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7章 又来三千(1 / 2)三吃糖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7章 又来三千

然而,就在董卓谋划突围之时,诸侯联军的佯攻愈发猛烈,长安城守军渐渐难以支撑。董卓见状,心中焦急,最终还是决定冒险从并州方向突围。

当董卓率领大军杀出长安,向并州方向逃窜时,贾长生与赵云在埋伏地点早已等候多时。眼见董卓大军进入山谷,贾长生一声令下:“放箭!”顿时,山谷两侧万箭齐发,如雨点般射向董卓的军队。

董卓大惊失色,急忙指挥军队抵抗。但此时他们已陷入埋伏,前后受敌,顿时大乱。就在董卓慌乱之际,公孙瓒的幽州骑兵从侧翼杀出,与贾长生的伏兵一起,对董卓军队形成合围之势。

董卓奋力抵抗,试图杀出一条血路,但联军的攻势如潮水般汹涌,他渐渐难以招架。而此时,其他各路诸侯也得知董卓中计,纷纷赶来支援。

在联军的猛烈攻击下,董卓军队死伤惨重。董卓见大势已去,仰天长叹:“吾命休矣!”最终,董卓在乱军之中被斩杀,其首级被公孙瓒麾下士兵砍下。

随着董卓被杀,他的军队纷纷投降。各路诸侯大获全胜,长安城被联军占领。这一场讨伐董卓的大战,以诸侯联军的胜利而告终,天下局势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贾长生和他的荆州军,在这场大战中表现出色,为联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在诸侯中赢得了更高的威望。

在诸侯联军的猛烈围攻下,长安城陷入一片混乱。吕布眼见董卓气数已尽,心中暗自盘算。他深知,若继续追随董卓,必将一同覆灭。为求自保,吕布心一横,趁董卓不备,手持方天画戟,猛地刺向董卓。董卓毫无防备,顿时鲜血四溅,一代枭雄就此毙命。

吕布杀了董卓后,深知此地不宜久留。他当机立断,放弃扶持的皇帝,召集剩余的五万部队,趁着混乱,杀出重围,向着远方逃去。吕布深知,自己虽暂时逃脱,但已成为众矢之的,必须尽快寻找新的立足之地,重新积蓄力量。

曹操见吕布带着残军逃走,也无心追赶。他目光敏锐,意识到此时掌控皇帝是个绝佳机会。于是,曹操率领手下,迅速找到皇帝所在之处,以保护之名,将皇帝牢牢控制在手中。曹操深知,“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将为他日后的霸业带来巨大的政治优势。

解决完这些后,曹操对手下说道:“如今董卓已死,吕布逃窜,皇帝在我手中,此乃天赐良机。我们即刻返回兖州,好好谋划一番。”手下众人纷纷应和,于是曹操带着皇帝,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兖州进发。

此时,其他诸侯也得知了董卓被杀、吕布逃窜以及曹操带走皇帝的消息。袁绍得知曹操竟将皇帝劫走,心中懊恼不已,但此时也无可奈何。他长叹一声,对麾下众人说道:“曹操这小子,倒是机灵。罢了,此次讨伐董卓,虽让曹操占了先机,但我冀州根基深厚,日后再与他一争高下。传令下去,大军回冀州。”袁绍深知,当务之急是回去巩固自己的势力,等待时机,再与曹操争夺天下。

孙权得知曹操带走皇帝后,对周瑜说道:“公瑾,曹操此举,野心尽显。不过,我江东之地,易守难攻,且此次讨伐董卓,我军也收获颇丰。我们先回江东,厉兵秣马,发展实力,静观天下局势变化。”周瑜点头称是,于是孙权率领江东军,班师回朝。

公孙瓒看着曹操离去的方向,冷哼一声:“曹操这等行径,实在不耻。不过,我幽州骑兵天下闻名,此次虽未在争夺皇帝一事上占到便宜,但我回去后,继续扩充骑兵,加强训练,他日定与曹操等诸侯一较高下。”说罢,公孙瓒带着幽州军,踏上回幽州的路途。

刘备也得知了这一系列变故,他对诸葛亮说道:“孔明,曹操挟天子,日后必成大患。但我益州初定,根基未稳,此时不宜与曹操正面抗衡。我们还是先回益州,休养生息,发展实力,等待时机。”诸葛亮点头赞同,刘备便率领益州军,返回益州。

贾长生同样知晓了各方动态,他对徐庶说道:“曹操此举,虽得一时之利,但也必将成为众矢之的。我荆州之地,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我们回去后,继续推行新政,发展经济,训练军队。无论天下局势如何变化,我们都要让荆州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徐庶表示认同,贾长生于是带领荆州军,踏上归程。

一路上,各路诸侯各怀心事。曹操带着皇帝回到兖州后,立刻将皇帝安置妥当,开始以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招纳贤才,扩充势力。袁绍回到冀州,加紧整顿军备,选拔人才,准备与曹操争夺天下霸权。孙权回到江东,大力发展水军,巩固江防,同时积极发展经济,增强江东的综合实力。公孙瓒回到幽州,加大对骑兵的训练投入,扩充骑兵规模,意图凭借强大的骑兵在乱世中占据一席之地。刘备回到益州,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推行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安抚百姓,发展农业,稳定益州局势。贾长生回到荆州,继续完善各项治理措施,鼓励农商,加强军事训练,提升荆州的整体实力。

天下局势因董卓的死和曹操挟天子这两件大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路诸侯都在为未来的争霸做着准备,一场更加激烈的角逐即将拉开帷幕。而在这风云变幻的乱世中,每一位诸侯都在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和称霸之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向一个未知而充满变数的未来。

贾长生率领荆州军凯旋而归,荆州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响彻云霄。回到荆州府邸,众人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然而,谋士陈珪心中却有疑惑,待众人稍作休息后,他来到贾长生书房,问道:“主公,此次讨伐董卓,曹操趁机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了极大的政治优势。而我军实力也不弱,为何当初不参与争夺皇帝呢?”

