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睁睁的看着侍奉自己的小太监被李辅国的人带走,时年已经七十八岁的李隆基知道,小多子怕是要和往日那些与自己的亲信大臣一样性命不保。
李隆基知道,李辅国之所以敢如此的气焰滔天,背后少不了当朝天子,亦是他儿子唐肃宗的默许和支持、
对于这个儿子,李隆基其实心中一点怨恨都没有。
如果没有这个儿子,自己此刻怕已经做了亡国之君,成了他李家的罪人。
所以,不管唐肃宗李亨如何对待自己,李隆基一点怨言都没有。
风萧萧兮,虽然李隆基立身于早春朝阳之下,但却没有感觉到四号的暖意,而是一种近乎苍凉的无力。
原本,李隆基以为大唐会在他的手中越发的强盛,让大唐永远的传承下去。
但大唐却在他的晚年差一点分崩离析。
虽然距离安史之乱已经郭旭了数个年头,各地的战火也已经平息,大唐的基业算是保住了。
但李隆基却知道,自己所期望的那个盛世大唐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李隆基虽然做了太上皇,几乎是不闻政事,但他也大抵知道如今大唐的局势。
安史之乱平息了是不假,但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民生凋敝、范镇割据。
这些或许都能成为压垮大唐的最后一根稻草。
想到此处,李隆基深深的叹了口气,这个让大唐由强盛走入衰落的罪名,他怕是永远也洗不掉了。
望着院子里唯一的那依棵梧桐树,李隆基不由的想起了自己的那个制造了安史之乱的干儿子,安禄山。
想起安禄山,李隆基垂下了眼睑。
其实,他不很安禄山、史思明之流,反而很感激他们。
因为李隆基知道,即便是没有安禄山,也会出来一个王禄山、张禄山。
现在想想,当初自己所认为的那个盛世大唐,如今看来只是水中倒影、海市蜃楼、
虽然表面富丽堂皇,但却是一碰即碎,有太多的弊政,而那个时候,自己太过好大喜功,有一些忠臣名仕曾向自己进谏,自己确实充耳不闻。
好在安禄山没有在自己真的昏庸无能的时候再发动叛乱,否则这个大唐恐怕就真的完了。
基于此,李隆基是不怨安禄山之流的。
那李隆基怨恨杨国忠这些佞臣吗?
李隆基苦笑,他们这些人只是投其所好罢了。如果不是自己,他们也不敢为虎作伥。
李隆基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看了一眼东方冉冉而升的照样,转身亦步亦趋的走进了寝宫。
在寝宫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幅肖像画。
画中是一个极美的女子,那是李隆基一生所爱的杨玉环,杨贵妃。
对于杨贵妃的死,李隆基深感自责,因为他知道,所谓的红颜祸水,只是一个借口,造成今日局面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而正是他这个自诩功比三皇的太上皇!
所以,在李隆基心中,最恨的人是他自己!
李隆基双手颤抖的把杨玉环的这副肖像画取了下来。
看着画中那个温婉如水的绝代佳人,李隆基是老泪纵横。
“玉环,我,真的,很想你。”
啪嗒。
一滴浑浊的泪落在了画卷之上,化开了纸上的墨。
而画中的杨玉环多多少少的也有了一丝的忧伤。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