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这院子,咱盖!一会儿我就找你幺叔商量,哪处地段好,他在行!”
唉!苏木轻轻舒口气,可算答应了,她是真喜欢那四合院,若找个依山傍水临官道的就更好了!
不过眼下,还得努力赚钱!
下晌,苏世泽约了侯老幺一道看地,为防老爹舍不得买好地段,苏木跟着去了。
转悠一圈,苏木相中侯家对面那块水田,水田居官道右侧,间隔一块瘦长的土地。背后是山,以一条小河沟为界限。约莫一亩二分,四方周正,一侧靠坡坎,生着茂密竹林,一侧是不临官道村子通外的宽阔小路。
是块好地啊!
“木丫头,你可真会挑!这田是里正家的,纵使多出二两银子,怕也买不着。”侯老幺笑道。
苏木扶额,里正是村官儿,二两银子怕是打动不了...唉!
三人只得作罢!又走一圈儿,却再瞧不上别的地。
无功而返,败兴而归。
好在不是火烧眉毛的事,好地段慢慢寻就是。
次日,酒馆果真谴人来订油焖笋,又要了三十斤。只是这回稍有不同,十斤照上回用大钵,二十斤则用小陶罐分装二十。陶罐的钱,掌柜也承诺补上。
虽不明就里,两家人仍是欢欢喜喜将生意应承下来。二次要货,宽了两家人的心,做事也愈发卖力。
侯老幺留了个心眼儿,拉着小厮多说了几句话,探出小罐儿分装的缘由。
原来,酒馆将油焖笋包装成郡南特产,各外商到店自是要尝,不仅尝,还当作稀罕物带回。
太好了!苏木激动得又蹦又跳,若油焖笋流传至外,还愁没销路吗!
眼下,是要将笋“标牌”,也就是做好自家标记,一防仿制,二做名声。这罐子,便是契机。
苏木道明缘由,便拉着老爹去窑作坊。
她打算在陶罐上做自家的标记,单个简单的“苏”字。家里只苏世泽会写几个字,自然拉着一起。
窑作坊建在村尾临河低矮一处,破旧的砖瓦房,四周堆满各样陶罐儿缸钵,整齐堆砌的黑白砖瓦。
作坊主人是个干瘦老头,带着三个儿子经营。烧窑可不是轻松活计,又脏又累。
父女二人道明要求,老头立即让儿子拿出模子。
苏世泽刻出一个“蘇”字,同“苏”的繁体,却有几分不同,左下“鱼”字更象形些,整体字似水草,轻舞飘摇。
苏木想想,添上几笔,多了鱼头、鱼尾,更加象形。
二十个罐子,不算多,老头儿应承两日后送去。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