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个高人究竟会是谁呢?
众人万万不会联系到一个谁也没有见到过的朱玉身上,目前唯一的想法,便是那个人。
大明王朝第一智囊。
刘伯温!
“真要是刘伯温大人,倒也说得过去了,当年,若非他辅佐陛下,指点我等,哪有今日大明?”
“是啊,是啊,说起刘大人,好久不见,还是挺想念他老人家的。”
“改明儿,咱们也去求他赐教一二?”
群臣正在为此热议不断。
龙椅之上的朱元璋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只得话锋一转!
“并非刘大人,而是一个乡野少年……怎么说呢,那种少年虽然平平无奇,但朕和他缘分颇深,相当聊得来。”
说话时,朱元璋不自觉回忆起那天和朱玉谈天论地的场景,那种感觉,竟然一点不输给当年他请刘伯温出山的画面。
此时他的心里头,已经渐渐将朱玉拿来和大明第一智囊刘伯温,第一文臣李善长,这两个顶级文人对比。
一听这话,下方群臣更是惊愕,尤其看不明白朱元璋这一脸求贤若渴的表情,从何而来?
“想不到,我大明竟还有如此大才吗?”
“不好说啊,陛下英明神武,烛照万里,或许,真有如此奇遇呢?”
“话说,此前刘大人被陛下御赐诚意伯之后,一直打算回家务农,归隐乡间,如果真有如此少年现世,应当是我大明之福!”
众人越扯越远了。
之前谈论国家大事的时候,态度那叫一个敷衍暧昧。
现在吹捧一个公认的刘伯温之时,却是一个比一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只是这等本事完全没有用在刀刃上嘛!
也不怪朱元璋那么器重一个一面之缘的朱玉。
别的不说。
就看这群文臣里面,除了刘伯温和李善长之外,其他多数都是墙头草,随风倒,夸一夸,骂一骂的老油条。
绕了半天的话,其实就一个核心,他们宁愿附和朱元璋,夸赞一个没见过面的朱玉,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治国方面不如他。
这就是妥妥的官僚习性。
这也是朱元璋最看不惯的地方。
但眼下嘛……
既有国家大事在前。
又有比肩刘伯温的首辅李善长在此,饶是朱元璋心里有些不快,差点就要怒喷这群官员正事不积极,偏事最激动。
却也只能暂时忍了一忍!
“既然诸位爱卿都认可那少年的建议,也罢,朕不再耽误诸位的时间,各自散了吧。”
“太子留下,朕有家事找你。”
朱元璋大手一挥,以最快速度,将这群吃饱了撑着的文官轰走。
只剩下父子二人之时,朱元璋这才转身看向太子朱标,拿出最真心的话,和他交谈。
“太子,你对今日早朝百官的表现,是何看法?”
“父皇,儿臣以为百官都还算勤勉用功,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父皇提及的那个乡野少年的大才,但也是我大明肱股之臣啊。”
“父皇此话莫非是打算嘉奖他们?”
朱元璋被朱标这话噎住了!
嘉奖他们?
肱股之臣?
我呸!
不对,应该是,朕呸!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