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1章 :唐军征越(2 / 2)起飞的东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傅阳侯岳成曾在庐江大破吴芮、英布,熟悉彼处情况,被皇帝派往庐江郡,统率九江、庐江所征兵卒万人,走南野,攻打东边的横浦关。

武安侯李左车,领南郡、衡山之兵万人顺湘水而走零陵,攻打西边的桂林之地。这个方向是昔日秦军征越时的主攻地点,秦人甚至在零陵境内修建了一条灵渠,李左车率兵走这条路,正好借助灵渠运粮,攻打南越西境。

在中路,吴广命太尉刘邦率虎贲军及长沙郡卒共一万五千余人南下郴县,主攻南越正门。

阳山关!

东、中、西三路大军正式扑向南越之地。

除了这三路主力军外,吴广还另有对付南越的奇兵正在他处预备。

同时随着使者传诏后方,坐镇洛阳的舒欣,也将开始发力运转粮秣,以及征召后备兵员作为支持。

现在天下安定,没有其他用兵的地方,就连塞外之战也在三年前就结束了。

没有战事,也没有搞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大唐四十余郡,积累了整整三年的力量,足以打一场声势浩大的灭国之战了。

阳山关。

南越上将吕恪站在关墙上,眺望远处山路上出现的赤色唐旗,脸上露出一抹冷笑。

“昔日几十万秦军南下征越,打一群没有统一指挥且装备鄙陋的越人,尚且死伤惨重,花了近十载时间才略微平定越地。”

“而现在有大王坐镇后方为我军调度。本将则率秦之锐士持强弓劲弩,扼守阳山等险关要道,足能以一当十,看你唐人又如何破关?”

赵佗和吕恪敢拒绝唐皇诏令,公开和唐国对着干,自然是有底气在的。

阳山关、横浦关、湟溪关等秦军南下时修建的关卡要塞就是他们的底气之一。

这些关卡皆控扼险要,占尽了地利,足以让少量兵马就能挡住远多于自己的敌军。

之前西楚派刘邦南征,唐国遣李左车南下,两人都是在阳山关外便止步不前。

不是说这些关卡就不能从外面强行攻破了。

如果兵力够多,力量够强,强行破关肯定是可以的,但会耗费大量时间,而且伤亡会非常大,代价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这些关卡也只是南越的第一道阻敌手段。

“只要以关卡阻敌,等到唐军水土不服,疾患丛生,则其自退也!”

赵佗和吕恪依仗的底牌还有南越险恶的自然环境。

水土不服,毒虫蛇鼠,瘴气瘟疫,这些都是他们的帮手。

现在是秋季,天气渐凉,开始往冬天走,对唐军来说可能要好些。如果能将战事拖到明年春季,到时候春雨一落下来,山林中水汽弥漫,那滋味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军队中也容易滋生疾病。

有这些优势在,吕恪见到唐军抵达,没有丝毫惧意。

而根据探子禀报,这支唐军打的是唐国太尉刘邦的旗号,人数大约一万多人。

“我这阳山关有八千秦军老卒,还有四千越人。唐军至少需要六七万人,甚至是十万大军才有破关的希望,吴广居然只派了一万多人前来,真是狂妄自大。”

“还有这领兵的刘邦,他不就是昔日奉项氏之令南下,然后被我军堵在长沙的老东西吗?吴广派刘邦来领兵,呵呵,这次的战事没有悬念了。”

吕恪知道唐军的兵力和领军将领后,心中大定。

南越因为情况特殊,内部的秦军、移民和当地越人部族还没有完全的相互接纳。

南越内部时而有秦越冲突爆发,秦人所在的城邑必须要留一些兵力作为震慑,所以很难集中全力御敌,导致能动用的兵力不算多。

守关的南越军里除了一部分秦军老卒外,还有一些是以利益驱动的越人。这些越人虽然帮助守城,可在忠诚上还是值得商榷的,不能完全信任。

兵力不足,就是南越军最大的劣势。

可现在攻关的唐军人数和他们差不多,在地利的加持下,这场守关之战,吕恪一点压力都没有。

他的视线一直望向山道尽头的那抹赤色上,嘴角的笑容满是讥讽。

赤旗下。

年过六旬的刘邦也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阳山关的险要,和他十年前南下时所见的一样。

无脑强攻,以刘邦手下的兵力是不可能拿下的。至于攻心,可能有点效果,但对方毕竟是昔日秦军,对赵佗的信赖肯定要超过唐军,效果还达不到决定胜负的地步。

所以想完成皇帝的任务,就必须要依仗外物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