来了也没用。
但是完颜亮建立了一系列的补给点,准备攻打建康时,这里的驻军还是增加了一倍。
毕竟,这里实在是太重要了。
只不过,邵宏渊“围魏救赵”,同时欲报一箭之仇,放着濠州之围不解,去攻打寿春城了。
金国皇帝就在寿春城中,金人岂敢大意,所以又从息州调走了一部分兵力。
如此一来,息州金兵便又恢复到了原本规模。
息州城墙低矮,城周仅五里。
这城中建有仓廒三十六座,每廒可储粮两千五百石,共计九万石。
不过,正值战时,此处的储粮现在已经达到了十三万石。
不仅正仓、转搬仓、义仓和地窖全部装的满满当当,就连晒粮场上都堆满了粮食。
晒粮城外就是码头,粮食可以由此装船,从淮河直接东运。
李道悄无声息地潜至息州附近,再往前去,这样一支大军的规模就无法瞒过敌人耳目了。
他便让大军藏在山中,制造简易攻城器械。
大军一直歇息到夜色降临,这才悄悄继续前进。
他派出的大量斥侯,去破坏息州烽燧,阻止金兵及时向息州城内示警。
拂晓时分,李道亲率六千精兵,抬着猛火油柜,以霹雳弹、神臂弓手开路,强攻息州城了。
这一战足足打了一个半时辰,重斧手破城,背嵬军先登,息州城失陷。
猛火油柜开始发威,到处喷火。
正仓着了、转搬仓着了,地窖着了……
转搬仓中的大火,又蔓延到了停泊在码头上的运粮船上。
漫天火光中,李道率军一走了之。
他就跟身子后边有猎犬撵着的野兔子似的,逃得一溜烟的飞快。
等到附近驻扎的金兵气势汹汹赶来息州仓增援时,李道早已逃之夭夭了。
息州仓的这场大火,足足烧了四天才被扑灭。
李道顺利逃出息州,再沿大别山余脉的山间小路,翻山越岭返回了他隐蔽运兵船的所在,登船离开。
直到这时候,李道才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份分明就是捷报的战报,派人送去给他女婿杨沅。
杨沅还没有收到他老丈人的战报,就已知道奇袭计划成功了。
因为息州大火,方圆数十里范围之内,谁都能够看的清清楚楚。
探马斥侯根本不需要靠近,仅凭那火势之大,以他们的经验,就能判断出后果有多严重。
事实也和大宋斥侯推测的结果差不多。
息州仓储粮,烧掉了八万石。
剩下的五万石,是金兵竭力抢救下来的。
但还需要从烧成炭的粮灰和灭火的沙石中给筛出来才能用。
“坦夫,兵贵神速,你可以即刻出兵了!”
杨沅接到同舟探子和军中斥侯分别送来的息州仓大火的消息之后,立即召来辛弃疾,对他下达了将令。
辛弃疾的马军司,在接到将令一个时辰之后,就已渡过长江。
此时,杨沅分发各方的命令,也由一个个金牌急脚递送了出去。
完颜亮还想打到建康?
在我的家门口打,不如到你的家门口去耍耍。
杨沅的反攻,全面开始!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杨沅在江宁欢的粉腮上捏了一把,恶趣味地说道:“等本相大捷归来!”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