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章 中书台(1 / 1)锅思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卢尚书,这次朝廷封赏,你对朕可有什么不满的地方?若是有什么,你尽可直言不讳,朕绝不怪罪。”

刘辩表现的倒是亲切,更是亲自给卢植倒酒,以示尊重。

“臣卢植不敢,陛下你对我的赏赐合情合理,臣没有异议。”

“卢尚书,你说的可是不敢,而不是没有意见,看来还是颇有微词啊?”

刘辩笑容可掬,似乎完全不恼火。

“卢尚书,你确实该有意见,朕流落洛阳城郊的时候,是你和闵贡率先领兵保护朕与陈留王的安全。朕亲口给你说的,这功高莫过于救主,等朕回洛阳会重用重赏于你,自己一定会铭记的你功劳。

但事实呢?朕只是不痛不痒赏了一些财物给你,你观并州刺史丁原,他不过是迫于无奈效忠的,朕竟给了三公级的骠骑将军,这对你而言,是根本没有公平二字的。”

卢植感觉自己眼眶有些湿润,强忍泪光说道:“丁原将军虽说无奈之举,但终究是他帮了陛下,现在又实实在在交纳军队给朝廷,确实应该重赏。

这样还可以昭告天下,朝廷的宽宏大量,只要他们愿意效忠大汉,朝廷自然不会追究前罪,对朝廷有利。”

“陛下说我这些做什么?臣不是与你说过了,臣做的皆是份内之事,这一切事情是不求陛下赏赐。”

刘辩说的这些话语,卢植内心瞬间有了触动,他对这次赏赐的事情,已经再无任何介怀的地方。

“卢尚书,有功自然该赏,这理所应当,难道你想朕做无道昏君,还是你想讨份清闲,如今的朝廷可正是多事之秋,朕还想你与朕一起携手努力,我们君臣共同治理大汉江山,令天下太平、大汉百姓安居乐业。”

卢植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不是他自谦,只是按照他现在的官职,难道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吗?

“卢尚书,你心中有疑问,朕既想要你做大事,现在又不给你升官,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啊?你想的是没问题,这位高权重方才可以做有些事情。否则,以你如今这尚书的官职,朕估计会有不少人故意给你设卡。”

“陛下明鉴,臣若真是辅佐陛下做些实事,确实是需要高位重权,这可不是臣想贪权,只是真会做事方便些。”

刘辩话说明了,卢植自然同样愿意开诚布公,若是没有高位权力,他要做什么事情,难免会处处给人掣肘,不要说是帮皇帝什么了,他自己肯定还要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朕对你的官职已经有了考虑,因为想要再与你商量一下,所以朕没有急于朝堂公布。”

卢植有些好奇,这会是什么官职?

“这尚书台的事务繁杂,朕自然需要体恤一下王允王尚书令。朕初步考虑,这尚书台的部分机构和事务可以独立设置一新机构,这名称暂时唤做中书台。

中书台对朕负责,具体是议定我大汉的军政大事以及朝廷重要官员的考核任免,比如九卿和他们的属官,尚书台的属官,以及地方州郡的长官人选。

这另外,中书台的人还要负责书写诏旨。”

这书写诏旨的事情,自己一定要给卢植重点强调,刘辩虽然已经开始练习毛笔写字,但这又是毛笔,又是繁体,自己想几天的时间成功,这根本是不切实际。

而刘辩想的办法,是寻人代笔,中书台自是首选,只要圣旨写的意思还是他自己的意思,这边便没什么不妥当。

“陛下,这可是大事情,我们还需征求太傅、三公还有王尚书令的意见。

如果是这么草率做事,这朝局难免会动荡不安。”

“卢尚书,朕明白你的意思,你是害怕王尚书令不肯分权吗?另外,中书台只要一设立,对于太傅和三公的权力肯定都会有所影响,他们反对似乎是人之常情。

今日,我们先不说这些事情,朕想征求你的意见,这中书台一经设立,这中书令一职,卢尚书你可有意乎?”

卢植他虽然还不甚了解这个新机构中书台,但从刘辩的语气和中书台负责的事务,他不难发现,这自然是真正的实权要害部门。皇帝现在命自己做这中书令,足以说明给他的信任。

“陛下,你命臣做中书令,臣便做这中书令,我绝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卢尚书,你有这份信心太好了,这中书令舍你其谁?太傅和三公他们的话,朕会亲自给他们说明情况,大家应该会理解朕的用意。”

刘辩不再言语,径直给卢植说起自己对中书台的构想。

“朕设想的是,这中书台,有中书令一人,他与尚书令王允平级,皆是秩中二千石。有中书侍郎两人,辅佐中书令,他们秩真两千石。再有中书舍人十数名,具体可视政务多少确定人数,他们是秩千石。”

尚书台虽名义还是少府属官,但实际早已成为独立运转的机构,刘辩更是借这次封赏的机会,给尚书令与九卿相同的品秩和俸禄,实实在在提高了尚书台的地位。他只说这一点,王允不对自己感恩戴德吗?他要设立中书台的事情,王允这个尚书令他好意思反对吗?

“中书台毕竟是一新机构,以后具体的人员还可以视情况再做调整,但是中书令,朕以为非你莫属,你方才亦同意了朕的提议。

卢尚书,朕与你分头行动,你负责寻找干才,用以充实中书台,朕亲自去给他们说这事情,这么大的事情,确实应该和他们打声招呼。

否则,朝廷难免有人说什么,朕是独断专行了吧?”

“臣卢植遵命,一切听陛下吩咐。”

“卢尚书,如果你想要谁,但是他们不愿放人的话,你尽可以说是朕的意思,朕只有一个要求,中书台全部要是我大汉的能才、干才。”

“臣明白,我知道怎么做了。”

刘辩送卢植离开,打算这会儿趁热打铁,索性敲定中书台的事情,他相继命人请了太傅、三公和尚书令,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好在基本算是同意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