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扬州。
李重进可谓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东京汴梁传出消息,说他李重进要“借粮”赈济灾民。
灾民闻讯,欢欣鼓舞,为了早日吃到淮南李相公(李重进官拜侍中,宰相之一)的粮食,已经自告奋勇在疏浚汴水运河,只待淮南粮船到来。
笑话!
凭什么给东京运粮?
根据消息,赵匡胤能派兄弟对朝臣、勋贵、富商敲竹杠,强行借粮,足可见他缺粮。
如今这般态势下,凭什么资助他呢?淮南是大宋的粮仓,这可是自己手中最大的优势。
可是手下之人却分成两派,有的认为坚决不能借粮,不可便宜赵匡胤,而且应该立即起兵。
有的则建议,借出些许粮食,先摆个姿态。
毕竟粮食是用来赈灾的,落个好名声是必要的,收买民心已经晚了,但至少不至于因此失去民心。
有起兵反宋的心思,名声和舆论便至关重要,得民心者得天下,并不完全是空话。
当两边意见不一致,各执一词的时候,李重进皱起了眉头。
问题的关键显然不是借不借粮食,而是到底要不要起兵反宋?
作为后周太祖郭威的亲外甥,真正的血亲,以血缘论,比柴荣那个内侄亲近的多。曾几何时,兴许也是有问鼎皇位可能的。
不过最终郭威选择了养子柴荣,并逼迫李重进向柴荣行礼,明确尊卑身份。
君臣有别,李重进自然得服从,柴荣登基之后倒也没有亏待这位“表兄”,官至禁军侍卫亲军都虞候,平章事。
作为后周皇室懿亲,朝廷重臣,若是见到谋朝篡位而无动于衷,将来有何面目见郭威于地下?又该如何面对天下人?
更重要的是心理失衡!
想当年他是何等身份,远在赵匡胤之上,如今却要他向昔日属下俯首称臣,强大的心理落差,让李重进很不适应。
归附大宋,他不是没有想过,赵匡胤派了陈思诲前来,加官进爵,赐以丹书铁券,可谓厚待。
可同时也让韩令坤代替他淮南节度使的位置,并要他移驻青州,意欲何为再明显不过。
老虎一旦离开山林,会是什么下场?赵匡胤看似厚待,但实际上很大可能不会放心自己,将来下场凄惨。
仇恨、失落、和担忧,多种心情纠葛在一起,李重进怎么还能心悦臣服?
自然而然生出了起兵反叛之心,当然了,他所用的名义肯定是戡乱平叛,匡扶大周。
那样的话,无论将来自己登基为帝,还是扶持柴宗训为傀儡,自己在幕后做个实际控制的权臣,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另一个问题随之出现,,反叛是需要实力和勇气的,成功和失败的结果会是两个极端。
胜者王侯,败者不仅仅是为寇那么简单,而是身首异处,家破人亡。
李重进底气不足,缺乏魄力,加上两个儿子在东京为人质,不免犹犹豫豫。
不过当得知李筠在潞州意图起兵之时,李重进心中的反叛之火再度熊熊燃起,并派遣翟守珣前往潞州联络李筠。
如今翟守珣回来了,李重进自然也就问起此事。
“守珣,你去了一遭潞州,李筠是否兵强马壮?可否与之联手反宋?”
面对李重进询问,翟守珣摇头道:“相公,李筠此人……不足相与谋。”
“为何?”
“李筠乃是大周重臣,如今却与宿敌北汉同流合污……此乃不忠不义之举,已经失了大周旧臣的支持。”
“事急从权,若是为了反宋,一时权宜之计倒也罢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