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章 苏联(2 / 2)恶的呃呃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而苏联的新领导人,约瑟夫是一个手腕比较强硬的政治人物,在巩固苏联权力后,他必然会全面整合原俄国的一切资源,从而推动苏联工业的发展。”

“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今苏联的根基已经牢固,且随着苏工的崛起,苏联的社会问题大部分已经得到解决。”

“而这也就意味着,约瑟夫等苏联工党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理想来彻底改造这个国家。”

“所以你不要轻视苏联,说不定过几年后你就能发现,它的经济发生凤凰涅槃一般的蜕变。”

对于之前的俄国而言,最重要的任务是消化沙皇俄国的政治和经济资产,这其中包括原沙皇俄国的领土。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彻底收复沙俄在东欧的全部领土,基本上已经成为泡影。

而接下来,新成立的苏联,必然会将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层面上来。

而基于前世的经验,恩斯特对于接下来一段时间苏联经济发展还是十分看好的。

所以,恩斯特说道:“现在苏联政坛已经彻底稳定,而苏联要发展经济,这势必会形成一个重要的窗口期,我们或许可以利用这个窗口期,从苏联获取一些利益。”

弗里德里希问道:“父亲,这恐怕有些困难,毕竟苏联工党的信誉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甚至处理不好,我们可能在苏联栽一个大跟头。”

事实上,这并非是苏联工党的信誉问题,而是东斯拉夫人的信誉问题,毕竟帝俄时代俄国的信誉就很低,这几乎成为了国际共识。

恩斯特说道:“这一点不用担心,我们本来就不打算和苏联进行深度的合作,而是相互利用关系。”

“如今,苏联的大经济环境还是不错的,依旧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做法,欧美不少国家,就偷偷的和苏联有贸易关系。”

“我们这个时间段加入进去,完全不会引人注意,而且,接下来苏联政府要发展工业,必然要为资金问题头疼。”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沙俄时代俄国的积累还是比较深厚的,这一次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苏联筹集资金的急迫性,从而挖掘沙俄时代许多潜在的遗留价值。”

“而且,这次我们产业调整,国内刚好有大量机械设备需要处理,苏联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甚至不需要付出多少真金白银,就能从苏联分一杯羹。”

“而且,苏联再怎么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市场,我们也可以提前铺路,从而奠定我们和苏联未来合作的基础。”

新经济政策推行后,俄国就恢复了对外贸易,不过当时俄国的对外贸易,完全由原俄国工党政府,也就是现在的苏联政府垄断。

而世界各国嘴上说着要封杀苏联,但都尝试着和苏联重新建立贸易关系,试图重新控制原俄国市场。

而在恩斯特看来,这完全是痴心妄想,再过几年,等到约瑟夫调整经济政策后,苏联势必会开启新一轮的国有化,而到时候苏联的外国投资者显然又会栽一个大跟头。

所以,近些年来东非和俄国的贸易和对俄投资,基本上以短期为主,并不打算在俄国置办太多产业,尤其是矿山,工厂等。

当然,和苏联的贸易,依旧是有利可图的,就比如机械设备出口以及粮食出口。

前者不需要多说,而关于后者,苏联一直都是一个粮食比较缺乏的国家,苏联的农民因为苏联经济政策的原因,生产积极性并不高,毕竟粮食卖不上价格,他们也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和劳力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

帝俄时代的农民,为了生存,必然会想方设法的增加粮食产量,毕竟粮食产量越高,他们的收入也越高。

而苏联的农民,抱有的想法则是反正粮食卖不上价,还不如少种一些,反正只要够家庭自给自足就够了,而这导致的结果自然是苏联粮食供应相对紧张。

当然,苏联依旧是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毕竟农产品的涵盖范围很广泛,而粮食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除了粮食以外,棉花,橡胶等苏联不能种植的农业作物,其农产品也是苏联需要大量进口的必须物资,而这些方面,东非和苏联的贸易量就不小。

农产品领域,东非和苏联的之间的贸易,算得上是长期生意,毕竟两国各取所需,苏联和东非的气候具有互补性。

而且,两国之间的贸易在苏伊士运河的加持下,也比较便利,至少相对于其他热带国家,除了印度以外,东非的优势更明显。

而印度陆地上距离苏联更近,海运层面和东非只能说旗鼓相当,而且印度能够给苏联提供的农产品不管种类还是规模都更少。

东非也不害怕苏联赖账,毕竟苏联在不解决自身问题的情况下,只有从外部进口这一个渠道。

就比如前世,苏联为了满足自身的棉花种植需求,在中亚建设了大量棉花田,而目前苏联没有几十年时间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这也就是说东非和苏联之间的棉花贸易,至少还能维持个几十年时间。

当然,这种长期且稳定的贸易,并不在这次恩斯特的考虑范围之内,恩斯特是想借助约瑟夫在全面调整苏联经济之前捞一笔。

所以,恩斯特说道:“趁着这几年时间,多卖一些我们淘汰的工业设备给苏联,我们并不一定非要真金白银,他们可以拿一些我们稀缺的矿产,或者是文物来换。”

“沙俄时代,从世界各地掠夺了大量文物,而我们可以通过和苏联的贸易,将一些我们重视的文化产品,引入到国内。”

在上一次俄国内战时期,东非就从俄国搞到了不少文物,现在恩斯特想要的更多,毕竟之前俄国的文物因为比较有价值,所以被私藏起来的也多。

而苏联工党掌权以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在苏联工党的经济政策下,很多过去在俄国值钱的文化收藏品价格大幅度缩水,甚至变得“一文不值”,而且苏联政府对于这些“封建残余”也不太重视,更倾向于用这些东西,换取国家发展的外汇和工业设备。

而接下来几年,随着约瑟夫的掌权,苏联政府势必会放出更多的好东西,流入到国际市场上,毕竟约瑟夫可是极力推动苏联工业发展的人,而他的经济计划可是相当宏大,对资金的要求也更多,所以为了筹措更多的资金,约瑟夫政府必然要想尽一切办法。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