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开拔(1 / 1)君在霸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人,已经到辰时了。”

德化县县衙内,黄师爷提醒道。

“哦,知道了。曹雄他们是辰初三刻出发?”

“是的,大人。这个时候估计曹雄已经带人出了尉所,很快就要到城门了。”黄师爷回答道。

“那我们也准备准备出发吧,耽误了大军开拔的吉时可就不好了。”说着,魏书桓便放下手中的文书,从自己的桌案前站了起来。

“东西都备好了吗?”

“大人,所有需要准备的东西都已经提前备好,我们眼下随时都可以出发。”

“正平,还是你办事最让我放心呐。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走吧。”

以魏书桓为首的县衙一众官吏,于是便在魏书桓的带领之下,离开了县衙。

德化县的县城并不算大,所以县衙距离城门口也就一里多点的路程。曹雄刚刚将两营人马整理好队形,魏书桓便已经带着德化县的一众大小官员出现在了城门口。

一系列繁复的开拔仪式结束后,曹雄身着铠甲,腰带佩刀,向魏书桓高声禀报道:“大人,德化县本次北上征调应到1025人,实到1023,其中缺额两人皆已按律法缴纳一金免役金。现请大人核验,无误,准许开拔!”

魏书桓扫了一眼眼前由一千多乡兵组成的军列,齐整的军列此刻寂静无声,无形中散发出来的那一股子气势却是超过了厢军。即使魏书桓对于兵事所知有限,但也可以看出这两营乡兵比福建路的大多数厢军要强上不少。

两个月来他在背后的全力支持看来没有白费,魏书桓心中很是满意。愉快地从曹雄手中接过递来的花名册,象征性地翻看几眼后,魏书桓便大声道:“准许开拔!待你们平安归来,本官亲自设宴迎接你们凯旋!”

“谢大人!”曹雄率先高呼,

“谢大人!”一众乡兵和尉所随行出征的吏员们随后高呼。

齐整嘹亮的高呼顿时让城门口立时有了一股子的肃杀。

看着两营人马列队从自己身边经过,魏书桓满意地点了点头,终于忍不住向着身边的黄师爷感慨道:“正平,到底是出身将门啊!曹雄这个年轻人还是很有本事的!”

“军列森严,即使行进之间却也丝毫不见散乱。仅仅只是这一点,福建路的大部分厢军都无法做到,仅以乡兵而论,学生觉得即使遍数整个福建路我们德化县绝对是最强的!这两个月,曹大人看来是下了一番苦功的。

不过,这也全赖大人慧眼如炬,心胸开阔,否则,就算是曹大人再如何出色也是无用的。”说到最后,黄师爷也不忘拍自己的东翁一记马屁。

“哈哈哈!你啊,就知道拍我马屁!”魏书桓嘴上虽是如此说,不过心中还是很受用的,“兵凶战危,只希望他们都能够平安归来吧!”

魏书桓的感叹,此时正在行军中的李愚可听不到。

自从昨夜之后,李愚在心里已经笃定北上之后自己这些人不会被送上战场前线。既然没有搏命送命的高风险,于是他开始更多地将这次替父北上从军当做了是一次难得的可以开阔自己视野的机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李笠平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原本李愚自己还不以为意,但此次在尉所所经历的这短短两个月,已经彻底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父亲教导他时所说的这句话的意思。

坐井观天这四个字说的就是从前的他自己!

对于一个出生在山村猎户家庭的少年,即使因为家学渊源得以读书识字,并且还练就了一身相当不错的武艺。可是即便如此,受限于生活环境的原因,平日里李愚除了能够在山里打转之外,最远去过的地方也只是德化县县城。

能够接触到的人,除了同村的村民,也就只有外出时遇到的一些陌生人罢了。

如此这般,即使李愚本身足够出色却也因此缺乏了足够的眼界和经验。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李愚至死也就不过就是一个有些本事的山村猎户,终究是上不得台面的。可以预见的未来,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子承父业,在安平村老老实实地当一个小小的大保长罢了。

不过此次北上,因祸得福之下,却是无形中为李愚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在尉所的短短两个月,自己的亲身经历再加上与家传兵法相互应征,对于自身和兵事的理解,李愚感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这种感觉就像是练武中所谓的功夫上身,也许只是自己境界不够,但是那种感觉却实实在在地告诉李愚,自己这段时间的进步不小。

安平村很多人都知道李愚想要成为大将军的理想,不过多是以为只是小孩子闹着玩的。哪怕是他爹李笠,对于自己儿子的这个理想也从来没有过什么想法。

不过,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李愚却一直在暗暗努力。

认认真真地学习兵法,勤勤恳恳地练习武艺,指挥着村里的小伙伴演练军阵,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地,李愚都一直在暗中为了自己梦想而积蓄。在他的脑海里,从来没有考虑过仅仅以他山里猎户的出身和大将军相差十万八千里,正常情况下,即使再努力也无济于事。

李愚没来由地自信总有一天自己会成为一个大将军!

这也是当时他坚持想要代替自己父亲北上的原因之一。不过当时的他可是想着能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

当然,除了李愚之外,对于此次北上的其他乡兵们而言,虽然没有李愚那么多的想法,但同样的也是让他们得以大开眼界。

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时代里,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才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常态。很多人甚至一辈子也没有离开过自己家百里之内。

因此,一路随军北上,安平村这一都里的大部分人也和李愚一样,对沿途各地的风土人情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