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惊愕的眼光中,傅忠傅颍心迈着郑重的步子,从人群中穿过,直接走到皇上御案前。两手高过头顶,呈上了建立军校的折子。
当他刚要下去时,朱元璋开口说道:“就站在太子身后。”
对于明君,没有幸进之说,只有酬功之赏。
朱元璋心道:“什么是忠,满朝大臣,傅忠排第二,谁敢称第一。他为了太子与自己相安,能够舍弃到手的教育长职位。
那是太子之下不作第二人想的高位,将来太子继位,一个部院大臣是跑不脱的。”
满朝轰动了,一个二十岁不到,爵位没有,职位也不够参与军国大计的小青年,就这样直立在太子身后。
这是要逆天,徐达在心里腹诽着,皇上的行事越来越看不懂,排挤我们这些老人,就让这些乳臭未干的人来行政、带兵?
殿值太监把傅忠的折子高声念了一遍,朱元璋说道:“傅忠的建议很不错,众卿可有话说。”
你都定调了,谁还敢来捋你的虎须,逆你的龙鳞。
万言当言,不如一默,徐达低着头,等着接下来的风暴。
排在百官最未的方孝孺知道底细,他实际年龄二十七岁,是老朱特选的太子洗马。
大朝会前,朱标跟他谈起即将成立的参谋本部人选时,见太子属意于他,吓得他连连推辞,“我还不到三十,骤登高位,恐怕人心不服。
朱标安抚道:“年龄不是问题,我也曾经对皇上说过此事。皇上笑着说,‘天增一岁,地增一岁,朕赐一岁,不就超过了而立之年吗!’
你去参谋本部,只是替我坐镇而已,重大问题,须得报我处理。这是全军的核心部门,马虎不得半点。”
见大家默不作声,他一边观察百官反应,一边想着怎么推动此事。
他不是个人云亦云之人,太子跟他说起此事,并未具体到细节方面。听到将来将领提拔,全凭军校学习时的成绩和实战战绩时,这是好事呀,他在心里赞道。
朱元璋询问众人意见时,他第一个站出来说道:“此策不错,既提高了将领的军事素质,又杜绝了任人唯亲的陋习,谁行谁上,刀子见红,我第一个赞成。”
有了方孝孺的带头,这是太子心意的风向标,说明朱氏父子是统一了意见的,众臣子纷纷表示附和。
朱元璋:“既然众卿以为可行,那就由太子督办,傅忠经办。这个学校的校长是朕,教育长请魏国公担任。
徐达听了,面无表情,只是拱手唯唯而已。给再大的官,赐再多的钱,不过是你一句话的事,收回去也是一句话的事。谁能解得掉你心中的猜忌,我必为谁门下走狗。
接下来,就是此次大朝会的重点,朱元璋站起来说道:“还有一件事,为了大明王朝长治久安,目前必须对军中纷繁复杂的人和事,作一个统筹安排。
朕决定:自即日起,一;撤销五军都督府,并入兵部。兵部的职责,对正三品(含)以下的将领进行考核与任命,核实战争的开销与报账。由魏国公任尚书。
二;成立参谋本部,负责全军的布防与调动,由太子洗马方孝孺任主事,对太子负责。
三;成立后勤总部,负责全军粮草采购和军服生产,由永昌侯(蓝玉)任尚书。
四;成立兵器总部,负责全军器械的生产与维修,由颍川候(傅友德)任尚书。
这个位置本来应该是冯胜的,父凭子贵,让傅友德得了先手。
以上四部,各不统属。
五;原五军都督府所辖人马,经遴选甄别,留一部分并入禁卫军,负责京城防务。其余部分,调出京城。原则上,京城不留野战部队。禁卫军都统由内务部大臣兼任。
这是当前要务,朕不是跟众卿家商量,散朝后,牵涉到的人和事,即刻报太子处理。”
这一安排,把军中纠缠不清各个派系顿时厘清。各将领职位没变,但他们发现,已经指挥不了自己的部队了。
方孝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人才能从内心深处,公正评价事情的对错。他心里对比自己小八岁的傅忠佩服不已,真的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徐达听到这里,一时有些茫然,仔细一想,豁然开朗。他与冯胜对望了一眼,冯胜肯定地点点头。
傅友德、蓝玉及其他领军将领,感佩莫名,心里的压力顿时烟消云散。他们怕的不是手中权力被消减,而是来自皇上莫名其妙的猜忌。
两个国公为首,下面众将领同时伏在金阶下,叩首三呼万岁,徐达更是喜及而泣。
下面的各位将领,他们虽不在皇上猜忌之列,但与各军头有割舍不断的关系,一有风吹草动,各认各门,牵扯到的,便是不死既伤的结局。
看着歌功颂德的各位将领,朱元璋欣慰地看了傅忠一眼,怎么早没发现这个人才。
自己征战沙场,打了多少胜仗,有不少便是断敌粮草的战斗,怎么就想不出用釜底抽薪的办法,来对付这班横行天下的手下。
多日的忧心,一旦释怀,心里的酸爽,不是语言能形容的。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