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8章 辽东战事 1(2 / 2)漠北剑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长安的时候,就已经听到奏报,说是各地有很多百姓逃离。

来到幽州之后,才发现情况是如此的严重。

河北道靠近燕山的很多村庄,居然已经空了。

官府人力不多,燕山山脉又太长,根本封锁不住。

因为他们不是大部队,基本都是三五十人的小部队,而且行礼之类的都没有携带,所以轻装前进,比较方便,随便找个山脊,都能过去。

后来,调来了驻军来封锁几个大的山谷入口,结果效果也不是很大。

以来这里的百姓士兵,都是一起的,士兵即便见到逃亡的人,也不会拼命的阻拦。至于理由,则是他们也知道,草原的日子是什么样子的,家乡的父老乡亲过去,能够过的比这里更好,为什么要拦呢?

万一拦住了自己的二大爷之类的,再被官府给砍了,家里人还不揍死自己。

而且,那里的福利待遇自己也都了解了,只要去了,田地啊,帐篷啊,耕牛啊,各种农具啊,全部都是分发的。

其他的就是,各种药物比较便宜,粮食也比较便宜,棉衣棉被更不用说了。

自己如果不是呆军营里面出不去,恐怕都想过去修城修路了,那里修路可是有吃有住还有工钱拿的。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孩子们能够上学。

中国百姓对于子女的读书教育问题,可是世界上最重视的。

中原这里,孩子根本没有机会读书识字,只能一辈子接着一辈子给地主当佃户,给权贵世家当奴仆,没有任何的改变自身的机会。

可是现在草原已经没有奴仆了,连俘虏都是只工作固定的年限,就可以释放了。

各地还都建设了学校,孩子都可以过去上学。

不仅仅是上学不要钱,衣服鞋子每年都发好几套。吃饭住宿都不用钱,吃的饭比自己还要好。

听说以后还要推广奶粉,让每个学生都喝上牛奶,这样才能长的结实。

周建武不由得摇了摇头,这些百骑司打探的消息,深深的压在了自己的心头。

可是自己却无能为力。

他也知道,如果他想改革的话,朝廷官员和世家不会同意的。那样必须要见血,和商鞅变法一样,强力推行。

所以这次,借助征伐高句丽的机会,周建武把各地衷心自己的军队都集中起来了,准备这次战争过后,便把这支军队调往长安,紧紧的抓在手中。这样才可能推行自己心中的政策。

“报,陛下,前线军情。”帐篷外,响起了李君羡的消息。

“拿过来吧。”周建武说道。

李君羡听到后,进入帐篷,将军报双手递给了皇帝,皇帝接过后,看了起来。

高句丽政权形式和中原差不多,都以耕地为主。所以他们那里的城池,修建的也比较坚固。一些战略要地,也是依托山河修建的防御工事。

高句丽的纵深防御体系,是以辽河为第一道防线,当然,现在还没有千里的高句丽长城。第二道是以绵延的千山山脉,为第二道防线,在各处重要的战略点,也都修建了坚固的城池,用来驻守。第三道防线,则是鸭绿江防线。

防线还是次要的,关键是辽东的天气,变化多端。

一般十月份到第二年的三月,都是天寒地冻的,很多中原士兵到此,在没有棉衣御寒的情况下,还是不能适应这里的天气。到了六七月份,就是雨季,河流泛滥,土地泥泞,在没有修筑水泥路,硬化路面的情况下,粮草运输是个巨大的问题。

能够进攻的时间,一般来说只有三月下旬到六月这几个月,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攻克依托山脉建立的城池,确实有很大的困难。

这样周建武也都明白,天气,雨季的问题,也是无法解决的,只能增加兵力了,所以这次才带了十几万人出征,希望一次把高句丽打残。

而且出兵日期,也提前了一个月,在二月份的时候,便已经出兵了,先是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六万人,先行渡过辽河,进攻高句丽。

自己领兵四万,负责后军压阵,充任中军。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