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远处的黑影乘风破浪不断接近,渔民们也逐渐看清了那东西的模样。
船!
巨大的楼船!
据渔民们目测,这些楼船光是船高就有十丈,上面悬挂着赤色的旗帜,远远望去十分威武。
而且它们的数量极多。
一艘,两艘,三艘,四艘……
南越滨海,也有专门的战船,可问题是除了极少数的大船外,其他都是小舢板,和这些庞大的楼船一比那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这些船只是从哪里来的?
疑惑一闪而过,这些南越渔民脑袋里立刻冒出了答案。
“是唐国的大船来了!”
他们惊恐的往番禺城奔去。
……
“南越王城,我吕臣来了!”
吕臣立在船首,兴奋的盯着岸边的那座城池。
他是皇帝安排的一路奇兵。
早在数年前,皇帝就命太尉刘邦负责训练水军,先是在内地试验各种新型战船,然后又在海边进行航海试验。
镇守会稽的吕臣就是大唐海军的负责人。
会稽是吴越之地。
春秋时的吴国和越国拥有规模庞大的舟师,那时就已经造出了长达二三十米的大型战船,吴国甚至还曾跨海攻打齐国,是有史记载的第一场海战。
有这个历史背景在,吴越之地不仅船匠众多,而且当地人皆习水战,是上好的海军兵员。
吕臣这几年就在会稽操练海军,中间还曾北上帮助韩国运输移民前往海东,已有相当成熟的航海经验。
此次他奉命率军攻打南越,先是从会稽出发,沿着海岸线南下,中途在靠海的东瓯王城和闽越王城分别补给了一次。又在越人向导的指引下,一路从海上绕到了番禺南边。
中途因为触礁损失了一艘战船,剩下的六千唐军则顺利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唐越之战,北面打得最激烈。
赵佗肯定会将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前线,作为他王城的番禺,反而是最为空虚的地方。
吕臣的任务,就是直掏南越腹心。
一举“将军”!
唐军船队的出现,确实给番禺城带来了巨大的恐慌。
敌从海上来!
这是出乎了赵佗和南越诸将意料的事。
张寄惊恐的站在城墙上,看着番禺城外那些开始伐木造梯,欲要趁势攻城的唐军,脸色变得一片煞白。
大王已经带着主力前往湟溪关支援了,城中只剩千人左右的防守部队。
城外的唐军看上去足有五六千人,而且个个兵甲精良,战斗力怕是远超南越军队。
这一仗怎么打?打得过吗?
就在张寄畏惧时,唐军派人来到城外进行高呼。
“赵佗拒诏反叛,皇帝发兵征伐,此战只诛赵佗一人!余者投降皆赦,尔等城中多是中原之民,岂能为一反贼抵抗大唐天兵!”
“速速投降,等到皇帝诛灭赵佗,将开诸关,让中原南越相互沟通,尔等亦得以同中原联系!”
这道攻心之策十分有效。
番禺城中多是南下的移民,他们对中原政权天生就有归附感。
而赵佗之前为了拉拢越人,推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从自己开始弃冠椎髻,试图以越俗治南越,同时还提拔了好些越人将领。
这政策有没有得到越人的拥戴先不说,但绝对是伤害了中原移民的利益,许多文化保守派十分不满,只是慑于赵佗的威势,一直压在心中不敢说出来。
现在赵佗率兵走了,城中又只剩下一千守军,面对数量众多的唐军围困,这些人便生出了心思,在私下相互勾连。
等到唐军开始攻城时,这些移民趁势发动内乱,以呼应唐军。
负责守城的张寄见到形势不对,果断下令放弃反抗,选择了向唐国投诚。
唐十三年,八月下旬。
唐将吕臣率兵从海路来攻,一战陷番禺。
南越王城陷落!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