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澜却没有任何出手的意思,眸光玩味,似乎仍旧在认真品鉴那些诗作。
其实她在看的并不是诗,而是台上的刘老爷与徐知远二人。
徐知远看似对刘老爷这位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很是尊敬,但实际上祝澜发现那位刘老爷说话时,几乎每说两句话便要去看一眼徐知远的表情。
是典型下位者的表现。
祝澜身边的燕璟等了一阵,实在憋不住了,攥紧小拳头道:
“祝小姨,你若是上去,必定拔得头筹!”
此言一出,周围十几道目光齐刷刷投了过来,众人心想这是谁家的小孩,口气竟如此狂妄!
祝澜露出有些惊慌的表情,手足无措地向他们解释,说小孩子不懂,瞎说的。
那些百姓见祝澜认错态度如此良好,燕璟又可爱,还是个小娃娃,于是也不再和她们计较。
燕璟一张小脸皱得更厉害了。
祝澜忽然俯身在她耳边说了一句什么。
燕璟睁大了眼睛有些不解,但还是认真点头。
台上的刘老爷与徐知远已经开始品评众人的诗作了。
刘老爷选中了墙上一幅最为肉麻的诗作,不住称赞,说唯有这样的好诗,才能配得上徐太傅的美德,当为今日最佳。
俆知远自然也没什么意见。
他正要宣布评比结果,忽听得一个童生脆生生响起:
“我也有诗要作!”
俆知远微微一愣,目光在台下逡巡片刻,终于在人群的缝隙里看到了那个小小的,努力踮脚试图让自己被看到的身影。
那是个七八岁的女娃娃,长得像小瓷人儿似的。
俆知远本着称颂之词不嫌多的心态,笑呵呵地问:
“小姑娘,你会写字么?”
燕璟小脑袋一扬,都不屑回答这种问题。
俆知远对燕璟招招手,让她上台来写。
燕璟半点不怯场,当即松开祝澜的手,迈着小步子有些艰难地跨上了台。
她走到桌案前,忽然停住不动了。
因为那桌案和她一样高。
俆知远命人搬来板凳,正想抱燕璟上去,燕璟却先他一步爬上了板凳,去够案上的毛笔。
只见她板起小脸,一手捏着袖子开始落笔,架势十足。
徐知远忍不住挑了挑眉,凑近看时,更加惊讶。
那字体虽能看出一些模仿痕迹,却不失潇洒与力道。若不是亲眼所见,他绝难相信这字竟出自一个七八岁的孩童之手。
要知道茂县并没有私人学堂,所有想要念书的孩子都被送去了义学,连束脩都不必交。
徐家在茂县的声望极高,自然而然代官府管理起了这里的义学,每年义学的开销等等,皆通过徐家向官府报备。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