贾长生微微一笑,示意陈珪坐下,说道:“汉瑜,你这问题问得好。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争夺皇帝并非明智之举。表面上看,挟天子能在政治上占据主动,可号令诸侯,但其中隐藏的弊端也不少。”

陈珪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主公,愿闻其详。天子乃天下共主,手握天子,便有了正统之名,可借此招揽人才,征伐四方,名正言顺。为何主公认为这并非明智之举呢?”

贾长生起身,缓缓踱步,说道:“汉瑜,你只看到了其一,未看到其二。如今汉室衰微,天子已无实权,曹操挟天子,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是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其他诸侯,如袁绍、孙权、公孙瓒等,岂会甘心受制于曹操以天子之名发出的号令?这必将引起诸侯们的不满与警惕,曹操会成为众矢之的,陷入各方的矛盾冲突之中。”

陈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主公所言极是,曹操此举虽有政治优势,但也引发了其他诸侯的敌意。可即便如此,拥有天子,在招揽人才方面,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贾长生坐回座位,说道:“不错,在招揽人才上,挟天子确实有一定优势。但我们荆州,凭借自身的发展策略与良好的治理,同样可以吸引天下贤才。我们以仁德为本,推行新政,发展农商,让荆州百姓安居乐业。这样的治理理念和实际成效,对那些有志之士同样具有吸引力。而且,我们招揽的人才,是真正认可我们的理念,愿意为荆州的发展、为天下苍生的福祉而努力,而非仅仅冲着天子的名号而来。”

陈珪沉思片刻,又问道:“主公,话虽如此,但有天子在,行事总能多几分底气。若遇到与其他诸侯的纷争,以天子诏令为凭,可占据道义高点。”

贾长生摇头说道:“汉瑜,道义高点并非仅仅依靠天子诏令。我们讨伐董卓,是为天下除害,本身就是正义之举,这才是真正的道义所在。在乱世之中,实力才是根本。若自身实力不足,即便有天子诏令,又能如何?反而会因为天子的存在,在决策上受到诸多限制。曹操如今虽挟天子,但在行事上,必定要顾虑天子的身份以及各方诸侯的反应,难以放开手脚。而我们荆州,没有这层束缚,可以更加灵活地制定策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陈珪恍然大悟,说道:“主公深谋远虑,珪之前确实未能看透。如此说来,不争夺皇帝,对我们荆州的发展更为有利。”

贾长生微笑着说道:“正是如此。我们荆州要想在乱世中崛起,关键在于自身实力的提升。我们要继续发展经济,让百姓富足,积累雄厚的物质基础;加强军事训练,打造一支精锐之师,确保荆州的安全;广纳贤才,让有识之士为荆州的发展出谋划策。当我们自身实力足够强大,天下局势自然会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无需借助天子之名来彰显自己。”

这时,徐庶恰好走进书房,听到贾长生的话,拱手说道:“主公所言,与庶所想不谋而合。如今曹操虽挟天子,但他面临的挑战也不少。我们荆州应抓住这个机会,埋头发展。待我们实力强盛之时,天下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贾长生点头道:“元直,你来得正好。我们正讨论此事。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推进各项发展计划。元直,你负责统筹人才招揽事宜,不拘一格,吸纳各方贤才。汉瑜,你协助其他官员,进一步发展荆州的农商经济,确保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陈珪和徐庶齐声应道:“谨遵主公之令!”

此后,贾长生在荆州继续推行一系列发展举措。在经济上,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使得荆州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鼓励商业发展,设立集市,减轻商税,吸引各地商贾往来,荆州的商业日益繁荣。在军事上,黄忠、赵云等将领加紧训练士兵,改进兵器装备,提升荆州军的战斗力。在人才方面,徐庶广发告示,派人四处寻访贤才,一时间,荆州汇聚了众多有识之士,为荆州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荆州在贾长生的治理下,愈发繁荣昌盛,实力不断增强。而曹操挟天子之后,虽在初期借助天子之名扩充了一些势力,但也正如贾长生所料,引发了其他诸侯的联合抵制,陷入了与各方的明争暗斗之中。天下局势在各方势力的角逐中,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而贾长生正带领着荆州,稳步前行,在这乱世中逐渐崭露头角,向着霸业之峰迈进。

吕布杀了董卓,带着五万残军逃离长安后,一路向北疾驰,心中盘算着寻找新的立足之地。他深知,并州乃自己的故乡,那里地势险要,百姓剽悍尚武,若能占据并州,便可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再图大业。

一路上,吕布治军甚严,约束士兵不得骚扰百姓。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民心向背至关重要。尽管部队刚刚经历大败,但吕布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和领导力,稳住了军心。士兵们虽疲惫不堪,但在吕布的激励下,依旧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

经过多日的行军,吕布的军队终于进入并州境内。并州刺史丁原原本与吕布有旧,然而此时丁原已死,并州群龙无首,各郡县各自为政,局势混乱。吕布看准这个机会,决定先从并州南部的一些郡县入手。

吕布率军来到了雁门郡。雁门郡太守韩荣听闻吕布前来,心中大惊。他深知吕布勇猛无比,其麾下军队虽经战败,但实力犹存。韩荣急忙召集郡中官员商议对策。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