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兵要新建的第三家工厂就不再是华科光电下属的企业了,而是隶属于英豪集团。
这家工厂不再是从飞利浦引进的全套技术和设备,但其实也有部分技术是来自飞利浦,而这个工厂就是电池工厂。
电池是历史已经非常悠久的产品,最早在1800年,就已经生产出了第一块最原始的电池,而1859年,Gaston Plate发明铅酸电池,至今仍用于启动大多数内燃机汽车。
众所周知,90年代,全球开始了电子消费产品的大爆发,而这个电子消费大爆发的背后,其实还有一样重要的底层技术,那就是电池。
电池,可以简单划分为一次电池(干电池)、二次电池(充电电池或蓄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其中二次电池又可分为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可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态锂离子电池)。
现在是86年,干电池技术其实已经非常的的成熟了,也被广泛的进行了使用,只不过干电池的电容量太小,其实只适合于那种能耗比较低的应用,例如收音机、手电筒、遥控器等。
但对于很多要经常使用,耗电又相对比较大领域,使用干电池就有些不敷应用了,就必须使用可反复充电的电池。
也许很多都会有这样的记忆,新世纪初的时候,出门出差和旅游的时候,要带上很多种的充电电线,来给各种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充电。
什么笔记本电脑的充电线、手机充电器、数码相机的充电线,不一而足。仅仅是整理这些充电线,就是很麻烦的事情,而且一不小心还非常容易遗失。这些麻烦的充电设备,其实都是和电产品中的可充电电池配套的。
消费电子产品能够大量的出现,与电池的技术进化是分不开的,例如摩托罗拉推出的第一代移动电话大哥大,就是出了名的“充电八小时,使用十分钟”,这其实极大的限制了这款移动电话的应用。
大哥大有这么大弊端,就是因为这个时候的电池技术还不够成熟先进,大哥大使用的还是性能比较差的镍镉电池。
但在90年代初期,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两种新型的充电电池被先后投入了商用化,这两种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接下来的消费电子产品爆发,真正奠定了基础。
电池在很多时候,重要性是被极大的低估了的。
因为电池是一个比较独立的技术分支,很多电子产品的厂商,其实是没有能力在电池领域进行深入的,只能去采购市面上的电池来作为配件。
但其实,选配电池的好坏,对电池的管理,对电子产品的客户体验效果,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的,这也是为什么90年代后,霓虹成为了电池产业龙头的原因,电池与消费电子产品的关系太密切了。
等到后世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开始兴起,电池产业的重要性,才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这里简单讲一下可充电电池的发展历史。
铅酸电池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产品,已经发明出来了100多年了,因为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便宜,其实使用的领域非常广泛,即使在陈兵重生的时候,其实铅酸电池也仍然在被大量的使用。
但铅酸电池的一个明显的弱点,就是电容量密度比较低,就很难被小型化,这使得铅酸电池很难被用在小型的电子设备之中。
到了50年代,一种新型的充电电池被推进到了商业化应用的阶段,就是镍镉电池,镍镉电池可以实现小型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铅酸电池的不足。
但镍镉电池也有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
首先就是记忆效应,如果有读者用过早期的手机应该有记忆,电池需要进行充分放电之后,再重新充电,就是这种记忆效应的缺陷造成的,使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
同时,因为镉具有较大的毒性,存在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因此业界一直在寻求替代镍镉电池更好的技术,而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被研发出来的。
进入90年代,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用很快的速度就替代了镍镉电池,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了替代品之后,镍镉电池很快就被禁止生产和销售了。
镍氢电池的发明是在1975年,第一个发明镍氢电池的,正是飞利浦。
但镍氢电池从发明出来,到真正走向商业化,又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大概在80年代末期,镍氢电池才开始大批量的进入市场。
镍氢电池相比铅酸电池和镍镉电池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因为镍氢电池一被推出来,就很快受到很多电子厂商的欢迎,被作为了许多消费电子产品的供电配件。
但镍氢电池的运气似乎真的很差,就在镍氢电池刚刚开始在市场上跑马圈地的时候,90年代初,锂离子电池又横空出世了,而且很快就与镍氢电池展开了市场争夺。
锂离子电池在综合性能上,比镍氢电池更胜一筹,而且技术演进也比镍氢电池更快,很快就抢占了可充电电池的主导地位,使得镍氢电子被极大的边缘化了。
陈兵现在建电池厂,就是为了赶上90年代的消费电子产品爆发浪潮,提前进行基础的技术准备。
英豪的这个电池厂,说是一个工厂也可以,说是一系列工厂也可以,因为陈兵要生产的电池种类比较多。包括了干电池、铅酸蓄电池和镍氢电池,未来还会增加锂电池、
干电池,这个其实从技术上整体已经比较成熟了。内地也早有电池工厂,但内地现在的电池工厂普遍规模还比较小,产品质量也弱了一些。
陈兵既然要在电池方面进行投资,干脆就搂草大兔子,自己直接建一个干电池的工厂,也能够使得这个产业尽快的产生足够的销售收入。
但陈兵的发展重点,肯定不会放在干电池上,而是会重点发展可充电电池。
陈兵这次建立的电池工厂,会有一部分比较传统的铅酸电池产能,但却会跳过镍镉电池,去直接生产镍氢电池,而锂离子电池也已经在实验室里进行紧锣密鼓的持续研发。
陈兵建这个电池工厂,可不是什么临时起意,而是经过了近两年的充分准备的。
早在1984年,在向霓虹厂商寻求技术合作受阻之时,陈兵就与特区大学联合设立了两个技术实验室,一个是针对LCD展开研发,而另一个针对的就是电池技术。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