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诸臣站定后,内侍王中喊道:“天子陛临,诸臣拜见。”
所有大臣全都举起朝笏,恭恭敬敬的对着朱允炆拜见:“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允炆挥挥手,面色冷毅道:“诸臣平身。”
诸大臣这才站起身来。
内侍王中又喊道:“诸臣礼毕,奏报国事。”
齐泰眸子有些紧张,不知道为何,他今天总感觉心绪不宁,昨日天子说话就开始奇奇怪怪的,令他十分不安。
他深吸一口气,正准备站出身来奏事。
朱允炆却摆了摆手,淡淡笑着说道:“诸位大臣,朕有话要说。”
“朕本幼龄,承蒙洪武皇帝以大明国事相托,常自惭愧,朕登基以来,深感国朝之重,需仰赖诸位洪武皇帝留下的臣工,古人云,国有贤臣,圣天子垂拱而治,此言不虚,故而有几件大事,要在今日诏告诸臣。”
“其一,乃是将各地所奏奏折,分为轻重缓急四等,在六部各设通政司,轻事小事,六部主管可在通政司自决。”
这是放权,给予六部主管,六部尚书决定一些小事的权利,对于六部官员是好事。
所以所有六部官员全都眼睛一亮。
“其二,在六部之上,设内阁,选新科进士,翰林等,组建内阁文书房,将重事,急事等奏折,悉数交入文书房,先行草拟解决之策,报与内阁。”
“内阁,选我朝稳妥持重老臣六人,每逢大事,重事,急事,内阁阁臣票拟选择良策,报与朕的内庭,交于司礼监呈报于朕,由朕自决。”
“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兵部侍郎齐泰,翰林院编撰黄子澄,刑部尚书暴昭,户部侍郎夏原吉,为官清正,功勋卓著,品德干练,处事稳妥,自今日起,入内阁行走,参预机要事务。”
“日后但凡国之大事,诸位阁臣可票拟决策,报与朕前,还望六位阁臣相辅相成,为我大明之辉煌崛起而奋斗!”
说了句大白话,朱允炆深吸一口气,一下说了这么长的话,他也感觉口水有些干。
这几句话让在场诸臣,尤其是文臣震惊了一脸,同时又是狂喜,他们敏锐的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尤其是一些青年才俊,新科中举后在翰林院担任编撰的大臣,因为内阁的文书房只选取新科进士翰林,这等于是大明阁臣预备役基地啊。
户部侍郎夏原吉还比较年轻,闻言感觉天上砸下来金箔,整个人都是晕的。
他这户部侍郎想要做到尚书,没有个十几二十年机缘够呛。
如今天子直接提拔他当内阁阁臣,参预机要国事!?
我这是在做梦吗?
他掐了掐自己的大腿,确认不是之后,慌忙跪地谢恩。
刑部尚书暴昭虽略有吃惊,却也没有失色,也跟着谢恩。
齐泰和黄子澄都傻眼了,又惊又傻,谢恩都是本能的谢了恩,然后起身两脸懵逼。
他们惊讶于,之前那个事事都要请教他们的青年皇帝,怎么开始自己做决策了,而且这内阁之事,和太后商量了吗?
李景隆和徐辉祖也是有些懵。
但李景隆还是很高兴的跪地谢恩,他其实很不满齐泰一个文臣压在武将勋贵之上,而且齐泰还一直觊觎兵部尚书的位置,要真让齐泰主管兵事,李景隆的权势会小很多。
徐辉祖则是深吸一口气,谢恩后感激地看向朱允炆。
他虽说在军中也极有威望,但是在圣上心目中地位不如李景隆,如今忽然高升,也是稀奇,看来天子有识人之明,真乃是仁君圣君啊!
“此乃是其中一件大事,还有几件。”
“前些日子,朕登基之时,就赦免了江南地区的重赋,自此江南百姓得益,但朕深感百姓疲敝,朕决心在明年改元永乐新年伊始,在大明全国,免除人头税!”
