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国通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总共12卷22册,1400万字!
沈明对《中国通史》倾注了大量精力,因为它非常详细地介绍了所研究的史料。
其中既包括文献的,也包括考古的,既有当时人写的,也有后人写的。
沈明一边学习,一边考证,碰到感兴趣的,还要额外查阅资料,很耗时间。
因为每天早上都得买书,所以沈明每天起床后干脆长期驻扎在汉唐书城。
上午9点半买好书,10点包场旁边的咖啡厅,一坐就是一天。
做的读书笔记轮回后就会消失不见,沈明必须全部用脑子记下来。
五年后,沈明读完了这部著作。
他在学习的同时,也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信书而不尽信书。
这个系列里很多内容有待商榷,沈明听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
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沈明又花了四十年的时间,深入学习了《二十四史》。
这套书,很多领导老板都会在办公室或者书房摆上,但真正翻看过的寥寥无几。
这套书总价才1000多块,平均下来,一本1000页厚度的书,价格连20元都不到,真可以说是非常超值了。
知识是无价的,可偏偏知识又是廉价的。
普通人即使知道它便宜,也不会碰,为何?
因为对普通人来说,首先是读不懂。
就随便举个例子吧,沈明从后汉书到隋书这几部,读得头都要炸,随便找一句:
今圣上之育斯人也,朴以皇质,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为仁。壹天下之众异,齐品类之万殊。
这里骈体太多,对普通人很不友好。
其次,普通人看这个,难以带来直观收益。
大量时间成本的投入,没有经济回报,是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所不能忍受的。
尤其是一线城市,卷的厉害,生活成本太高了,有人下班回去还跑会滴滴呢,天天看这些,房贷车贷怎么还?
而且,对多数人来说,《二十四史》枯燥且乏味,即使倒贴钱,也坚持不下去啊。
沈明花了五十年的时间,基本对中国古代史有了一个比较通透的认识。
除此之外,先秦各家流传下来的典籍或残篇沈明也花了几年的时间阅读过。
秦汉时期的著作,如《淮南子》《盐铁论》《论衡》等涉及政论的内容也都看过。
沈明愈发感觉,其实通览和熟知,意义并不大,无非只是记住典故和大事件,多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读中国古代的史书,沈明喜欢去体悟和反思什么是人心,什么是人性,什么又是社会。
能读懂并牢记这三样,再加上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规律的认知,那么即便书中的人物和故事他没有全部记住,也是成功的阅读。
因为读完后,沈明发现自己的眼界开阔了,视角不再局限于自己所在的位置,也不再完全用单个人微观感受去思考身处的世界。
慢慢地,沈明对不同阶层的思想和利益有了更加客观和深刻的认知。
沈明试图掌握古代整个社会的律动,设想自己处在那些事件的中心,会有怎样的应对。
他逐渐发现,一切冠冕堂皇天花乱坠的理由,都为了隐藏不可告人意图的障眼法。
他逐渐理解了什么是利益,什么是欲望。
多年的历史学习,沈明看到的古代世界和人心都是赤裸裸的。
这也愈发坚定了沈明培养自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