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尹启航咕咚灌下一杯啤酒,拍着陈和的肩膀:“老陈啊,不是我说你,你说这次回来算什么,高考该录取的都录取了,现在把你摆什么位置?”
一番话戳中陈和的心病,他苦着脸询问:“华清大学和京都大学就不能考虑优先录取我?”
四人同时摇头:“不能!”
陈和大失所望。
杜仲海缓缓说道:“我们学校都要按照章程办事,没有上层指示,也不能随便开后门吧,何况你现在家喻户晓,全国人民都盯着你呢。”
陈和仰头喝了一大口酒,想借酒消愁。
尹启航接过话:“就算招你来我们学校,这算什么,我在上面讲课,你坐在下面听,我是不是要说,这位同学,请你教教我们可控核聚变怎么弄的?这也太不像话了吧!”
说着头摇得想拨浪鼓一样:“不行,我看不行!”
陈和再次请求:“没有什么办法吗,我保证上课时不乱说。”
杜仲海和宋博文毕竟年龄大,不忍心再捉弄陈和,两人哈哈大笑:“好了好了,跟他实话实说吧。”
尹启航仿佛没过瘾一样:“唉,沉不住气。”
随即笑着对陈和说:“我亲爱的院士,您在说什么呢,您看这个?”
说着拿出邀请函递给陈和。
陈和接过一看,松了一口气,然后白了尹启航一眼:“肯定是你出的主意。”
“授称仪式随后上层会举办,这也是先让你知道,免得分心。还有一件事就是诺奖的事。”
宋博文把这件事说了一遍。
陈和沉默不语,过了半天才问了一句:“上层什么意思?”
“上层的意思是让你做好准备,再过一个多月吧,去瑞国领奖,这可是我们国家从来没有过的大事啊!”
杜仲海回答。
陈和摇摇头:“可能这次我要让上层失望了。”
四人都不解陈和这句话的意思。
……
第二天,陈和就被有关部门招过去,由华夏工程院和华夏科学院共同授予陈和为两院院士。
同时他成为了华夏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两院院士。
仪式结束后,与科技部门的朱振华见面,谈起诺奖颁奖的事。
三封领奖邀请函递到陈和手里。
陈和拿起精致的烫金纸,是华夏文,上面写着:尊敬的陈和先生,是您的卓越才能,完成了可控核聚变这项划时代的成就,这是人类掌握火种使用以来最伟大的科学事件!新的科技革命由此开始,人类文明之火由您点燃!我评委会特授予您诺贝尔物理学奖。
尊敬的陈和先生,您的常温超导材料使得人类从此摆脱电阻的阻挡,能量的利用效率将会达到史无前例!我评委会特授予您诺贝尔化学奖。
尊敬的陈和先生,您的妙手回春将挽留万千生命,癌症这个世纪难题在您让人叹为观止的操作下,化为乌有。同时也为各种细菌病毒性疾病指明了突破方向,这是自消灭天花以来,人类与疾病斗争取得最伟大的胜利!我评委会特授予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陈和冷笑一声:“诺奖评委会对于夸赞人的用词向来毫不吝啬。”
朱振华微微一愣:“你的意思是?”
陈和说道:“我只有一个要求,如果满足,就去领奖!”
朱振华有些奇怪:“什么要求,你尽管说。”
“就是重新颁发给聂醒民一个诺贝尔奖。”
陈和斩钉截铁。
朱振华有些为难,他也听说过当年聂老因为回国事件,拒绝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后颁发给了另外一个人,这件事在当年还引起不小轰动。
朱振华无法做决定,送走陈和后连忙请示上层。
来到一间办公室内,侯闻书坐在里面,听完朱振华汇报工作,他笑着摇了摇头。
“没想到年纪轻轻,跟我那老朋友这么像!后继有人啊!”
朱振华仿佛明白了,试着询问:“您的意思是?”
“就按他说的去做!”侯闻书一锤定音。
第二天一条国家媒体的通告,引爆全网。
陈和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众人为他取得的成就而震惊,也为拒绝领奖而感到惋惜。
夹杂着这些情绪,迅速在网上掀起该不该去领奖的讨论。
支持陈和的人说,我们华夏国总算硬气一回了,区区诺奖算什么,那点奖金还不够塞牙缝,我有实力得奖,但就不去领,就是玩!
反对者也有自己的观点,说科学无国界,获奖证明我国的科技实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况且这次一下获得三个,在历史上绝无仅有,如果不领奖,实属可惜。
双方在网上做出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只是不见正主发声。
到最后有阴谋论者公然质疑,说这次是政治立场斗争延伸到科技界的表现,陈和是不是被什么人左右了!
事已至此,陈和不得不出面澄清。
他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说是科学无边界,可当初聂醒民获奖时,诺奖组织却成了政治的帮凶,这次无论是谁,只要不按照他说的去做,坚决不去领奖。
他的发声,使反对者和阴谋论者都闭上了嘴巴。
没错,科学无边界,可这群打着科学幌子的组织却无时无刻不是政治的附庸品。
国际上也对此事高度关注,诺奖评委会仿佛受到奇耻大辱,他们发话:“诺贝尔奖从来没有为一个去世的人颁发过!”
然后他们又另外评选出今年的诺奖获得者。
只是那几个人却表示不能领奖,给出的理由是:除了陈和,任何人没有资格获得此奖,如果他们贸然领奖,将会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不是他们不愿意领,而是不敢去领!
诺奖评委会无奈,只得转头向华夏国求和,表示愿意为聂醒民事件道歉,但是奖项真的无法再为一个去世的人颁发。
陈和也不再与他们废话,直接向上层请示,在国内设立一个“醒民奖”,奖项面向全世界,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每年评出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上层很快作出批示:“已提上日程!”
诺奖评委会这才意识到,他们遇到一个强硬难缠的对手,只是为时已晚,诺奖三项大奖落空,颜面扫地,公信力一落千丈。
国际评论无奈地感慨:“华夏国又出了一位聂醒民式的人物,他强硬到不可战胜!可怕的是他才十八岁,未来不可限量,华夏国在他的带领下,必将站在世界最前列!”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