“什么!?”
这件事情太过于轰动,一下子所有人都呆住了。
饶是李景隆徐辉祖久经战场,在战场上厮杀过,也都呆呆地看向朱允炆。
齐泰更是惊讶道:“陛下,不可啊!”
“人头税乃是国之大税,一旦放开,我朝赋税从何而来?”
齐泰出口问道。
朱允炆冷冷地扫了他一眼,厉声道:“齐大人,时代变了……”
“朕未请教时,还请齐大人莫要开口。”
他的眼神十分冰冷。
齐泰吓了一跳,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
朱允炆又说道:“关于取消人头税,朕如今只是在跟诸位臣工商议,下朝后,当朝所有六品以上官员,新科翰林,进士,都可以给朕写折子言说此事。”
“此外,各地赋税,繁杂颇重,百姓困顿,生活疲蔽,朕既登基,决心为天下百姓减负,自明年永乐元年开始,除了免除人头税外,施行一条鞭法,此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火耗归公!”
这又是一个大地震,场中顿时骚乱起来。
立即有大臣交头接耳,同时举着朝笏站出,准备说话。
朱允炆却举了举手。
身边的内侍王中见状,站出身形来,大声呵斥道:“肃静,肃静!”
朱允炆直接大喝道:“锦衣卫,锦衣卫!”
当即有一大队锦衣卫,持刀举杖,站在了宫殿之外。
“再有人交头接耳,喧哗朝堂,直接给朕叉出去!”
朱允炆大喊道。
自从早上手上亲手沾了人命之后,朱允炆感觉自己的胆气呈几何倍数增长,这个时候他胸中的杀气和豪气十分浓重,希望这些朝臣不要触到自己的刀口上。
幸亏,经历过洪武朝的这些大臣,还十分乖巧。
甚至恍惚之间,他们在朱允炆身上看到了洪武皇帝的音容笑貌……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将一条鞭法的原理讲了一遍。
其实所谓的一条鞭法,就是合并赋税和徭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同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
以往的朝廷,都是按照每一户出人丁的方法出徭役,现在则是改为按照你家的人口,你家的田粮来摊派,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公平,以往朝廷征收赋役是只收米麦稻粟,现如今改为可以折合成银两,如果有钱的人家,不想服徭役,可以用银两代替,如果没有银两,可以用等价物,如丝绸,麻布,漆器,茶叶,盐巴等等,官府用银两去雇人来应承,需要给钱。
在洪武年间,各地有许多粮长,里长,这些地方乡绅族老在各地县学生员配合下,丈量田地,收取赋税,收的好的还能直接提拔做官,洪武皇帝就提拔过一个表现突出的粮长做户部的侍郎。
如今,废除粮长和里长征收粮税,一律改为“官收官解”。
赋税,直接摊派给各地县府衙门,县太爷的重要政绩,就是收取赋税。
“朕行此赋税法,是为天下万民计,取消人头税,不知多少百姓受益,多少孩童婴儿得活,一条鞭法简洁税收,让大明百姓能得结余,不会被地方士绅盘剥,此为天大的良策。”
“此赋税法还是草案,有许多不完善之处,诸位臣子,在下朝之后,可给朕上奏言说,完善此策。”
朱允炆眸子扫了扫朝臣,有的人惊讶,有的人欣喜,有的人则是面无表情。
而许多年轻的翰林,比如受命征召,在翰林院编撰《明太祖实录》的杨士奇,在翰林院的方孝孺等大臣,纷纷眸子迤逦,望着朱允炆心潮澎湃。
刚刚获得提拔的阁臣夏原吉,也是眼睛瞪大,心中涌起滔天波浪。
“除了赋税法,还有一事……”
“燕王朱棣,乃是诸王之长,朕初登帝位,不谙军事,决心封燕王为大将军王,征北大将军,统领大明对北元战事,不日他进京之后,即刻加封印册。”
“朕的话说完了,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