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史书一句话,剧情全靠编(1 / 1)锦衣卫佥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棣起兵之后,为了摆脱徐家的嫌疑,徐辉祖已经下了严令,要求徐家上下与朱棣划清界限,对外一致称朱棣为“燕逆”,不能帮朱棣讲任何好话。

没办法,谁让朱棣的王妃是徐家的人呢?徐家人得避嫌!

虽然徐景昌的父亲徐增寿在暗地里支持朱棣,但徐增寿肯定不会表现出来,因为他懂“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的道理,徐增寿不会告诉任何人,自己跟燕王朱棣暗通款曲,哪怕自己的儿子。

勾结反贼,那可是杀头的大罪,一旦泄露出去,搞不好徐家就会倒台。

“行了,别说那么多春秋大义,高风亮节了……”见从徐景昌嘴里掏不出话来,李佑不耐烦得挥了挥手,打断了徐景昌的话,说道,“要表忠心,要攻击燕王,去皇帝面前说更有用,跟我说有个屁用!”

“呃!”被李佑打断的徐景昌,很是不爽,想起李佑溺过水,决定先原谅李佑,于是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你说的对,那些家国大事与我们两个孩子何干?我们京城双害只管吃喝玩乐,跑马走鹰,祸害良家!”

“停停停!京城双害?!京城双害是什么意思?”李佑听了徐景昌说出京城双害四个字后,有些懵圈了。

听听这四个字,就知道不是什么好鸟!再听听两人做的事,有些不着调啊……

“李佑,你该不会真的溺水溺傻了吧?”徐景昌像是有些不认识李佑一般,往后退了一步。

“从水里出来后,好像忘记很多事……”李佑假模假式地揉了揉脑袋,装出一副头疼的样子,说道,“我查了书籍,书上说,去地府的人要喝一种孟婆汤,喝了之后便把以前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

穿越而来,不记得前尘往事,总归要有个说法,思来想去,李佑决定把这个责任推给地府的孟婆,毕竟神鬼之说,在这年代非常盛行,信众也很多。

反正李佑是魂穿,肉体还是那具肉体,谁也看不出破绽。

“啥?你落个水,还去了趟地府?”徐景昌听了李佑的话,惊得下巴差点掉地上。

“应该是吧?否则我也不能把以前的事都忘了啊?”李佑说完,叹了一口气,“我醒来这么多天,一直在寻找原因,翻遍了书籍,好像只有这一个解释能说得通了……”

站在两人身边的春兰,听了李佑的话后,有些恍然大悟。

难怪少爷落水之后,醒了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下人也不打不骂了,态度还很温柔,脾气好了这么很多……

不过,少爷什么时候看的书?

难不成是趁着自己睡了之后,秉烛夜读?

李佑才不会关心春兰想什么呢!他现在关心的是怎么解除困境?

削爵圈禁,那是远虑;皮鞭抽身,这是近忧!

不知道宁阳大长公主会不会言出必行,但凡事要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

跟徐景昌聊了几句,就将他支走了,李佑自己搬了个太师椅,放到了院子里,晒起了太阳,开始思索起对策了。

“少爷刚刚说,他掉水里后去了趟地府……”春兰拉上夏荷几人,坐在风雨连廊上小声说起了悄悄话。

“少爷一人手持钢刀,从十八层地狱杀了出来……”

“少爷率领五百孤魂野鬼,与地府牛头马面大战……”

很快,曹国公府流传出不同版本!

“曹国公府的小公爷到了地府,和十殿阎王战了八百回合,将他们打败,修改了生死簿……”

“得知小公爷阳寿未满后,岐阳王禀明太祖,率领麾下八十万将士护送小公爷还阳……”

南京城中,很多百姓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华灯初上,大地已经沉睡了,除了微风轻轻地吹着,除了偶然一两声狗的吠叫,冷落的院子是寂静无声的。

太静了,李佑身上披了一件厚厚的狐狸皮大氅,坐在院子里,看着半空中的月光,犹如朦胧的银纱织出的雾一般,洒落在在树叶上,廊柱上,扶手上,闪现出一种庄严、圣洁!

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李佑否定了一个又一个的想法。

“少爷,夜深了,该睡了,院子里冷,咱们回屋吧?您身子骨刚恢复,经不起折腾……”站在一旁的冬梅,搓着手!

“什么时辰了?”李佑扭头看了看冬梅,问道。

“戌时四刻!”冬雪赶紧回道。

古人计时,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以天干计,戌时相当于晚上七到九点;一个时辰分作八刻,一刻十五分钟。

戌时四刻就是晚上八点,心里默算了一下,李佑开始哀嚎,特喵的才晚上八点,搁在穿越前,刚下班,夜生活还没开始呢,现在却要上床睡觉了……

李佑也想“高爇银盘百枝火”,点上蜡烛,来个秉烛夜游,但前几天的经历告诉他,那就是痴人说梦!

就是把屋子里点满了蜡烛,都比不上一个五十瓦的日光灯……

亮度不够也就算了,味道还难闻,如果点上十支蜡烛,那个烟的味道能熏死人。

搬着凳子回了房间,秋菊躺在床上给李佑暖床,李佑看了之后,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这该死的封建社会,也太奢靡了,居然用人来暖床……

不过,叹气归叹气,钻进暖暖的被窝,闻着被子上的香味,李佑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一切。

“你们都去睡吧!”躺在床上,李佑冲秋菊和冬梅两人摆了摆手。

秋菊和冬梅退了出去,李佑躺在床上,瞪着大眼睛,望着屋顶的檩条,开始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现在李佑满脑子就两个字——破局。

历史上,人人都说李景隆是个草包,身为历史爱好者的李佑知道,这是大多数人以结果来推导过程,典型的“史书一句话,剧情全靠编”的推测而已!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历史上的史实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

毕竟建文朝大部分的史料,都在朱棣上台后,被朱棣下旨焚毁,能够传世的史料,都是由朱棣的心腹编撰,经朱棣本人修改才保留下来的。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