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3章 出家为僧(2 / 2)梵啊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他们心中,世间万物皆有因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他们也认为辛饶所做的一切恶行,都在最后得到了恶有恶报的结果。

辛饶强制信徒犯罪,让无数原本善良的人在他扭曲教义的蛊惑下,做出种种伤天害理之事。

同时,他建立起罪恶的统治体系,

这些恶行无一不在积累着他的罪孽,如同不断堆积的干柴,只待那报应的烈火将其点燃。

而辛饶的结局,也恰恰印证了佛教教义中恶有恶报的观点,让信众们更加坚信佛教教义的正确。

也因此,佛教的教义权威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佛门的高僧们在讲经说法时,也会引用这个传说,来向信徒们阐述因果报应的道理。

在辛饶彻底消失之后,世间也迎来了短暂的平静。

此刻正值佛门鼎盛之际,燃灯佛执掌佛门,

天下信众何止万千,加上其教义比起昔日梵教柔和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也就使得如今的佛门势力,比起昔日的梵教还要昌盛许多。

但也正是由于梵教的信仰力量衰弱到了极致,作为“父神”的辛饶再也无法汲取足够维持的罪业。

罪业头骨陷入到了沉眠,摩诃也终于从“辛饶”的身份中摆脱而出。

被罪业控制了千万年的他,终于得以恢复自我!

借助着山宝,摩诃开始隐匿于一处大山内。

现在的他倒是对佛门并无太多的憎恨,毕竟自己昔日所行一切事迹,

皆是在罪业头骨的控制下,不由自主发生的。

对于曾经的梵教,在摩诃眼中都如同过眼云烟。

这些过去的事情,摩诃也并不在意。

如今的他已然是彻底摆脱了“辛饶”的身份,回归到了自我。

他不再是那个被罪业头骨所束缚的傀儡,也不再不择手段。

现在的他,只是行走在这世间,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道路。

然在他的内心中,却始终存在着一个解不开的谜团。

那就是“山宝”,摩诃却是依旧疑惑。

以摩诃如今的实力境界,对于罪业头骨的本质,尚且都可以洞彻。

但是对于这“山宝”,他却是根本没办法知晓其来历。

不过,摩诃倒也并非毫无收获。

在对“山宝”的不断研究中,他倒是在这山宝中洞察到了一些信息。

那是一门功法,亦或者说是一则神通,名为“鸿蒙寄生诀”!

而且自己昔日用以汲取生机,乃至罪业的“血络”来源,便是这鸿蒙寄生诀。

血络,也只是这神通的一小部分。

对于此神通的其他信息,摩诃便是一概不知了。

不过摩诃也能隐隐感觉得到,这门神通不仅仅是以生机为食,

天地万物,但凡有无形之物质,似乎都可以为此所吞食。

所吞食之物,尽数化作自身资粮。

而后自身可化血河、血海,乃至于血界。

这是鸿蒙寄生诀的三重境界,

摩诃自觉在化身为“辛饶”后,历经了数万年吞噬,也不过停留在血海境界。

至于血界,他简直是有些无法想象了。

不过摩诃也并不打算,行鸿蒙寄生诀中的“灭界”之旅,

在除却被罪业头骨控制的那段时间,他本身秉性并无太大改变,

只是为了复仇,方才灭了精元神庙。

如今的他,却也只想好好活着。

想到这里,摩诃也便是化作了一介普通人,开始在这世间行走起来。

现在的世界,和摩诃那时已经是有很大的差别了。

昔日的部落制度,已经全然不见,

取而代之的,便是由昔日梵教时期的祭司贵族演变而来的制度。

虽说人和人之间依旧存在三六九等,但是也不像梵教时那般苛刻,

加上佛门所宣扬的“众生平等”也就造就了人和人之间区别不大。

……

三年之后,摩诃已是走过不少地方,

他见过不少事情,也见过不少的人,对于世间的一切充满了新奇之感。

毕竟昔日部落时期,除却打猎之外,他便再无其他的乐趣了。

他身着粗布衣衫,和一个普通人无异。

而且这些年来,他也从未动用过任何超越普通人的力量。

这些年来,让摩诃感受最深的,也是和那些僧人相关。

原本他以为佛门,不过是披了一层良善之皮的梵教,

没想到佛门却是真真实实地履行了教义。

摩诃尚且还记得,去年冬日,

自己在天寒地冻之际的大山深处,遇见那个和尚时,天正在下雪。

一个行僧被一头大虫啃断半条腿骨,但这行僧面容之上却无半点苦痛。

摩诃射箭赶走了这大老虎,将这和尚背出了大山。

当时的他很疑惑,为什么这和尚并不苦痛,也不憎恨那大虫。

当摩诃问出疑惑,那和尚亦是言道:

“饿了三冬的畜生,何尝不是众生。“

摩诃听闻此言,风雪突然转向,

裹着血腥味的风扑在脸上,像某种未完成的灌顶。

再后来,一次暴雨,

摩诃在山野之间,也只是找到了一处寺庙作为避雨之所。

寺庙内的僧人都非常的热心肠,而且还给摩诃拿了干净的衣服替换。

此时的摩诃,也已经很久没有吃东西了。

他虽说是不会饥饿,但在这些年来,也依旧是保持了凡人正常餐食的习惯。

他看到供桌上摆放着一些供果,心中也顿时涌起了一股欲望,

摩诃不由分说地走到供桌前,伸手拿了一个供果,开始吃了起来。

他虽说觉得佛门的教义不错,但也从未对神佛有过敬畏之心,

因为曾经,他就是这世间最为伟大的神!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施主,你在做什么?”

摩诃转过头,只见住持正站在他的身后。

他虽说是不敬畏神佛,但也会有些尴尬。

不过让摩诃没有想到是,寺庙的住持并没有责怪他。

那主持反而是走到摩诃的面前,微笑着说:“饿鬼食供,菩萨亦悯。”

然后他去往膳房,取出来了一个馒头,递给了摩诃:“施主,你一定饿了,吃点馒头吧。”

此时的摩诃,突然间便生出了出家为僧的想法。(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