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曹卫东出于兴趣,了解了一下创办报刊的流程。
然后他才知道,原来在大陆创办一家报刊是非常难的事情。
首选必须拥有刊号。
而刊号是国家专控的,只有拥有资质的出版社才拥有。
其次需要挂靠单位。
因为国家有规定。
个人是不允许经营报刊报社的,必须有挂靠的单位才能够办理这些手续。
不过在六十年代的港城。
以上这些麻烦步骤都可以省略简化。
只要有钱就行。
而且丁平侯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人脉宽泛,很快就帮曹卫东跑通了所有手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丁平侯跑通手续的次日,曹卫东就施展出自己的“钞能力”,重金将信义巷的底商整体买了下来。
房东收到钱的时候都惊了。
然后他飞快办好了过户手续,一熘烟的跑了,生怕曹卫东反悔。
曹卫东看着自己整体买了下来的底商,脸上露出狐狸般的笑容。
这个年代,还处于一铺养三代的黄金时代。
在未来。
这个底商会以百倍、千倍的价值增长!
对曹卫东来说,这才是真正的一本万利的交易。
曹卫东看了看左右,还觉得有些不过瘾,干脆将底商左右的铺面一并买下,并且请人将几个铺面打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足以轻松容纳百余人同时办公的巨大办公园区。
至此,面前这栋位于信义巷黄金位置的三层大楼,彻底属于曹卫东了。
丁平侯震惊的嘴都合不拢了。
他知道曹卫东有钱。
毕竟文华大酒店壹号套房,人家可是一口气就租了三个月的9!
可是丁平侯万万没想到,曹卫东竟然这么有钱,直接买下了一栋楼!
这也太夸张了吧?
曹卫东语气平澹的解释道。
“丁先生,我只是单纯觉得买一栋楼办公比较方便。”
丁平侯。
“.......”
他明显被噎了一下。
最后也只能强笑道。
“是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曹卫东心里,对自己刚才的装逼行为打了满分。
不错,这才是大老该有的姿势啊......
接着曹卫东环顾这条街道,心里有些蠢蠢欲动。
他随身空间里有无数物资。
拿出极少一部分变现。
就足以拍下整条街了。
只不过曹卫东思来想去,觉得这样还是有些太显眼了,很容易引起他人的觊觎。
“算了,反正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慢慢来。”
曹卫东幽幽的想着。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丁平侯和王守义奔走相告,总算是拉来了一批员工。
这就是文港报的骨干了。
至此,员工、场地、办报手续这些都齐全了。
剩下的就是开业及首刊报了。
这时候丁平侯特意请了一位风水大师问事。
在看过风水后。
大师告诉丁平侯,一定要在8月20号当天正式开业,可以保佑文港报顺顺利利,逢凶化吉。
时间太紧迫了。
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
但丁平侯却卯足了劲。
对丁平侯这种迷信行为,曹卫东也就默许了。
毕竟港城人信鬼神之说,他也要入乡随俗不是。
很快就到了八月二十号。
这天一大早,曹卫东和丁平侯共同创办的《华港报在港城注册并正式创刊。
在员工大会上。
曹卫东以创办者的身份,首次发表致辞演说。
“我叫曹卫东,是一名华侨,同时也是一位作家。”
曹卫东做着自我介绍。
“来到港城后,我就深深爱上这片土地,当时我曾经发誓,一定要为这片美好的土地做些什么,所以我选择了写作的道路,希望能推动港城的文化建设。”
“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在之后的日子里,我创作出了《诛仙这部作品,并且深受大家的喜爱。”
台下响起一阵会心的笑声。
曹卫东也笑了笑,接着他音量提高,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
“不过我发现,港城报社良莠不齐,出于自身的理想,我和丁先生共同创办了华港报。”
面对报社的所有员工们,曹卫东声音康锵有力,语气中满满的爱国情怀。
“我希望《华港报的定位,是走严肃社评和轻松通俗文学兼容并包的中间路线。”
“《华港的名字,其实有两重寓意。”
“其一,我们与内地骨血一致,都是炎黄子孙,不应数典忘本,要互帮互助。”
“其二,我们应以弘扬、传播华夏文明为己任,维护“公平与善良”。”
“这就是我创办华港报的立场!”
报社员工们纷纷鼓起掌来。
丁平侯激动的说道。
“好!这才是港城需要的报纸啊!”
曹卫东见氛围烘托起来,语气转的轻松。
“当然,情怀是不能当饭吃的,大家对我不熟悉,或许是看在丁先生的面上才来华港报社工作的。”
“咱们以后相处的时间还很长.......别的许诺我或许无法做到,但有一点可以保证。”
“所有在华港工作的员工都是我的家人!”
“你们每个人的工资、福利,在整个港城的报刊报社行业,一定是第一梯队的!”
这下,掌声变得更激烈了!
他们对曹卫东不熟悉。
对华港报也很陌生。
但。
通过曹卫东的演讲。
他们知道。
自家老板是一位性格率直的人。
跟着这样一位老板工作,一定不会太差就是了。
丁平侯和王守义相视一眼。
脸上都露出笑容。
华港报的开局还算不错。
这把稳了!
只不过很快,残酷的事实就给了丁平侯一记沉重的耳光......
.......
九月的某天清晨。
大风。
厉雨。
天空阴沉的厉害。
路上行人匆匆。
今天一大早,港城天文台观测到“风球”的路径,并且发出了一号戒备信号。
一个小时,天文台改发三号强风信号。
而随着风球临近,港英政府终于正式发布了今年首个“八号暴风信号”。
港城是一座临海城市,平均每年都有一两次台风光临,因此市民们已经见怪不怪。
但正因为经历的多了,也就自觉敬畏起来,开始紧锣密鼓的开始进行防汛的准备工作。
林垣东持着伞,同学校门卫打过招呼后,走出港城大学。
他打算趁台风正式来临之前去距离学校不远的信义巷转转。
听说那边新开了一家报社。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