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上的两个基本国情,许靖委婉的劝谏刘禅不要答应糜旸的东征之请。
不然一旦造成关中空虚,那后果是很难预料的。
在许靖看来,刘禅不答应并不会影响到糜旸的决策。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嘛。
刘禅不答应,只是表明了一种态度,那就是朝廷不会大举支援荆州。
这是最稳妥的方式。
以许靖在朝野间的地位,他的公开上书定然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赞同许靖的人,随后皆纷纷附议,向刘禅递送了奏表。
奇怪的是,赞同许靖的人中,竟有不少是东州系的官员。
东州系官员,在朝中的势力稳居前三,而他们向来是以糜旸马首是瞻。
没想到在这件事上,他们竟会支持起许靖。
对于这一点怪异,许靖倒没想的太多,许靖只觉得东州系的官员都是些明事理的人。
而刘禅在看到那些奏表后,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
这些人,是来阻止他日后封禅泰山的?
不得不说,刘禅的脑回路很简单直接。
简单直接到,刘禅都想直接下诏骂那些上书者了。
好在刘禅的诏书会先送到诸葛亮的手中。
见刘禅这么气愤,诸葛亮不久后就了解了来龙去脉。
而在了解过后,诸葛亮瞬间就笑了出来。
孟光、射援、庞义...
看着这些往日俱奉糜旸为首的大臣,公然地站在许靖的身后,诸葛亮几乎是一眼就看穿了真相。
“子晟,这是在送礼给我呀!”
诸葛亮笑着对杨仪说道。
听到诸葛亮的话后,杨仪亦会意的笑了出来。
一直跟在诸葛亮身边的杨仪知道,糜旸上那道奏疏,明面上是想着向朝廷请求支援。
可实际上以当下局势来说,朝廷的支援对糜旸根本算不上紧要。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大司马孝心可嘉。”
等拱手夸完糜旸后,杨仪看向诸葛亮问道:
“明公,许公声望非同一般,仪认为我们不可坐视事态发展。”
杨仪的言外之意是,想暗中鼓动一些人来反对许靖的言论。
唯有互相辩驳,才能将局面给继续铺大。
直到铺大到,偌大一座长安城都容纳不下的地步。
面对杨仪的提议,诸葛亮并没有同意。
诸葛亮看了一眼杨仪说道:
“放心吧,子晟行事向来周到。
他会布有后招的。”
诸葛亮的笃定,让杨仪放下心来。
而诸葛亮的下一句话,更让杨仪的心变得激动。
“暗中传令给子龙,让他将军务交给历侯后,速速返回长安。”
说这句话时,诸葛亮下意识地将手按在了案上的一柄宝剑上。
君子藏剑,相时而动!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