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圣旨与孩子(2 / 2)言不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要么是皇室姻亲,要么都是三朝忠良,且各个手握重兵。

看来真是被逼急了,符太后也顾不得天下大乱的危险,号召这么多将领起兵勤王。

其中个别不服倒也罢了,若是群起而攻之,江山瞬间便会分崩离析,赵家也将危如累卵……

幸好,圣旨尚未发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诸位都是忠于王事的勤勉之臣,很好!”

赵匡美停顿片刻,悠悠道:“不过,好似少了一份圣旨啊?”

“少了一份?”

“没错,官家意欲禅位,你等奉旨起草的诏书呢?”

……

赵匡美走了,不用多说,翰林都是人精,岂能不明白。

尤其是那位饱读诗书,心思通透的陶学士,已然抢着应承下此事。

他是文臣,自然不能像高怀德、张令铎、石守信等人开门迎主,但同样有机会立下从龙之功的。

无需搏杀,一支笔就够了。

今夜,一份禅位诏书的分量,与一座城门不相上下。

所以,赵匡美相信陶学士一定会穷尽毕生所学,写出一篇辞藻华丽,尽善尽美的诏书来。

很令人期待啊!

……

接下来,就是后庭了,起码保障秩序不乱。

然而愿望很美好,现实却很糟糕。

就在赵匡美前往后庭的路上,潘美派人来报,有人意欲护送柴氏皇子突围。

这还了得?

一份正式的勤王诏书流出去,尚会有一堆麻烦,更别说一位皇子。

血脉传承,香火祭祀,皇子是正统代表。

柴荣任意一个儿子,哪怕只是襁褓婴孩,一旦落入那些忠于后周的节度使,或者野心之辈手中。

便是一张王牌,可以名正言顺讨伐赵匡胤,江山归属可能会生出变数。

赵匡美赶到时,才知道来龙去脉。

宫中有忠于后周是人,意图护卫皇家出逃,奈何符太后和小皇帝柴宗训被困在垂拱殿。

所以他们动了别的心思,打算抱着不足两岁的纪王柴熙谨出逃,不巧被潘美等人发现了。

事态严重,潘美不敢怠慢,一边知会赵匡美,一边拦截。

交手之手才发现,护卫柴熙谨的竟然是一帮顶尖高手,兴许是宫中侍卫吧!

尽管一路逃奔,小心翼翼,已经快要接近左掖门,可惜还是被发现了。

虽然是高手,奈何人数太少,自然经不起归德军悍卒的围堵,很快便或受伤或被擒。

今夜兵变,不流血。

所有人都尽力恪守着这道底线。

侍卫好处置,难办的是柴熙谨,小家伙受到惊吓,在乳母怀中嚎啕大哭,甚是可怜。

如何是好?

“三公子,柴氏皇子,留着终归是祸患,不若……斩草除根。”

有人给出了建议,不无道理。

赵匡美盯着哭闹不止的小家伙,一动不动。

“自古皇室余孽,留着都是祸患。”

“虽说稚子无辜,但大局为重,还是一劳永逸的好。”

“三公子若顾惜名誉,我等出手便是。”

前半夜没得到机会的人,争先恐后想要抢上一份“从龙之功”。

张令铎父女闻讯闻言而来时,众人正在劝说赵匡美。

张含灵默默看着,她很好奇这位时而狡猾老道,时而谦谦君子的“三公子”会怎么做?

对一个两岁孩童下手,于心何忍?赵匡美做不到。

届时送去符太后处养着?

不行!

这个孩子得养在明处才行。

今晚这一闹,民间说不定会以讹传讹,纪王得亲信掩护,逃出皇宫云云。

明末朱三太子可不就是如此嘛,清朝开国几十年都为此不得安心。

大宋,不能“重蹈覆辙”。

为杜绝谣言,这孩子得时常露脸才行,但符太后和小皇帝却需要不断削弱存在感……

“不可,稚子无辜,于心何忍啊!”

赵匡美沉声道:“还是把孩子送去民间,找个稳妥人家收养吧!”

轻纱遮面的张含灵微微点头,她不知道赵匡美的长远担心,但对其做法十分赞赏。

他,也是个心地善良之人!

至于这孩子,与其做个亡国皇子,还不如趁着年岁小,不记事,无忧无虑在百姓之家长大。

只是,前朝皇子谁人敢收养呢?

没想到,赵匡美话音落地,潘美便开口道:“潘某愿收养此子。”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