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欺骗(2 / 2)减肥的四眼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贺国光在这个时候求到了周从化的名下。释放的名单上的人却恰好有东瀛间谍的名字。

当贺国光得知这件事的时候就后悔了。

差点就黄泥巴掉进裤裆里,说不清了。

可是贺国光也清楚,这件事既然他已经插手了。那就必须处理干净,不然,被政敌抓住了把柄,到时候失去了委员长的信任,可就和贺衷寒一样坐冷板凳了。

贺国光也不愧司常凯申专门派遣到蜀地的山城行营的负责人。

很快便想到了一个办法。

于是,司亮就被牵扯进来了。

当贺国光把他的想法说给司亮听的时候,司亮不得不感慨这些官员惯例会见缝插针。

贺国光希望司亮能够出面,帮忙协调蜀军和中统之间的关系,让中统接手这些被抓的买办,

顺带还可以顺着这个已经招供的买办追查东瀛间谍的事情。

这样一个中间人除了司亮还真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了。

当然,贺国光虽然也可以直接联系陈立夫,帮忙牵线搭桥。

可是贺国光可是常凯申的心腹。贺国光担心这样贸然的联系中统,还把蜀军也牵扯进去。他也拿不准自家那位小心眼的委员长对于这件事的态度。

原本司亮司不想接手这件事的,可是贺国光却提到了这被抓的几家的买办在外国轮船公司有股份。

只要司亮愿意出手,这些股份可以无偿的送给司亮。

对于股份的事情,司亮并没有太在意。

但是考虑到之后可以借用这些外国公司的船只从国外运送物质。司亮最后还是同意帮忙了。

当然了,司亮也知道吃独食司讨不到好的,和陈立夫沟通之后。

陈立夫出面安排中统的特工接手了这些人。

审查之后要是没问题,放了。这些敲诈来的股份,司亮都分给了蜀地的将领和陈立夫。

远在广德的刘相得知这件事的具体情况的时候,对一旁的邓汉祥吐槽道:

“唉,国府的官员都是这副德行,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从百姓身上搜刮油水,这是从根子上就烂了。

难怪淞沪战场云集了七十万大军,德械师跟税警总团的装备不比我们差,却连打残了的上海派遣军也守不住。

要论说中日国华夏和东瀛之前军力,这个仗不至于打成这样,这才开战才几个月,眼看南京都守不住!”

说道最后守不住南京,刘湘眼里全是失望,重重的叹了口气。

“大帅,你放心,我们集团军可不是国府的那些中央军。抗击倭寇的事情,大家都不会含糊的!”

是呀,局势已经发展到这样的地步了,那就放手打,我们没有了二十三集团军,蜀地留在后方的军队,还能拉出两个集团军,就算我们这代人拼光了,也给后人做个榜样,世世代代跟倭寇鏖战下去,更当初钓鱼城抗击蒙军一样,打他个一百年,让历史铭记我蜀地的军民为华夏的贡献,也不负我们这帮蜀地的军阀白白出蜀了!”

刘湘对自己起家的军队,还是很有感情的。

听到刘相这样说,一帮的周从化和邓汉祥也觉察到他那份浓浓的无奈。

在刘湘看来,二十三集团军还是可以团结抗日的。

可是很多人,任然有不同的看法。

唐式遵刚把任务安排下去。

他的一票亲信就找上门来了,还把在参谋部帮忙干活的唐式勋给叫了回来。

“大哥,我早就想说了,大帅把卫队都派到各旅督战,这是要干什么,要夺权啊!”

“就是,大帅身体又不好,论我说,这个集团军司令就应该你来代理。”

“凭什么让他一个毛都没长全的屁大孩子,来给我们整个集团军做准备计划。”

唐式遵摇了摇头,他是有自知之明的,别说打倭寇心里没底,就是打内战,他也比不上邓锡候,孙震。

在刘湘心目中,论军事才能,只有潘文华才有资格统领大兵团作战,只要刘湘在,号令全军的一定是潘文华。

就算没有潘文华,也轮不到他。

“唐司令,我们从范绍增哪里回来的几个兄弟,怎么安置?”

说话的是刘汝斋,他本身只是饶国华师的一个团长,既然饶国华被架空的事情刘相出面了,他当然要交出手中的兵权。

“别慌,我听大帅说,会在芜湖招兵,到时候,手下就有部队了。”

“军械呢?没家伙,怎么打鬼子?”

“要不,我们给陈诚副司令长官或者顾祝同长官发个电报,在南京附近帮我解决一点军械?”

唐式遵摇了摇头,二十三集团军有刘湘在,军政部不会越级下发军械。

再说,即便军政部破格发了军械,刘相知道之后更厌烦自己,这几个混蛋一点也沉不住气。

“你们暂时不要想其他的,倭寇才是我们敌人,先把兄弟们动员起来,让其他人瞧瞧,我们21军也不是吃素的,打出战绩,我们才有足够的底气去提要求!”

其实之前的会议和刘相私下的谈话,让唐式遵也想通了。

可是这几个家伙一说,他心里顿时觉得憋屈。

几个人见到督战队的人走进,全都闭嘴了。

唐式遵无奈的摇了摇头。

不管会上怎么吵,既然答应了大帅,好好准备打仗,就得落实。

他掏出了21军分到的任务地图,开始安排起来。

各军也都在分发任务地图。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集团军忙碌起来。

不仅要动员当地民众迁徙。

甚至设法把太湖东岸的所有船只,都弄到太湖几个湖心岛上去。

尽量不要倭寇小股部队,依靠船只渡湖泊。

郭勋祺,潘文华,唐式遵已经派出先遣部队了,寻找合适的地段破坏公路,拔掉京杭铁路,把铁轨运到山上,构筑工事。

为了让民众撤离。范绍增就开始欺骗百姓。到处派人散个散步谣言,说一个人到广德当兵,一家就有了去蜀地发财的路费,全家迁徙到武汉向政府报道,就可以领安置费200元,还可以去工厂做工,去找土地耕种。

为了抗战,国府掏空了国库,在武汉堆着几十座金山,几十座粮山。

到了武汉,下辈子就吃穿不愁了。

要赶快去,去晚了都被上海,南京,镇江的一帮狗日的财主组织佃户把名额抢完了!

范绍增当然知道这样做,国府肯定会秋后算账。

为了事后不认账,原本需要盖章的布告上,范绍增都不让士兵盖章。

要知道,虽然环太湖一线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可是富裕人的毕竟是少数,老百姓还是太穷,所谓人穷志短,听到搬迁到武汉会发放路费,到蜀地还会提供工作。

加上东瀛军队在山西屠村灭户的照片。

威逼利诱之下,当地的这些百姓不用蜀地的士兵强逼,一个个的拖家带口的朝着武汉蜂拥而去。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