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7章 来把大的 《生的希望》(2 / 2)不码字腿打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到时候银手镯一戴,唱起了“铁窗泪”!

冒汗的不止是文牧野,宋戈听到这话也扭头跟顾说道:“没必要搞这么大吧。”

顾炜摆了摆手,既然跟阿狸对上了,他就准备用一部部电影票房击溃对方用来忽悠网友的理念,让太极马知道内娱也不是好进的。

再者说即便两部电影不设投资上限,最终成本能有多少?

说句不好听的话,十亿二十亿顾炜还是能玩的起。

“好,那就这么定了。”顾炜当着众人的面,直接应承下来。

既然要搞,那就来把大的,管他三七二十一呢!

“啊,姐夫玩真的啊,我还以为开玩笑呢。”苏畅傻眼了,跟旁边的刘姑娘嘀咕道。

“嘻嘻,我男人真霸气。”刘姑娘傻乐的回了句,换来的却是苏畅的白眼。

………

外界,《寻龙诀发布会瞬间登上了热搜榜首。

原本大家都是过来看热闹的,可没想到热闹能搞这么大?

双方对赌就不用提了,网上已经有报道,发布会结束后张强直接跟星辰影视公司签了协议。

只不过因为没有具体金额,即便有人调侃双方有赌博嫌疑,但也缺乏证据。

在网友们看来,两家公司都不缺钱,赌多少都跟他们关系不大,可顾炜在发布会上说的另一番话,却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点赞。

“说句难听的话,咱们这个圈子以前叫文艺圈,有文化有艺术,所以大家高看我们一眼。

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又被人称为文娱圈,没了艺术但还有点文化,大家勉强凑合看。

可是现在成了娱乐圈,没艺术也没文化,观众凭什么惯着我们。

所以在我看来,当一部电影票房亏损时,不需要找这么多借口,反省自身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扯淡。”

这话虽然没有点明是哪些人,但听在不同人耳朵里,感受也各不相同。

有人听完后犹如醍醐灌顶,有人则是面露不屑,也有人觉得这话说的虽然难听,但却是大实话。

还有些原本就看顾炜不顺眼的人听到后,更加厌烦他。

反正不管怎么说,顾炜在发布会上的言论,彻底引爆了内娱。

什么柏林电影节,什么春节档国产电影争霸之类的全部弱爆了。

“牛逼,哥哥我是真服你了。”

远在柏林的姜闻打来电话,恨不得纳头便拜。

“牛不牛逼还用你说嘛,还是管好自己,拿不下金熊奖就别回来了。”顾炜直接调侃道。

“去你大爷的,我又不是评委会主席,说给谁就给谁。”

俩人开了几句玩笑话,电话挂断后,周云有些担忧的来了句,“顾导这么做不会出问题吧,有些话说的太露骨了。”

“露骨?露什么骨,我还觉得委婉了呢,有些人就不能给他们脸。”姜闻骨子里就是如此。

就像今天在柏林这边,姜闻出席了内地媒体举办的圆桌会议,直接就跟在场的记者们怼了起来。

这场争论的导火索是《一步之遥柏林首映后,台省电影学者焦雄屏发微博称数千观众只有7人离场。

没成想就是因为这条报道,让姜闻受到很多网友抨击,原因是已有媒体发表了题为“退场观众近四成”、“创下本届主竞赛最高退场率”的报道。

而出席圆桌对话的姜闻主动提起对“退场四成”说法的态度,称其符合大众基本需求:“这是有偏见的,可是你有这样的自由。”

谁知道圆桌上有记者发言称,退场四成是客观事实,可以为这篇报道负责。

随后姜闻直接反击说道:“退场多的只是片商内部试看及媒体场,在电影节上媒体场走人是正常现象,何况还与《五十度灰首映时间有重叠,很多记者都要去赶场。”

而圆桌对面的记者也不依不挠,坚称首映场记者进不去,是组委会这样安排的,于是便报道了看到的事实,行文不存在态度倾向问题。

而后洪晃和周云也加入了圆桌讨论,言语中表达了对姜闻的支持。

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姜闻与记者的观点依旧无法相容,双方互相开怼起来。

以至于姜闻最后说了一句:“我就是不乖怎么了?”便直接离场。

听到姜闻这话,周云又好气又好笑,“你啊,跟顾导还真对脾气,挺适合拜一拜的。”

