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31章 朱棣父子局(1 / 2)吴子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631、家天下

我们古代两千多年以来,学者也好,留名青史的大臣们也罢,极少极少是真正站在百姓一方的。

这可不是夸张,而是红果果的现实。

但凡你仔细研究这些个学者们着作,你就会发现他们几乎都站在管理层一方看待问题。

哪怕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孟子也不例外。

不要以为孟子当初说出这句话之时,是朝着百姓们说的,人家至始至终,可都是朝着统治者,也就是皇帝和大臣们说的。

你会发现咱们过去的几千年历史之中,从来也都是精英治理天下,唯一不同的就是咱们伟人了!

这也为何他才能称之为伟人的最重要原因!

你会发现无论你的标准选择是什么,T0这一级别之中,他都是无可争议的一个!

在这一点上,哪怕也被称之为千古一帝的朱元璋,都只能俯首称臣!

你会发现宗武世界的大明帝国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朝着这一方向改变。

因为哪怕朱元璋都发现这或许才是唯一的道路!

他一度心里头也是有所抵触的,怎么说自己也不差嘛,可最后他还不是越发拜服,因为他深入研究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老朱这个人对家天下的概念是无比清晰的。

他历史上做事与指定国策的出发点,许多与其说是为了大明帝国,还不如说是为了他老朱家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

只可惜他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真以为一本皇明祖训就会让自己的后世子孙恭恭敬敬遵守。

在他的想法之中,自己安排的塞王守边之策,就是要将天下兵马都尽数拿捏在自己老朱家手中。

他给中央皇帝留下的兵马,确实也足够节制诸多塞王。

只可惜,他的想法是好的,结果却是完全相反的,他还是高估了人性,低估了一个皇帝对权力的渴望程度。

朱允炆上位之后,还没多久就炮制各种罪责,大肆削藩,真以为他只是被建文三傻给彻底忽悠瘸了不成?

人家心里头多多少少还是门清的,知道自己这个庶子根本不可能被自家那些个叔叔们放在眼中。

所谓的对他建文皇帝的尊重,也不过是对他屁股下皇帝宝座的尊重而已。

他又怎可能没有芒刺在背的感觉?

他倘若足够聪明,削藩这事还真就问题不大,但可惜的是他足够无能,以至于最后被八百起家的朱棣给终结了。

朱棣上位了之后,不也同样对老朱指定的藩王道路嗤之以鼻吗?

他同样大刀阔斧的改变,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时候根本没有任何臣子出来拿着老朱的皇明祖训反对?

这些个臣子们同样清楚,老朱这一塞王之策,对他们的权力同样是一种伤害。

那就是一旦这样的国策一代代推行下去,并形成天下人共同认知的制度之后,他们就再也休想掌兵马之权矣。

兵强马壮者为王!

这个道理这些个臣子们又怎可能不懂?

他们嘴上对这句话无论如何反对,心底深处对此的认可却从来不比任何人差!

既然老朱家自己人,也就是老朱的儿子朱棣要在这方面变化,他们又怎可能会跳出来反对?

巴不得吧!

只是朱棣却不知道自己这一次变革彻底让大明藩王这一深坑埋下了。

将自己老朱家的子子孙孙都当猪养着,你朱棣确实是安心了,可大明帝国来说,却是深种了一个硕大的灭国之因也!

明末崇祯时期,老朱家的子孙后代加起来那可是一度百万之众,让天下人一起帮助养这些个猪儿,付出的成本还真就是超乎想象的多。

最关键的,还是这些老朱家的子孙后代一代代被这么当猪养着,以至于根本无法出现真正的人杰。

也是,谁不知道人才是必须通过不断的历炼才能成型?

当初老刘家的做法,如今看来那才是真正的‘明智之策’也!

第一个出来的刘秀,后来出现刘备,再后来你稍微统计一下,就能够发现老刘家但凡朝廷动荡,需要重整之时,都有人出头,还真就有人也跟着成功过,哪怕这份成功多半只是一时而已。

无论任何人,面对一个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的未来之时,他会做出怎样的安排?

大明帝国未来的皇族基本都是这样,被当猪养着,不能做这又不能做那的。

他们的心气早就在大明二百多年的经历之中消耗殆尽。

他们之中身份‘高贵’一些的,好歹还能遛狗逗鸟,做些兼并土地,疯狂敛财之类的事情,搞这些钱财,也不是为了其他,就只是为了给自己夜夜笙歌荒唐的日子添加一些色彩。

他们之中传承了代数较多,逐渐旁支化者们,其中许多真就连最底层的百姓都不如。

因为最底层当百姓好歹还能通过给人打工养活自己,可他们呢,真就是连雇佣他们的掌柜都不会出现,也不敢。

到了大明帝国后期,他们更悲惨,因为朝廷连负担他们一顿饱饭都难,其中许多甚至于连名字都取不出来,上不去族谱,彷佛就没有这些人的存在。

你能指望这样的大明皇族对大明帝国有多少忠诚度?

最关键的还不在这里,而是被习惯了当猪养的他们,真就逐渐成为了猪儿。

说白了就是再也不可能有出息,一定是一代比一代更弱。

历史上李自成起义之后,他的队伍里是否混进老朱家的子孙都难说,你指望大明帝国老朱家这些后代出现入刘秀刘备这样的人杰,只能说你想多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