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既喜爱又无奈(1 / 1)高质量虾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

这下朝廷中再无人有异议,毕竟方才的推演着实震撼心灵,让人久久会不过神来。

何况没看连陈平都被驳退了吗?贸然反驳只会自取其辱罢了。

可能唯一有异议的,仍然只有周宇本人。

“启禀陛下,臣不敢当陛下之赏,臣言此事,乃朝臣本分,尽臣之职,无足为奇,无需嘉奖。”

刘邦笑呵呵的说道:“过于谦逊本是优点,亦是汝之缺点。臣为君分忧解难,君当为臣嘉奖赏赐。”

精通儒学的叔孙通闻言,也出列附和道:“臣以为陛下所言极是,集曹可听闻过孔圣门人赎奴却不领赏之事?”

叔孙通讲的是过去战国时代,孔子门人将为奴的鲁国人赎回救出,却不领奖赏,反倒因此被孔子大骂的事情。

孔子当时就说,你今日立了这不领嘉奖的先例,日后赎了奴隶去报账之人就会被骂不高尚了,如此一来好事也成了亏本的事。

长此以往,人们就会装作没看到奴隶,也就没有人去做好事了——可以说孔子将人心看得非常透彻了,叔孙通正是借此来劝周宇。

周宇岂能不明白这点,在网上看过不少心理学小知识的他更清楚,若是一昧不接受他人的好意与给予,那反倒会使得他人忌惮和疏远。

所以周宇刚才只是稍微演了一下,巩固一番自己的人设。他知道以刘邦的性格,肯定不会只为一次拒绝而放弃奖赏的。

于是周宇顺势道:“孔圣之事,略有耳闻,多谢教诲了。”

刘邦见状满意的点点头,心中更加欣赏周宇品格。清廉却又不固执,真乃汉家之栋梁。

最终周宇往上升了一级,由集曹升职为丞相史,秩俸四百石,依然隶属于丞相府。

此位已然不低了,再往上便是丞相征事,而若是丞相征事再升一等,就是可以直接辅佐丞相的丞相司直和丞相长史,在丞相府地位仅次于丞相本人!

这其中也有刘邦的各种考虑,一来他并未采纳王炎的谏言,因此王炎不算有实际功绩,若奖赏财物则不合适。二来此次很大程度展现出了王炎之谋略,那么给予更能做实事的官职是最佳选择。

此事过后,周宇府上的请帖有增无减,整整持续了大半个月。

原因很简单,明眼人都看得出陛下甚是青睐这王炎,升官速度也异常迅猛,很显然日后定会平步青云,位列三公九卿之位!

而为何这股热潮只持续了大半个月,也是因为在大半个月后的朝议中,周宇毫不犹豫的再次选择了一般人眼中的作死。

“朕半月前曾下旨,划出太原郡的三十一个县为韩国,调迁韩王去管辖太原以北的新地区,建都晋阳,使居太原,镇守北方,防御匈奴。”

刘邦所说的这位韩王,同样叫做韩信,却和淮阴侯韩信并非同一人,只是单纯的同名同姓罢了。

因此刘邦的话音刚落,殿内一片寂静,群臣百官尽皆惊讶于他的决定。

韩王韩信曾是刘邦的老功臣之一,能被封为诸侯王足见其功勋卓著,如今却要被调往北方边陲,这是何等的委屈。

似乎看出文臣武将们的心思,刘邦也不得不开口安抚一番,解释道:“此为事出有因。”

“韩王无疑为雄杰,有雄才武略,然其原先所居之地所辖地区,北面紧靠巩、洛阳,南面迫近宛、叶,东边有淮阳,都是天下可驻重兵之要地,着实令人放心不下。”

群臣闻言了然,萧何出列道:“陛下此举大善,既韩王有雄才大略,不若发挥在抵御匈奴之上,能称之为知人善用。”

不过刘邦却并为面露高兴之色,他坐在龙椅上,目光如刀一般扫视着殿下的群臣,随后让内侍取来一封书信,在手中扬了扬。

“韩王回信于朕,朕今日刚收到,诸位可知此信何意?”

刘邦手中拿着的信件正是韩王所写,群臣见状顿时了然,看来这便是今天朝议的主题了。

只听刘邦继续沉声道:“韩王于信内说,‘韩国北接边陲,匈奴屡犯,数入寇韩国,国都晋阳去塞甚远,臣愿以马邑为国都。’诸位以为如何?”

见刘邦面无表情,众人都思绪万千,在心底猜测着刘邦的想法。

“启禀陛下。”一道声音打破了沉默,只见周勃站了出来,向刘邦拱手行礼。

“臣以为韩王此举无非是为了更好地镇守北方,马邑乃是边塞重镇,若能以此为国都,则可以随时应对匈奴的侵扰,此乃大汉之福也。”

刘邦闻言面色稍缓,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观察到这微表情的群臣百官皆心中大定。

看来陛下是欲许之,只不过不希望由他自己提出,最好是由臣子先起个头啊……那懂了!

“太尉所言甚是!”马上就有人附和道。

“马邑地势险要,可为屏障!”

“韩王乃忠义之士,臣以为当可改国都!”

刘邦听着群臣们七嘴八舌的话,心中稍稍安定了许多,表情逐渐变为了怀念的笑容。

刘邦想起当初打天下时,彼时还不是韩王的韩信曾经与他并肩作战,共同建立大汉的往事,不禁有些怀念。

“臣亦赞同韩王的请求!”郎中令王陵也加入了同意的行列中,又带动了一批臣子变为赞成派。

“马邑地处北方,气候寒冷,土地贫瘠,人口稀少。韩王信若能以此为国都,不仅可以抵御外敌,还可以开拓边疆,增加国力!”

“此举对大汉无害,对韩国有利,可谓百利而不无一害!”

刘邦见朝中绝不部分人都持认同的意见,更加觉得韩王的请求还算合理,准备顺势答应韩王的请求。

就在这时,刘邦听到了一个让他既喜爱又无奈、每次听见都会产生令他头痛的问题、可每次听后又觉得言之有理——那唯一一道不和谐的声音!

“臣以为不可!韩王此举大有问题!”

字字清晰,落地有声,正是周宇!

殿内立刻又重新安静下来,刘邦望着周宇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的血压。

“炎……又是何出此言?”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