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见圣旨已经下达,多说无益,便想着在主官的人选上在想想办法。
刘基说道:“皇上,此事干系重大牵连甚广,是不是应该从朝廷派一名至少三品大员来主持此事务”
还差最后一步了,朱标挪动两步与刘基并列,面朝老朱拱手道:“父皇,儿臣认为此事确实干系重大牵连甚广,一个知府确实不足以处理此事”
“儿臣建议,任命杨宪为中书省平章政事,总管移土事宜,就以扬州为试点遍布全国”
所谓平章政事,乃是从一品大员,仅在正一品大员左右相国之下,可谓是中书省第三号或第四号人物。
朱标随即看向杨宪,温和道:“杨学士,不知可敢担此重任”
一听是平章政事杨宪中心顿时欣喜若狂,这才几天功夫,一下子从一个小小的从五品直学士升为了从一品大员,说是火箭飞升的速度也不为过。
还没待杨宪满心欢喜的答应,刘基又站了出来:“皇上”
随即刘基又深深看了一眼朱标,说道:“太子殿下,杨宪年纪尚轻且无大功何以连升数级,还请收回成命”
老朱纳闷这刘基今天是怎么回事儿奇奇怪怪的,这也推脱那也推脱的,便不再管他,既然标儿要升他杨宪做平章政事就平章政事吧,反正此时的平章政事还在北方打仗呢,多升一个又如何。
洪武元年的文官就有这个特点,其中不少于一半的重要文官位置竟然是武将担任,你说你担任就担任吧,你人还不在中书省天天在外头打仗。
甚至连名义上的第一文官左相国,竟然还是征虏大将军徐达,而李善长则是右丞相,大明讲究左在右上,就连仅次于相国的平章政事也是武将担任,当然也在外头打仗。
包括刘基所在的御史台实际上也是这样,御史台最大的官是御史大夫,也分左右,而这左右御史大夫却是由汤和和邓愈担任。
两个大老粗武将担任御史大夫这你能信?当然老朱也不是随便选的,汤和和邓愈两人相比于其他武将来说心思好细腻不少脑子也转得快,而刘基担任的还是御史大夫之下的御史中丞。
当然了,文官这边实际控制的还是李善长和刘基各挡一面,哪些有名义的武将也管不了文官的这些事儿,反正无论管不管得了都不能管。
老朱转头看向杨宪顺着标儿的话问道:“杨宪,你可敢担此重任?”
杨宪连忙下跪,激动不已的他丝毫没有注意到旁边刘基的任何暗示。
双手触地叩首道:“臣必将练卷苍穹,万死不辞,势必不成功不回京”
“好,从现在开始,就由你担任中书省平章政事兼任扬州知府,大明新政的第一炮就从这里开始”
老朱就喜欢有气魄的年轻人,就像标儿这样的。
老朱高兴了,而一旁的刘基却是转过身去望着灰暗的天空面露苦涩不停的直摇头,杨宪啊,是老夫害了你啊,老夫愧当汝师啊。
老朱当即下令拟旨,于是与移土政令一同送往中书省的还有杨宪的职务调令。
压在心头的事情终于是有了眉目,有了新的开始大家都放松了不少,老朱当即下令整顿好吃的犒劳犒劳大家,说着还亲自去给下人指导如何生火才生的更快,饭要怎样做才好吃可口。
朱标看着面前那道静寂的身影,慢慢移步到他身后,轻声说道:“伯温先生还请放心,我大明不会愧对于任何有功于大明的人,功过相抵在本宫这里是行得通的,还望伯温先生今后能够多多指导杨学士的政务能力”
待刘基回过头来,只看见那道尚且还瘦小的身影正逐渐远去,刘基深邃的目光看见那道小小的身影却散发着庞大的气势。
眉梢上扬,瞳孔逐渐放大,刘基张开嘴想说些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口。
有如此储君,天佑大明啊,仁义却不失狠辣,温和却不失算计,大明兴矣。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