“哈哈,那就说明咱俩是一路人,眼里揉不得沙子。”姜闻哈哈大笑,继续说道:“不用担心顾炜,他可比我们想象的厉害多了,实在不行还可以去好莱坞发展,人家后路多着呢。”

俩人在这边聊着天,而顾炜则是接到了韩三评的电话。

“你啊,我说你能不能低调点,何必要跟对方闹成这样,多个朋友多条路。”

韩三评现在有点后悔当时约顾炜和张强见面了,虽说这事跟他无关,但老韩心里依旧觉得自己跟着瞎掺和了。

“哎哎,打住,韩董,根本不是一路人,也没必要处成朋友。”

顾炜再次强调道,有些话他没法跟韩三评说,总不能当着对方的面来次大预言术吧。

真要这样操作,万一被有心人知道了,估计顾炜肯定逃不了被圈养的命运。

“得,知道你是啥性格,不说了。”韩三评原本还想充当和事佬,可听到顾炜这话,立马放弃了这个想法。

话题一转,老韩扯到了韩家女身上。

“家女那个剧本真能去奥斯卡?”

都说闺女是父亲的小袄,即便袄漏风,老父亲想着的还是大闺女。

从前两天年会上顾炜说起了韩家女剧本开始,老韩同志这几天在家里反复琢磨这个本子,为了确认顾炜不是忽悠自家老闺女,韩三评自然趁着话题,想继续听听顾大导演的想法。

“这我可没法保证。”

“我就知道你小子……”

“别急啊,老韩同志。”眼看韩三评要发飙,顾炜立马打断对方。

“本子确实是好本子,如果让我拿到好莱坞去拍,入围的概率挺大。”

“扯淡呢,拿到好莱坞去拍还有家女什么事?”韩三评一百个不愿意。

“师妹依旧是编剧啊,没什么区别吧。”眼看老韩上钩了,顾炜开始忽悠起来。

“区别大了,同样是去奥斯卡,用外语片和华语片能一样嘛?”干了一辈子电影,韩三评原则还是有的。

“那你说怎么办?剧本你也看了,题材很露骨,如果真要这么拍出来,能在国内上映?能通过审核去参加奥斯卡?”

原时空里,《我不是药神即便增加了不少喜剧元素,可最后的结果依旧是陆勇坐牢,这一点也确实附和国情,跟现实情况也一样。

但顾炜觉得真要去奥斯卡,首先名字就要改改,改成《生的希望,当然了,内地上映用《我不是药神也行。

如果情况允许,最后的结局最好拍成开放式的,毕竟外国佬就好这一口。

可现实情况看来这么操作问题可就大了,先不说符不符合真实情节,单单一个开放式结尾环节就很难通过总局审核,更别说被提名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了。

闻言,韩三评也愣了愣,现在内娱审核越来越严格,即便是他也没把握说能通过审核。

听到电话里没动静,顾炜也没说话。

俩人沉默了一会儿,韩三评开口了,“要是你能拍这部作品,我觉得有些事可以慢慢磨。”

闻言,顾炜露出苦笑,“韩董,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时间,别说近期,估计未来一两年也没时间搞这事儿。”

在顾炜的计划中,未来他主要以创新电影为主,一些原时空国产高票房电影最多参与投资,不会亲自下场。

“呵呵,就这剧本,你现在想拍也拍不成。”

“那你的意思是?”顾炜隐隐猜到了对方的想法。

“先把剧本递上去,然后在圈里宣传开,再通过水磨功夫一点点促成这事……”

“即便是这样,没有个几年时间估计也不行,说不定到最后依旧通不过。”

韩三评娓娓道来,不得不说老韩同志即便卸任了,但脑子依旧好使。

听到这话,顾炜转念一想也行,反正大不了就按照原时空版本拍,要是这个版本实在通不过,韩三评也不能指望自己执导了。

这么看下来,确实一举两得,也不耽误功夫。

随后,俩人合计了一些细节,确定这事由韩三评负责,谁让顾炜现在风头太盛,由他出面的话一些老家伙百分百不同意。

………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