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避虚就实,要的是要做事的人,像陈宽纵是二甲亦难助大明分毫!”
……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科进士面试结束从里面出来,大家观察他们的反应,或多或少看出一点端倪,而大家一致以为三甲进士并不是陪着走过场。
至于这里是否存在大量的内定人员,却是不得而知了。
像早前一直盛传状元郎唐寅结交财大气粗的徐经从宋澄那里买到会试的考题,直到现在都有人视为有内幕,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确实是有人恶意中伤。
李威的心里显得更加的紧张,因为他不仅是三甲进士,而且没有什么家庭背景,以后必定是偏远知县或一府推官。
“李威!”
终于,轮到他面试了。
李威在其他面试者的目光中,显得紧张地走向了那个面试厅。
为了缓解自己的紧张,他将心一横,伸手狠狠地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肉,通过肉体的疼痛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跟随一个吏员进到里面,只见几位面试官正襟危坐,目光如炬,而坐在正中央的自然是外事部尚书新土伯刘璋。
“李威,若你跟随一个将军奉命前往某岛的一个大部落,这个将军统治这个部落后,便想留在这里自立为王,你该如何是好?”外事部尚书新土伯刘璋眼睛都不抬,问题是由旁边的属官进行提问。
刘璋此刻的注意力并不是李威身上,而是突然想到自己人生的侥幸。
虽然当年他并没有实质性叛变朝廷,但终究选择向朝廷辞官,已经有举家移居美洲大陆的想法,所以弘治对他不追究且保留爵位已经是隆恩浩荡。
他亦是认识到了自己的政治错误,所以在随后几年主动承担土豆、红薯和玉米的推广工作,加上他其实偷偷带回一些黄金土豆种子,对整个华夏颇有很大的贡献。
原本是他赎罪的举动,结果意外得到皇帝的关注。
朝廷新创立外事部,弘治皇帝突然将他召进皇宫面谈,由于自己确实还是想要为大明王朝做事,结果皇帝将这个新设立的衙门交由他执管。
今日他掌管的外事部跟其他部级衙门一般,对前来面试的新科进士进行筛选,可以留下他所认为最为合适的人才。
当然,他这个外事部尚书虽然拥有绝对的人事权,但知晓这是皇帝对他们尚书的信任,所以亦是一切以挑到最好的人才为目标。
至于那些想要走关系内部的人员,却是直接拒之门外,这既是对皇帝的基本忠诚,亦是他外事部在各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必然做法。
既然皇帝给了他重新再来的机会,他不仅要将外事部经营好,而且还要力争上游,成为助弘治皇帝开创全新盛世的名臣。
李威连想都没有想,当即给出答案:“吾从之!”
咦?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